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龙

✍ dations ◷ 2025-08-29 10:29:31 #日本的龙

日本的龙是指于日本文化中所传述之龙。

龙(日语:竜りゅう )是源自中国古代的一种想像中的动物,其观念和形象也传播于日本。

日本现有的龙之原型,被视为于日本弥生时代时自中国传入而来。在日本和泉市中约莫公元1世纪的池上曾根遗迹里,发掘出绘有弯曲著躯体、拥有无数三角形突起纹路的动物的壶。目前在日本各地约三十多处可以发现这种具有弥生龙图样的古代文物。当时的日本人尚未拥有关于龙的确切形象,因而无法精准地模仿出中国龙。。

另有一说指出,最早的弥生人是由江南地区中存在着龙蛇信仰的海神族演变而来。 日本神话中,视海神族为龙宫里的八寻和弥(海怪)族,天孙民族的地神五代与八寻和弥的玉依姬生下了初代天皇,即神武天皇。并且以日本海为中心,自高志(后来的越国)中对于八岐大蛇之自然崇拜,延伸发展出了日本神话。此外,国津神中的大国主,大物神,建御名方神也被描绘成蛇驱或龙神。

象征天皇权威的天丛云剑,也因传说中发现自八岐大蛇体内,而被视做龙之剑。

科学史家的荒川博指出,因五爪龙在中国是皇帝的象征,所以在日本不会用作天皇权威的象征,理由是日本天皇有意向中国宣扬自主性。而日本的龙是出于对蛇、鱼与鱼群三者之间的暧昧的认知,因此呈现多彩多样的型态与性格 。他推断日本的龙是该雏形又与江南的龙蛇信仰甚至外来文化中的龙混淆的结果。

至平安时代,随着《法华经》和密教的渗透,日本的龙逐渐展露出独特性。 9世纪时,室久寺出现关于“龙穴”的记载,并且伴随着求雨信仰的实行。在此之后龙穴也出现在各寺庙之间,在中世纪时,开始有龙穴彼此之间在地下相连、龙或者蛇龙在其中来去自如的观念出现。而在战争中,作为胜利与保护神的象征,龙形的剑和头盔也开始被使用。中世纪末期,自战国大名里见义赖起,开始使用画有龙的印章

神武天皇是居住于海神龙宫中的八寻和弥族丰玉姬或玉依姬等女系族人所生之龙,在神话中展现为公主将龙迎来,与中国文化中龙为皇帝象征的思想有明显对比。此外,以出云或日本海为中心,高志的自然崇拜中,八岐大蛇被赋予海、河川与山的象征。海神之素戋呜尊于天孙降临后斩杀八岐大蛇而从中取出的剑象征了日本天皇为龙的化身。天皇将此龙之剑视为守护神而用于仪祭之中。除此之外,大国主、大物神与建御名方神也被认为具有龙的形貌。

海、河、山、火、风、云等自然现象或力量被视为龙的显现,而复合著龙的概念受人们尊仰。此外,像是龙神所居住的海里的龙宫等关于龙的名词,或是隐含龙的概念的词汇、语言也表现了深刻的龙神信仰。海市蜃楼中若出现蛟龙之类的龙宫或灵龟的蓬莱山,都被视为吉祥的征兆。“鱼跃龙门”一词亦是指蛟龙。

龙神又称龙王、龙宫之神等,作为掌管水的水神被供奉在日本各地。全日本各地都能见到在被视为龙神栖息的沼泽或水池中进行的降雨仪式。渔村里龙神被认为是海神,并为求渔获丰收而进行龙神祭典。有些地方传说龙宫所在之处也是鱼群聚集之处;萤火鱿被认为是龙宫的使者。一般来说,蛟龙等日本龙神信仰都被视为奠基于蛇神信仰。

源自于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思想——五行之经典《尚书》中,提及了四圣兽,龙便为其中之一。高松冢古坟中描绘的守护紫微大帝的四兽壁画中,出现了青龙的身影,并且受到来自高句丽风格的影响。

在日本,龙的圣兽形象以青龙、赤龙、黄龙、白龙、黑龙等五龙的传说于各地流传。

在佛教中,龙包含八位龙王,是守护佛法的天龙八部之一,是带来雨之恩惠的水神。佛教的龙原先是印度传说中的那迦,虽然与中国龙的形象不同,但在中国被翻译为龙,因而两者混而为一,变成具有中国龙的形象。而日本自飞鸟时代之后受中国文化影响,此佛教的龙之形象也开始流传。

例如,高志的八岐大蛇被等同于玄武;也有“八岐为八个旁出之头”的观点而实际拥有九头,如此“八大龙王与九头龙同化”的结果,被转换为越国或信州的黑龙传说或九头龙传说。

从孕育出此剑的八岐大蛇的腹中流出的鲜血被视作火焰,进一步被认为是冶炼之火,而得以进行吹踏鞴冶钢法。在越国,诸如宇多刀、则重刀及义弘刀等名刀陆续诞生,尤其自古以来出云地区的斐伊川、日野川等地的吹踏鞴冶钢特别出名,发展出许多像吉备国等大型制刀的据点。剑被视为“炎之龙”,如不动明王掌握的火之剑,被视为俱利伽罗龙的化身,中世纪时,刻有俱利伽罗龙的剑广泛存在。头盔也是如此,以其“炉火”之意象,而具有驱散恶鬼之力。此外,复合“剑”与“山”的龙的形象,如“立山山脉(剑岳)”等富有佛教象征的灵山也有“龙山”的别称。

