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拉圈

✍ dations ◷ 2025-05-17 01:21:34 #玩具,健康,舞蹈

呼拉圈(英文:hula hoop)是直径约一米的环形玩具(制作材料可以是藤、草、竹、木材、塑胶、超合金等)。玩家要将呼拉圈套在腰上或身体其他部分不停转动,不让呼拉圈跌落地上。呼拉圈除了可当成一般玩具之外,也常用于比赛、杂技表演,或当成运动器材使用。

早于数千年前,世界各地已有儿童利用直径很大的圈环作玩具。这些圈环可以用葡萄藤、或者质地较硬的杂草制作,玩的方法有转、滚、抛等等。3,000年前的古埃及儿童会用一根棒来推动葡萄藤做的圈环,让它不停滚动。在古希腊,人们会把圈环套在腰间转动,以收减肥之效。这种玩意在14世纪的英国也十分流行,不过当时的医师指责这会引起心脏病发作和脊骨移位。18世纪初期,西方航海家到达夏威夷,发现当地的呼拉舞和转动腰间圈环的姿势不约而同,于是这种玩意便得了“呼拉圈”之名。

1958年,美国Wham-O玩具公司的创办人理察·纳尔(Richard Knerr)和阿瑟·莫林(Arthur Melin)重新将呼拉圈推出市面。他们的灵感源自一名刚到访澳大利亚的加州朋友,他说当地的儿童上体操课会把竹制圈环套在腰间转动。新推出市面的呼拉圈,用名为Marlex(英语:Marlex)的新研制耐用塑胶制成。呼拉圈广受欢迎,推出仅两年间卖出超过1亿件;而这也推动了Marlex塑胶的广泛生产和使用。呼拉圈堪称1950年代最受欢迎、也最能赚钱的玩意。呼拉圈热潮退却后,Wham-O公司再度推出飞盘玩具,同样卖个满堂红。

1960年代,呼拉圈开始成为马戏团、杂技团的常见道具。俄国和中国的杂技艺人的呼拉圈技法层出不穷,影响了后代杂技艺人的表演。2002年,澳大利亚杂技艺人、呼拉圈研究者茱迪斯·拉妮艮(Judith Lanigan)编排的《垂死的天鹅》(),就用上了30个呼拉圈,号称“悲剧与呼拉圈的混合体”。

时至今日,世界各地都可以买到五花十色的呼拉圈,最常用作减肥用具。21世纪初甚至出现所谓“坐着都能旋转的电子呼拉圈”,那是条内嵌电路的软带,用家缚在腰间打开电流,仪器会在腰间绕圈下压,产生类似转动呼拉圈的感觉,生产者声称“运动效果和传统呼拉圈类似,但不会造成运动伤害”。

相关

  • 丁糖丁糖(Tetrose),又称为四碳糖,是含有四个碳的单糖,分为丁醛糖和丁酮糖两类。D-赤藓酮糖是唯一存在于自然界的丁酮糖。果聚糖:菊粉 · 果聚糖β2→6甘露聚糖:低聚木糖:半乳聚糖:
  • 塞克斯图斯·庞培塞克斯图斯·庞培(拉丁语:Sextus Pompeius Magnus Pius,前67年-前35年),罗马共和国晚期将领,格奈乌斯·庞培之子,也被称作小庞培。他是反对后三头同盟的焦点人物。 小庞培为格奈乌斯
  • 2017年成都机场无人机入侵系列事件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无人机入侵事件为2017年3月至5月间的一系列无人航空飞行器入侵成都双流机场空域的安全事件。出于航空安全考量,空域入侵事件事实上造成了成都双流机场进港航
  • 战栗黑洞《战栗黑洞》(英语:,或称作)是一部1995年美国心理洛式风格(英语:Lovecraftian horror)恐怖片,由约翰·卡本特执导,为卡本特执导“启示录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作品,第一部为1982年的《突
  • 谭纶《谭纶画像碑》拓片,台州博物馆藏谭纶(1519年8月4日-1577年4月20日),字子理,一字以诏,号二华,江西宜黄谭坊人,祖籍湖广长沙(今湖南),明朝政治人物,嘉靖甲辰进士出身,万历时官至兵部尚书。
  • 铲斗机挖掘机,专业术语液压挖掘机,有正铲和反铲两种,一般通常见到是液压反铲挖掘机,适应于平常的建筑工地及工程施工,而液压正铲挖掘机则一般适应于大型矿山开挖装卸。台湾称“铲斗机”
  • 日本一软件日本一软件(日本一ソフトウェア,Nippon Ichi Software, Inc.(NIS)),1993年7月至1995年6月间名为棱镜企划(プリズム企画),是日本电子游戏开发商与发行商。他们的知名作品有《魔界战记
  • 李存义李存义可以是下列人物:
  • 堀江信彦堀江信彦(日语:堀江 信彦,1955年8月17日-),日本男性杂志编辑者(日语:編集者)、实业家。出身于熊本县。堀江信彦毕业于熊本县立熊本高等学校(日语:熊本県立熊本高等学校)、早稻田大学法学
  • 东壁楼集《东壁楼集》是延平王郑经于1664年-1674年此期间所著的古典诗集。郑经在位时,筑有潜苑(),自号潜苑主人。其中又有东壁楼()之设,因此取名为《东壁楼集》。其内容主要抒发“西方美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