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

✍ dations ◷ 2025-10-29 08:37:33 #侏罗纪
侏罗纪(Jurassic,符号J)是一个地质年代,界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之间,约2亿零130万年前(误差值为60万年)到1亿4500万年前(误差值为400万年)。侏罗纪是中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虽然这段时间的岩石标志非常明显和清晰,其开始和结束的准确时间却如同其它古远的地质时代,无法非常精确地被确定。侏罗纪前期,因为经历大灭绝,所以各种动植物都非常稀少(属于休养生息的阶段),但其中恐龙总目一枝独秀,伺机称霸陆地。侏罗纪中晚期以后,恐龙成为地球上最繁荣昌盛的优势物种,此后会统治地球1.4亿年,直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现已发现的化石,记载了侏罗纪气候环境和构造活动十分独特。盘古大陆(Pangea)自石炭纪形成(3亿年前)以来至三叠纪持续维持,但在晚三叠世后开始分裂。晚侏罗世时,十足的板块运动,导致了南美洲的南部从非洲分开。劳亚古大陆(Laurasia)(其中包括北美和欧亚大陆)也逐渐地从非洲和南美洲分离开,造就了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沿着这些裂谷大陆的边缘,火山活动频繁。与此同时,欧亚大陆(欧亚)南下,缩小了特提斯洋。侏罗纪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北美和欧洲间形成了大陆边缘的海道。侏罗纪时期,地球上要比三叠纪时拥有更多的独立陆块,导致海岸带增多。整个侏罗纪世界,大多数时期处于温暖和潮湿,酷似温室气候。当时繁盛的森林植被,形成了如今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丰富的煤炭资源。尽管那时有局部的干旱地区,但绝大多数盘古大陆,均处于郁郁葱葱的绿洲。劳亚大陆(Laurasia)和南部的冈瓦纳大陆生物群,在许多方面,仍然十分独特。不过侏罗纪时,动物群具备了较多的洲际色彩。现已发现,一些动物和植物物种,几乎遍及全世界,而不是只被限制在特定区域。距今约1亿8000万年至1亿4500万年前的侏罗纪后期,邦格亚大陆开始正式分裂。北美洲边向右绕转,边远离非洲。此时,大陆仍和北欧连在一起,但接触的地区几乎都为浅海,故无连绵不断的干燥陆地。侏罗纪是由亚历山大·布隆尼亚尔命名,名称取自于德国、法国、瑞士边界的侏罗山,侏罗山有很多大规模的海相石灰岩露头。中文名称源自旧时日本人使用日语汉字音读的音译名“侏羅紀”(音读:ジュラキ,罗马字:juraki)。侏罗纪由三叠纪晚期灭绝事件开始,一般分为早、中、晚三世,在欧洲又名里阿斯世、道格世、麻姆世:侏罗纪时期的大气层氧气含量是现今的68%,二氧化碳含量是工业时代前的7倍,气温则是高于今日约摄氏3°。侏罗纪早期,盘古大陆分裂为两块:北方的劳亚大陆,与南方的冈瓦那大陆。墨西哥湾出现,位于北美洲与犹加敦半岛之间。刚开始的北大西洋比较窄。而南大西洋要到白垩纪时,冈瓦那大陆分裂,才开始出现。特提斯洋开始闭合,地中海出现。这个纪的气候比较暖和,没有冰川的遗迹。如同三叠纪,南北极地区没有陆地,也没有冰帽的证据。西欧海岸发现了许多侏罗纪的海洋生物,显示这地区当时是热带的浅海地区。著名的地点包含英国南部的侏罗纪海岸,以及德国的晚三叠纪候斯玛登与索伦霍芬地层。北美洲的侏罗纪地层较少露头,因此较少被发现。在侏罗纪晚期,森丹斯海(陆缘海)在美国北部与加拿大留下许多海相沉积层。这个时期的北美洲地层大多为陆相沉积层,例如莫里逊组。侏罗纪的海洋富含钙,在非生物性碳酸钙沉淀物中,主要的成分是镁离子低的钙。各地常见碳酸岩与钙质鲕石、钙质胶结物,而当时的无脊椎动物常具有钙质外壳。在侏罗纪中期,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形成(内华达造山运动),是已知最早的侏罗纪大型岩基。侏罗纪的重要露头分布于以下地区:俄罗斯、印度、南美、日本、澳大拉西亚以及英国。恐龙刚刚崛起,板龙、莱森龙等中型蜥脚亚目开始兴盛,其主要对手有兽脚亚目的南十字龙和双冠龙。鸟臀目恐龙还未真正发展起来。恐龙正式开始兴盛和繁衍壮大,成为整个陆地上的优势物种。 大型蜥脚下目恐龙大批繁衍包含:圆顶龙、雷龙、迷惑龙、马门溪龙、梁龙、腕龙等,它们以草原上的大型蕨类、大型苏铁为食,或以更长的针叶林为食。大型掠食者包含角鼻龙、斑龙、蛮龙、异特龙。鸟臀目的数量较蜥臀目恐龙少,但剑龙下目与小型鸟脚下目恐龙占据者中到小型的草食性恐龙生态位。第一批有体毛的小型哺乳类于此时出现。但是数量稀少,对爬虫类而言不构成威胁,只能在树洞或者地下以昆虫为食。侏罗纪的海洋里,鱼类持续繁荣和海生爬行动物逐渐壮大、成为优势物种,此时的海生爬行动物包含:鱼龙目、蛇颈龙目、海生鳄鱼(地蜥鳄科与真蜥鳄科)。在无脊椎动物方面,出现了数种新动物,包含厚壳蛤类(一群可形成暗礁的多样化双壳纲动物)与箭石目。侏罗纪时期的有壳无脊椎动物相当多样,有壳无脊椎动物造成的生物侵蚀增加,尤其是生痕化石。浮游生物的12个演化支中,有4或5个演化支在侏罗纪时期首次出现、或辐射演化。翼龙目成为非常常见的飞行动物,占据着各种生态位。侏罗纪后期,第一种鸟类出现,它们演化自小型虚骨龙类恐龙,但是并未成为天空的优势物种。三叠纪的干旱、大陆型气候,在侏罗纪逐渐消失,尤其是在高纬度地区。侏罗纪的气候温暖、潮湿,使地表布满大型森林。侏罗纪的裸子植物相当多样化。如同三叠纪,此时期的优势植物是裸子植物的松柏纲,它们十分多样化,是各地大型森林的主要成员。繁盛于侏罗纪,并存活至今的松柏纲包含:南洋杉科、三尖杉科、松科、罗汉松科、红豆杉科、杉科。已灭绝的松柏纲则包含:低纬度的优势植物掌鳞杉科、以及灌木大小的本内苏铁目。苏铁也相当常见,银杏与树蕨常出现在森林中。较小型蕨类,可能是优势低矮植物。Caytoniacea是群灌木至小型数木大小的植物,是这个时期的另一群重要植物。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类似银杏的植物特别普遍。在南半球,罗汉松则是常见的植物,银杏与线银杏目较为少见在海洋中,珊瑚藻开始出现。

