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拉圈

✍ dations ◷ 2025-10-22 12:24:32 #玩具,健康,舞蹈

呼拉圈(英文:hula hoop)是直径约一米的环形玩具(制作材料可以是藤、草、竹、木材、塑胶、超合金等)。玩家要将呼拉圈套在腰上或身体其他部分不停转动,不让呼拉圈跌落地上。呼拉圈除了可当成一般玩具之外,也常用于比赛、杂技表演,或当成运动器材使用。

早于数千年前,世界各地已有儿童利用直径很大的圈环作玩具。这些圈环可以用葡萄藤、或者质地较硬的杂草制作,玩的方法有转、滚、抛等等。3,000年前的古埃及儿童会用一根棒来推动葡萄藤做的圈环,让它不停滚动。在古希腊,人们会把圈环套在腰间转动,以收减肥之效。这种玩意在14世纪的英国也十分流行,不过当时的医师指责这会引起心脏病发作和脊骨移位。18世纪初期,西方航海家到达夏威夷,发现当地的呼拉舞和转动腰间圈环的姿势不约而同,于是这种玩意便得了“呼拉圈”之名。

1958年,美国Wham-O玩具公司的创办人理察·纳尔(Richard Knerr)和阿瑟·莫林(Arthur Melin)重新将呼拉圈推出市面。他们的灵感源自一名刚到访澳大利亚的加州朋友,他说当地的儿童上体操课会把竹制圈环套在腰间转动。新推出市面的呼拉圈,用名为Marlex(英语:Marlex)的新研制耐用塑胶制成。呼拉圈广受欢迎,推出仅两年间卖出超过1亿件;而这也推动了Marlex塑胶的广泛生产和使用。呼拉圈堪称1950年代最受欢迎、也最能赚钱的玩意。呼拉圈热潮退却后,Wham-O公司再度推出飞盘玩具,同样卖个满堂红。

1960年代,呼拉圈开始成为马戏团、杂技团的常见道具。俄国和中国的杂技艺人的呼拉圈技法层出不穷,影响了后代杂技艺人的表演。2002年,澳大利亚杂技艺人、呼拉圈研究者茱迪斯·拉妮艮(Judith Lanigan)编排的《垂死的天鹅》(),就用上了30个呼拉圈,号称“悲剧与呼拉圈的混合体”。

时至今日,世界各地都可以买到五花十色的呼拉圈,最常用作减肥用具。21世纪初甚至出现所谓“坐着都能旋转的电子呼拉圈”,那是条内嵌电路的软带,用家缚在腰间打开电流,仪器会在腰间绕圈下压,产生类似转动呼拉圈的感觉,生产者声称“运动效果和传统呼拉圈类似,但不会造成运动伤害”。

相关

  • 音素在语言学中,语音(英语:phone)可以被认为是用来表示语言的声音符号(即语言的物质外壳),也可以被定义为是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在语音学与音韵学好中,语音一词
  • 亚洲诺贝尔奖是自1901年开始颁发的年度国际奖项,颁发给对化学、物理、文学、和平和生理及医学这五方面有着杰出贡献的人士或组织。诺贝尔经济学奖则是于1968年设立,以表扬在经济方
  • 文斯·布兰德文斯·德沃·布兰德(Vance DeVoe Brand,1931年5月9日-)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执行过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STS-5、STS-41-B以及STS-35任务。
  • 新右派新右派(英语:the New Right)与新左派都是一种社会运动,而新右派乃是相对于“老右派”而产生。其理论基础以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弗里德曼的思想为基本。新右派与新保守主义相同
  • 闭后不圆唇元音闭后不圆唇元音为一元音。此音的国际音标符号是变形的拉丁字母 ⟨ɯ⟩(即是倒转的m)。在普通话中,拼音e有时会通过辅音化的加上实现,如拼音的 he 在语音形式上可能为 。类似于汉
  • 陈坚 (汶川大地震遇难者)陈坚(1982年-2008年5月15日),四川安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难人士。陈坚是四川绵阳安县秀水人,地震发生时正在北川羌族自治县工作,被埋在瓦砾下。5月15日下午3时,
  • 罗伊·詹金斯罗伊·哈里斯·詹金斯,黑尔海德的詹金斯男爵,OM PC(英语:Roy Harris Jenkins, Baron Jenkins of Hillhead,1920年11月11日-2003年1月5日),功绩勋章获得者,英国枢密院成员,英国政治人物
  • 俄罗斯高考俄罗斯高考(Едины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Экзамен, ЕГЭ)是俄罗斯中等教育机构内举行的考试。它既是俄罗斯中学的毕业考试,也是大学的入学考试。它的
  • 应用性能管理在信息技术和系统管理领域中,应用性能管理 (APM)是监测和管理性能及可用性的软件应用程序。 应用性能管理应当尝试检测和诊断的复杂的应用性能问题来保持一个预期的服务水平.
  • 吴斑吴斑,字文南,清朝进士,浙江归安(今属湖州市)人。吴斑之父吴增嘉为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科进士。吴斑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科顺天乡试中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成丁未科张之万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