龙常出现于浮世绘中,如尾形月耕的《龙升天》描绘了龙自富士山云端飞腾的场面。

《龙升天》(《壁虎随笔》),绪方壁虎

《本朝武者镜·二位尼》

在江之岛的传说中,栖息于镰仓湖中的五头龙,过去犯下许多罪恶,但后来洗心革面成为了百姓的守护神。《黑姬传说》中的黑龙爱慕著大名公主却遭阻拦,于是唤起暴风欲将村落吞没。 倍受信仰的灵湖“十和田湖”拥有许多传说,其中三湖传说里,八郎太郎触碰禁忌后成为了一条龙,在一连串事件后,最终与田泽湖传说中的辰子成为连理。 泉小太郎传说中的犀龙为人类凿开水路,使湖水流入日本海而成为丰饶的平地。印旛沼的龙传说中,印旛沼泽的领主龙常化身为人类拜访村里。在一次旱灾中,为了报达人类的恩情而向龙王乞雨,但龙王有意招来干旱,于是祂牺牲自己裂为三段,才换得龙王降下雨水。

另外也有许多如蛇或鲤鱼等有鳞片的生物变成龙的传说,当中也包含狐狸和马。

苍龙的手水舍(平安神宫、京都市)

 曾有琉球王国的冲绳,其文化中的龙相较接近中国龙。首里城里有许多龙的装饰。

冲绳有根深柢固的龙宫信仰,龙宫之神与丰饶具有渊远关系。冲绳的龙传说也许多起源自中国,而在当地成为民间传说。 《丸山显德》中介绍了以下冲绳的龙之传说。

日本三座寺庙:京都的相国寺、栃木县的日光东照宫的药师堂与长野县的妙见寺,都有一个叫做“鸣龙”的设计。在有巨大龙影的天花板下演奏拍子木或拍掌,会因为驻波现象产生特殊音响,如同龙的叫声。青森县龙泉寺也曾有鸣龙,但已经被烧毁。

将棋中,“飞车”可以升变为“龙”,指的是龙王。但“角行”升变的“龙马”实际上是指马。

因日本列岛的形状曾被认为是一条龙,在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没》中,故事结尾日本沉没的章节名为“龙之死”。同样在他的短篇小说《日本漂流》中,日本列岛之下真的有一条龙,因为不小心刺伤了它,日本开始在世界各地漂流。这条龙在作中被命名为

其他也有如松谷美代子的《神龙之子太郎》等儿童文学。

以下列举冠日文中有龙之名的生物。尤其是海马长得与鱼类最为相异,脸部又像是龙面,因此常被作为龙年的图像角色。

相关

  • 脂质脂类(英语:Lipid),又称脂质,这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脂肪溶剂(醇、醚、氯仿、苯)等非极性有机溶剂,由脂肪酸与醇作用脱水缩合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类,其中包括脂肪、蜡、类固
  • 利佩茨克州利佩茨克州(俄语:Липецкая область,罗马化:Lipetskaya oblast)是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属中央联邦管区成立于1954年1月6日。面积24,100 平方公里,2010年统计人口117万
  • 法令《国会纵火法令》(德语:Reichstagsbrandverordnung),全称《保护人民和国家的总统法令》。1933年2月27日国会纵火案后,总统保罗·冯·兴登堡签署了这一法令。该法令废除了许多《魏
  • 休·珀西·威尔金斯休·珀西·威尔金斯(英语:Hugh Percy Wilkins,1896年12月4日-1960年1月23日)是一位于出生于威尔士的工程师及业余天文学家。1896年12月4日,他出生在卡马森,父亲名叫休·珀西瓦尔·
  • 七宝楼台七宝楼台(或译灵心城堡,西班牙语:El Castillo Interior)是由著名西班牙修女大德兰所编写的一本书籍,内容教导如何以祈祷及侍奉来促进心灵的发展。此书的灵感源于作者曾在一个梦中
  • 不显无心菜不显无心菜(学名:)是石竹科无心菜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3,600米至4,6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山坡草坡,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不显蚤缀(拉
  • 蓝围裙蓝围裙控股公司(英语:Blue Apron Holdings, Inc.)通称蓝围裙(Blue Apron)是一家美国快煮餐公司,总部位于纽约市,仅营运于美国本土,提供顾客每周寄送
  • 死星DS-1轨道战斗太空站(英语:DS-1 Orbital Battle Station,俗称死星,英语:Death Star)是《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的虚构太空要塞。第一颗死星出现于《星球大战IV:曙光乍现》、《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中,第二颗未完工的死星二号则是出现在《星球大战VI:绝地归来》里。虽然在设计之初,死星的细节一直在变更,例如主炮的位置,但是基础概念就是要设计出一个十分巨大的球体要塞。而为了表现出死星二号的未完工状态,光影魔幻工业特效公司的制模员们伤透了脑筋,最后的成品是一个137公分高,只
  • 2008年5月台湾宣告 - 检阅
  • 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第450中队第450中队(英语:No. 450 Squadron)1941年2月在新南威尔士州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威廉敦站成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运作的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中队,也是澳大利亚根据“帝国航空训练计划”建立的第一个渥太华协定第15条中队。中队1941年出发前往中东,起初仅有地勤人员,与英国皇家空军第260中队的飞行员组成“第260/450中队”,短暂在叙利亚驾驶飓风战斗机作战。1942年2月,第450中队终于拥有自家飞行员开着P-40小鹰战斗机出动。此后15个月中队用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辗转北非和突尼斯战役,击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