相关

  • 心胸外科手术胸腔外科学或称心胸肺外科(英语:Cardiothoracic Surgery),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包括心脏、肺、气道与呼吸系统、胸壁、纵隔、膈肌和食道等,以及这些器官与部位的诊断
  • 北欧北欧是地理上对欧洲北部的简称,一般分为狭义及广义两种定义: 气候:地处高纬,气温偏低,因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使其比同纬度地区暖湿 地形:1.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主体,斯堪的纳维亚山
  • 核形虫纲核形虫纲(Cristidiscoidea或Nucleariae)是真菌总界下的一个演化支,与后孢菌(英语:Opisthosporidia)(真菌所属类群)为旁系群。由于核形虫接近,但又位于真菌与动物主要分支之外,对核形虫
  • DrugBankDrugBank是阿尔伯塔大学提供的一个生物信息学和化学信息学数据库,它提供了约8700种药物的详细资料。
  • 冬季冬季是部分地区一年四季中的第四季,由于天气转冷(赤道地区除外),在很多地区都意味着沉寂和冷清。生物在寒冷来袭的时候会减少生命活动,很多植物会落叶,动物会休眠,有的称作冬眠。候
  • 嗅觉嗅觉是一种由感官感受的知觉。它由两感觉系统参与,即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嗅觉和味觉会整合和互相作用。嗅觉是一种远感,即是说它是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相
  • 极度危险物质列表《美国应急规划与社区知情权法》中第302节规定了极度危险物质列表(42 U.S.C. 11002)。这个列表可以在40 C.F.R 355的附录中找到。截止至2006年的更新可以在2006年8月16日的《
  • 小指小指,又称小拇指、尾指,是五指里的最后一只手指,长度与拇指相若,但粗细则是五指中最细的一只,有三个关节。在很多国家,“勾小指”有二人互相承诺、约定的意思。
  • 豪萨语豪萨语(هَوُسَ‎)属于亚非语系乍得语族,是非洲最重要的三大语言之一(另外两大语言是阿拉伯语和斯瓦希里语)。它是亚非语系的一个语种,在尼日利亚北部、尼日尔南部、乍得湖沿
  • 伦敦皇家学会伦敦王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英语:Royal Society of London for Improving Natural Knowledge),简称“王家学会”(Royal Society),但多译作“皇家学会”,是英国资助科学发展的组织,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