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裤

✍ dations ◷ 2025-04-04 05:54:29 #牛仔裤
牛仔裤是裤子的一种,于19世纪由美国人雅各布·W·戴维斯同巴伐利亚裔美国籍李维·斯特劳斯发明并开始生产。1850年代末期,李维·斯特劳斯来到美国旧金山。他原来是位布商,随身带着几匹本来用来制作帐幕用的帆布。他看到淘金工人穿着的棉布裤很容易磨破,便将其带来厚实的帆布裁做了低腰、直腿、臀围紧小的裤子出售,大大受到了淘金工人的欢迎。后来牛仔也喜欢上了这种用帆布做成的裤子,渐渐流行起来。李维进而把裤料改为靛蓝牛仔布,他的生意越做越大。1871年,李维·斯特劳斯将他的牛仔裤申请了专利,正式成立Levi's公司,后发展成为国际性公司,他的产品遍及世界各地。裁缝师雅各布·W·戴维斯向李维·斯特劳斯提议添加“铆钉”(tiny buttons),可防止缝线松脱,并强化牛仔裤耐用。牛仔裤为美国最初为加州淘金工人所设计的牛仔裤,后来变成普遍的工作服,如今到处可见。李维·斯特劳斯创造的只是Levi's这个品牌。但是,牛仔裤的发展得归功于那些明星们。在早期的美国好莱坞电影中,好多明星都会穿着Levi's的牛仔裤。马龙·白兰度、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猫王)以及玛丽莲·梦露都穿上了LEVI'S。洒脱故事加之男人浪漫衣装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坚实、粗犷的原野生活的同时赋予了牛仔裤以浪漫又没有造作感的男人形象,更创造出了一种现代服装格式,奠定了一种“坚如磐石”的消费模式并在二十世纪中期作为美国文化的代表,不分国度、不分民族、不分老少和男女,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里流行开来。牛仔裤本来是扣钮的,到了1926年,才由Lee制作出第一条使用拉链的牛仔裤。由于当时Lee的牛仔裤都是女装裤,在前方装有拉链的裤子在当时很轰动。时至2018年,牛仔裤亦演变成各具特色窄裤管、阔裤管、破洞牛仔裤等等,而不同年份都有作为潮流指标的款式,如70年代所风行的阔脚牛仔裤,去到2018年又再次兴起。由于牛仔裤的制作工艺比较简单,在清洗时又与洗衣机内壁发生碰撞,往往会产生褪色问题。正规的牛仔裤用靛蓝染色,基本无环境问题;而使用其他染料(甚至涂料)染色的牛仔裤则可能发生环境污染。另一方面,由于洗涤之后会产生褶皱,亦存在“永远不洗”的消费者。为了保持卫生和防止掉色,可以在洗之前将其翻面,用中性洗涤剂或牛仔裤专用洗涤剂清洗。并且,日光暴晒亦可能发生变色或掉色,故也有人洗完后仍然里外反着阴干。

相关

  • 中世纪中世纪(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和“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始于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的灭亡,终于东罗马帝国(公元1453年)的灭亡,最
  • 胚胎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胚胎学(英语:Embryology)是研究活着的有
  • 梅毒梅毒是一种细菌型的性感染疾病,病原体是螺旋菌菌种梅毒螺旋体(英语:Treponema pallidum)的一种亚种(Treponema pallidum pallidum)。其病原体最早是由德国的埃里克·霍夫曼(英语:Eri
  • 病菌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高G+C) 厚壁菌门 Firmicutes(低G+C) 无壁菌门 (无细胞壁)产水菌门 Aquificae 异常球菌-栖热菌门 Deinococcus-Thermus 纤维杆菌门-绿菌门/拟杆菌门 Fibro
  • 分枝杆菌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为放线菌门下的一个属,且为分枝杆菌科唯一的属。该属细菌包括许多已知在哺乳类动物中造成严重疾病的病原菌,包括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 生理节律睡眠障碍昼夜节律睡眠障碍(CRSD)是影响睡眠时间及其他方面的一种睡眠障碍 。患有昼夜节律睡眠障碍者无法在一般工作、学校和社会需求所需要的入睡时间睡着,或起床时间起床。如果允许他
  • 喂母乳母乳哺育(Breastfeeding),亦称哺乳、授乳或母乳喂养,指的是女性以乳房喂食婴儿母乳的行为。婴儿有吮吸反射,因此可以吮吸乳房并吞咽母乳,专家建议在出生后一小时即可哺喂母乳,之后
  • 咽鼓管耳咽管或称听管、咽鼓管、欧氏管(英语:Eustachian tube、E-tube或 auditory tube),是连接咽喉和中耳的管道,在解剖学上属于中耳。成人的耳咽管约3.5厘米长。耳咽管可以维持中耳和
  • 沙门氏菌感染症沙门氏菌感染症(英语:Salmonellosis),又称沙门氏杆菌病,由沙门氏菌属细菌感染所造成的疾病通称。在感染沙门氏菌之后的12至72小时内,患者通常会出现腹泻,发烧,呕吐与腹痛的症状。这
  • V01-Y98ICD-10 第二十章: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即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的第二十个编码分系统(从V01-Y99),其中包括了各种关于疾病及死亡的外在原因,及其分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