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指甲

✍ dations ◷ 2025-11-09 05:43:59 #咬指甲
咬甲癖是在紧张、压力、饥饿或无聊状态下啃咬指甲或趾甲的习惯性行为。有时也是心理或情绪失控的症状。这是一种强迫性、甚至是无意识的行为习惯,患者有时无法或难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曾有记载显示某些患者在入睡时咬指甲。对于此种行为,有解释认为是由于做梦时或者梦境中事件造成的压力,或者是由于平时压力的表现。咬甲被认为是最常见的一种轻度自残行为。根据佛洛依德学说的解释,咬甲是口腔期粘滞的表现。大约有30%的7至10岁儿童与45%的青少年有此癖好。被咬的指尖,尤其是甲缘的皮肤,对于疼痛极为敏感。甲刺是角质层上的破损皮肤,当它们被不当地移除后,手指将容易被微生物与病毒的感染,并患上甲沟炎。牙疾也被认为与咬甲癖有所联系。此外,咬甲还有可能会使甲缝中难以清洁的细菌进入口中。行为疗法往往可单独进行或作为其它治疗手段的补充。咬甲戒断的第一阶段为相反习惯训练(Habit Reversal Training ,HRT),这一阶段包括四个步骤,目的是使患者忘记咬甲习惯,或是代之以其它更积极的习惯。除此以外,还可以用刺激避免疗法(stimulus control therapy)来发现并消除经常导致咬甲冲动的刺激因素。也可以用咬具来避免咬甲行为。消除症状最有效的方法是药物治疗与行为治疗相结合。某些药物对于治疗咬甲成效显著。目前,某些最新的特效抗抑郁剂被用于咬甲治疗。此类药物也被用于治疗拔毛癖、心理强迫症。这些药物包括氯米帕明(clomipramine)、氟西汀(fluoxetine)、舍曲林(sertraline)、帕罗西汀(paroxetine)、氟伏沙明(fluvoxamine)、西酞普兰(citalopram)、依他普仑(escitalopram)、奈法唑酮(nefazodone)以及文拉法辛(venlafaxine)等。此外,小剂量使用精神分裂类药物如利培酮(risperidone)、奥兰扎平(olazapine)、喹硫平(quetiapine)、齐拉西酮(ziprasidone)、阿立哌唑(aripiprazole)可强化抗抑郁剂的治疗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精神分裂类药物并不代表咬甲癖患者还有精神分裂症。

相关

  • 路易斯·巴斯德路易·巴斯德(法语:Louis Pasteur,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
  • 牛仔裤牛仔裤是裤子的一种,于19世纪由美国人雅各布·W·戴维斯同巴伐利亚裔美国籍李维·斯特劳斯发明并开始生产。1850年代末期,李维·斯特劳斯来到美国旧金山。他原来是位布商,随身
  • 蜡样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学名:Bacillus cereus),又称仙人掌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β溶血性的杆状细菌 。经常在土壤和食物中被发现,有些菌株会引起食物中毒,例如"炒饭综合症"(Fried Rice Syn
  • 哈默史密斯坐标:51°29′34″N 0°13′22″W / 51.4928°N 0.2229°W / 51.4928; -0.2229汉默史密斯(英语:Hammersmith)是英国英格兰大伦敦汉默史密斯-富勒姆区的自治市,位于泰晤士河的北岸
  • 侏罗纪侏罗纪(Jurassic,符号J)是一个地质年代,界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之间,约2亿零130万年前(误差值为60万年)到1亿4500万年前(误差值为400万年)。侏罗纪是中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三叠纪-侏罗纪
  • 格尔德·宾宁格尔德·宾宁(德语:Gerd Binnig,1947年7月20日-),德国物理学家,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发明者之一,198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47年,格尔德·宾宁出生在法兰克福,他回忆说:“
  • 高等学校高等学校可以指:
  • 哈柏法哈伯法(也称哈伯-博施法,德文:Haber-Bosch-Verfahren,英文:Haber Process,也称Haber-Bosch process或Fritz-Haber Process)是通过氮气及氢气产生氨气(NH3)的过程。氮气及氢气在200个
  • 底特律底特律(英语:Detroit /dᵻˈtrɔɪt/,法语:Détroit),位于美国东北中部的五大湖区,底特律河沿岸,隶属于五大湖区城市群,是美国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也是韦恩县的县治所在。城市得名于连
  • 东北易帜东北易帜指皇姑屯事件之后,统治中国东北地区的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将原来悬挂的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并于1928年12月29日通电南京,宣称接受国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