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拉圈

✍ dations ◷ 2024-12-23 09:20:05 #玩具,健康,舞蹈

呼拉圈(英文:hula hoop)是直径约一米的环形玩具(制作材料可以是藤、草、竹、木材、塑胶、超合金等)。玩家要将呼拉圈套在腰上或身体其他部分不停转动,不让呼拉圈跌落地上。呼拉圈除了可当成一般玩具之外,也常用于比赛、杂技表演,或当成运动器材使用。

早于数千年前,世界各地已有儿童利用直径很大的圈环作玩具。这些圈环可以用葡萄藤、或者质地较硬的杂草制作,玩的方法有转、滚、抛等等。3,000年前的古埃及儿童会用一根棒来推动葡萄藤做的圈环,让它不停滚动。在古希腊,人们会把圈环套在腰间转动,以收减肥之效。这种玩意在14世纪的英国也十分流行,不过当时的医师指责这会引起心脏病发作和脊骨移位。18世纪初期,西方航海家到达夏威夷,发现当地的呼拉舞和转动腰间圈环的姿势不约而同,于是这种玩意便得了“呼拉圈”之名。

1958年,美国Wham-O玩具公司的创办人理察·纳尔(Richard Knerr)和阿瑟·莫林(Arthur Melin)重新将呼拉圈推出市面。他们的灵感源自一名刚到访澳大利亚的加州朋友,他说当地的儿童上体操课会把竹制圈环套在腰间转动。新推出市面的呼拉圈,用名为Marlex(英语:Marlex)的新研制耐用塑胶制成。呼拉圈广受欢迎,推出仅两年间卖出超过1亿件;而这也推动了Marlex塑胶的广泛生产和使用。呼拉圈堪称1950年代最受欢迎、也最能赚钱的玩意。呼拉圈热潮退却后,Wham-O公司再度推出飞盘玩具,同样卖个满堂红。

1960年代,呼拉圈开始成为马戏团、杂技团的常见道具。俄国和中国的杂技艺人的呼拉圈技法层出不穷,影响了后代杂技艺人的表演。2002年,澳大利亚杂技艺人、呼拉圈研究者茱迪斯·拉妮艮(Judith Lanigan)编排的《垂死的天鹅》(),就用上了30个呼拉圈,号称“悲剧与呼拉圈的混合体”。

时至今日,世界各地都可以买到五花十色的呼拉圈,最常用作减肥用具。21世纪初甚至出现所谓“坐着都能旋转的电子呼拉圈”,那是条内嵌电路的软带,用家缚在腰间打开电流,仪器会在腰间绕圈下压,产生类似转动呼拉圈的感觉,生产者声称“运动效果和传统呼拉圈类似,但不会造成运动伤害”。

相关

  • 人工电子耳人工耳蜗,亦称为“人工电子耳”,是一种植入式听觉辅助设备,其功能是使重度失聪的病人(聋人)产生一定的声音知觉。与助听器等其它类型的听觉辅助设备不同,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不是放
  • 芳香族化合物芳香性是一种化学性质,有芳香性的分子中,由不饱和键、孤对电子和空轨道组成的共轭系统具有特别的、仅考虑共轭时无法解释的稳定作用。可以将芳香性看作是环状离域和环共振的体
  • 肖序常肖序常(1930年10月12日-),中国构造地质学家。出生于贵州安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 Henrietta Leavitt亨丽爱塔·斯万·勒维特(英语:Henrietta Swan Leavitt,1868年7月4日-1921年12月12日)是一位美国天文学家,毕业于拉德克利夫学院。1893年起,她在哈佛大学天文台担任计算员,负责监视感
  • 希莫斯希莫斯(英语:Sheamus,1978年1月28日-),本名史蒂芬·欧·法雷尔(爱尔兰语:Stíofán Ó Fearghaile),是爱尔兰职业摔角选手及演员,绰号为“爱尔兰战士”。目前受聘于世界摔角娱乐并在Sma
  • 费德里奥费德里奥(Fidelio,也译为菲岱里奥),原名莱奥诺拉(Leonore),是乐圣贝多芬唯一一部歌剧。歌剧的最终版本是两幕剧,但首演的时候是三幕。政治犯典狱长皮扎罗怕自己的罪行被弗洛伦斯坦揭
  • 金融大改革金融大改革(Big Bang),或“金融大爆炸”,特指发生在1986年伦敦金融城的政策变革。该变革旨在大幅度减少监管。改革后,外国财团被允许购买英国上市企业,伦敦金融城投资银行和经纪公
  • 巴林国旗巴林国旗是代表巴林王国的旗帜。巴林王国已往用的是一面简单的红色旗帜。由于波斯湾沿海地区各酋长国的旗帜上多少都以红底色为主,所以为了更突出的分明,在十九世纪中期,巴林政
  • 赛门·阿姆斯特尔赛门·马可·阿姆斯特尔(英语:Simon Marc Amstell,1979年11月29日-)是一名英格兰男演员、喜剧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编剧和导演,知名作品如自编自导的BBC仿纪录片《大屠杀:吞噬过
  • 侯霸侯霸(前1世纪?-37年),东汉初年大臣。字君房,河南郡密县(今河南省新密市东南)人。西汉时,在汉成帝手下为太子舍人。侯霸严肃有威仪,一心好学,曾以九江太守房凤为师,研究《榖梁春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