呼拉圈

✍ dations ◷ 2025-08-23 18:04:27 #玩具,健康,舞蹈

呼拉圈(英文:hula hoop)是直径约一米的环形玩具(制作材料可以是藤、草、竹、木材、塑胶、超合金等)。玩家要将呼拉圈套在腰上或身体其他部分不停转动,不让呼拉圈跌落地上。呼拉圈除了可当成一般玩具之外,也常用于比赛、杂技表演,或当成运动器材使用。

早于数千年前,世界各地已有儿童利用直径很大的圈环作玩具。这些圈环可以用葡萄藤、或者质地较硬的杂草制作,玩的方法有转、滚、抛等等。3,000年前的古埃及儿童会用一根棒来推动葡萄藤做的圈环,让它不停滚动。在古希腊,人们会把圈环套在腰间转动,以收减肥之效。这种玩意在14世纪的英国也十分流行,不过当时的医师指责这会引起心脏病发作和脊骨移位。18世纪初期,西方航海家到达夏威夷,发现当地的呼拉舞和转动腰间圈环的姿势不约而同,于是这种玩意便得了“呼拉圈”之名。

1958年,美国Wham-O玩具公司的创办人理察·纳尔(Richard Knerr)和阿瑟·莫林(Arthur Melin)重新将呼拉圈推出市面。他们的灵感源自一名刚到访澳大利亚的加州朋友,他说当地的儿童上体操课会把竹制圈环套在腰间转动。新推出市面的呼拉圈,用名为Marlex(英语:Marlex)的新研制耐用塑胶制成。呼拉圈广受欢迎,推出仅两年间卖出超过1亿件;而这也推动了Marlex塑胶的广泛生产和使用。呼拉圈堪称1950年代最受欢迎、也最能赚钱的玩意。呼拉圈热潮退却后,Wham-O公司再度推出飞盘玩具,同样卖个满堂红。

1960年代,呼拉圈开始成为马戏团、杂技团的常见道具。俄国和中国的杂技艺人的呼拉圈技法层出不穷,影响了后代杂技艺人的表演。2002年,澳大利亚杂技艺人、呼拉圈研究者茱迪斯·拉妮艮(Judith Lanigan)编排的《垂死的天鹅》(),就用上了30个呼拉圈,号称“悲剧与呼拉圈的混合体”。

时至今日,世界各地都可以买到五花十色的呼拉圈,最常用作减肥用具。21世纪初甚至出现所谓“坐着都能旋转的电子呼拉圈”,那是条内嵌电路的软带,用家缚在腰间打开电流,仪器会在腰间绕圈下压,产生类似转动呼拉圈的感觉,生产者声称“运动效果和传统呼拉圈类似,但不会造成运动伤害”。

相关

  • 喷嚏喷嚏,又称喷嚏反射,是一种人和动物的生理反射行为。反射的感受器在鼻黏膜,由三叉神经传导到脑部。打喷嚏前,鼻子变得发酸、发痒。过程一般为急促吸气,张嘴,然后高速(可达每小时50公
  • 异鼠科异鼠科(学名:Heteromyidae)又称更格卢鼠科,哺乳纲啮齿目的一科,而更格卢鼠科辖下的动物则有更格卢鼠属(海岛更格卢鼠)、刚毛囊鼠属(刚毛囊鼠)、小囊鼠属(白耳小囊鼠)、棘小囊鼠属(彩棘小
  • 国家独立日独立日,定于每年的8月31日,为纪念马来亚联合邦在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及其团队前往英国伦敦的谈判争取下于1957年8月31日宣布独立而设立的节日。1946年,英国把新加坡从马来亚
  • 溴磺酸溴磺酸是一种无机酸,化学式为HBrO3S。它可由三氧化硫与溴化氢在液态二氧化硫中反应制得,化学性质不稳定,低温下就会分解成溴、二氧化硫和硫酸。
  • 箭毛棘鼠箭毛棘鼠(学名),属于哺乳纲啮齿目棘鼠科。生活在南美的巴西,是箭毛棘鼠属下唯一一种。
  • 立人大学立人大学,简称立大(Liren College,简称LRC)是中国大陆一家非政府组织,总部位于北京。立人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立人乡村图书馆于2011年7月1日至15日在立人乡村图书馆第一分馆黄侃
  • 睡眠 (系统调用)计算机程序(或进程、任务或线程等)进入不活跃状态并持续一段时间,称为“睡眠”。当引发程序睡眠的代码所设定的内部计时器归零,或是此程序收到唤醒信号或中断时,程序将恢复执行。
  • 坡印亭矢量坡印亭矢量(英语:Poynting vector),亦称能流密度矢量,其方向为电磁能传递方向,大小为能流密度(单位面积的能量传输速率)。坡印亭矢量的SI单位是瓦特每平方米(W/m2)。它是以其发现者约
  • 尼娜·贾布隆斯基尼娜·贾布隆斯基(英语:Nina Jablonski,1953年8月20日-)是一位美国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埃文·普格(Evan Pugh)讲席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人类皮肤肤色的演化,主要作品
  • SAML 2.0安全断言标记语言 2.0 (SAML 2.0) 作为 SAML 的最新标准, 用来在安全域中交换身份验证(Authentication)数据和 授权(Authorization)数据。SAML 2.0基于XML协议,使用包含断言(As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