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姆大陆
✍ dations ◷ 2025-09-17 23:09:28 #姆大陆
姆大陆(Mu continent,又译穆大陆、母大陆、欧姆大陆)是一个传说中存在于太平洋的大陆,并且声称有超过一万年的历史。20世纪初,美国学者詹姆斯·柴吉吾德(英语:James Churchward)提出──在史前的太平洋区域,包括日本、琉球、台湾等,连同有争议的钓鱼台列屿,都是整片相连的大陆,面积比南美洲还大,且曾经有过高度文明。根据他的假设,由于地震和地壳变动关系,姆大陆沉入大海底。这陆地占据了南太平洋的大半部:南起塔希提岛、北接夏威夷、东至复活节岛、西至马里亚纳群岛,东西长约8000公里,南北宽约5000公里,面积相当于南北美洲面积的总和。现在的波利尼西亚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岛上的居民,据说就是姆大陆移民的后裔,这些人在12,000年前就已经在这个大陆生活。一些文学作品或科幻小说经常将姆大陆的遗址与今日的南极洲联系起来,例如葛瑞姆·汉卡克的著作《上帝的指纹(英语:Fingerprints of the Gods)》以及日本超级机器人动画《勇者莱汀》等。现代地质学的大陆板块理论排除了姆大陆存在的可能性。在板块理论中,地球的大陆地壳是由较轻的硅铝层(英语:Sial)所组成,其“漂浮”于较重的海洋地壳上(主要由硅镁层(英语:Sima)所组成)。由于海洋地壳远比大陆地壳厚且比重较大,因此姆大陆不可能以“沉没”的方式消失。另外,板块的漂移或海底扩张可能会改变大陆的形状及位置,甚至是将大陆分裂成若干块。然而,这类的地质活动发生的很慢,常常需要数千万到数亿年的时间(即地质学尺度geological time scales)。在历史的尺度上(数千年至数万年),海洋地壳可以视为固体型态,而大陆地壳是固定在海洋地壳上。因此在人类短暂历史之中,大陆基本上没有变化,亦无证据显示有地质事件能导致大陆的毁灭或消失──因为如此大的地壳应存在于太平洋的某处或留下消失的痕迹。阿非利加洲(非洲)南极洲亚细亚洲(亚洲)大洋洲(澳洲)欧罗巴洲(欧洲)北亚美利加洲(北美洲)南亚美利加洲(南美洲)欧亚非大陆亚美利加洲(美洲)欧亚大陆大洋洲淹没的大陆
凯尔盖朗海台 · 西兰大陆 · 巽他古陆未来可能形成的超大陆
终极盘古大陆 · 阿美西亚大陆 · 新盘古大陆神话与猜测的大陆
库马里坎达姆大陆 · 雷姆利亚大陆 · 麦若普斯大陆 · 姆大陆 · 未知的南方大陆 · 亚特兰蒂斯
相关
- 胎粪胎粪是初生婴儿第一次排出体外的粪便。与他们往后排出的粪便不同的是:胎粪是胎儿在母体时所消化的物质构成,包括有肠黏膜的上皮组织、胎毛、黏液、羊水、胆汁及水分。由于胎儿
- 病毒性疾病病毒性疾病(viral disease;viral infection;infectious disease)发生时,生物体被病原体侵入,感染性病毒颗粒附着并进入易感细胞。病毒性疾病通常通过临床表现来检测,例如发烧前的严
- 罗伯特·科赫海因里希·赫尔曼·罗伯特·科赫(德语:Heinrich Hermann Robert Koch,1843年12月11日-1910年5月27日),德国医师兼微生物学家,为细菌学始祖之一,与路易·巴斯德共享盛名。1905年,因结
- 交沙霉素交沙霉素又称为“角沙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子中包含一个14元环)。交沙霉素为白色或微黄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极易溶于乙醇、乙醚或氯仿,极微溶于水。该抗生素由那
-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萎缩症,又称脊髓小脑萎缩症(Spinocerebellar Atrophy)或脊髓小脑失调症(Spinocerebellar Ataxia,简写为SCA),是一类遗传病,涉及不同基因,目前没有任何治疗方法。本病病因不明,但大
- 肌酐肌酸酐(英语:Creatinine)又称肌酐,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的终产物,它主要由肌肉中磷酸肌酸的非酶促反应生成。对正常成人来说,每日产生肌酸酐的量是恒定的,而且肌酸酐的产生量与肌肉
- 肾积脓肾积脓(Pyonephrosis、脓性肾病、脓肾、<希腊语:"pyon"(膿)+ "nephros"(腎)>)是肾脏集合管系统(Connecting tubule)的感染。脓液聚集在肾盂(Renal pelvis)所引起的肾胀。它可
- 山姆大叔山姆大叔(英语:Uncle Sam)是美国的绰号和拟人化形象,一般被描绘成为穿着马甲礼服,头戴星条旗纹样的高礼帽、身材高瘦、留着山羊胡、帅气、精神矍铄的老人形象。此漫画形象由著名
- 跖骨跖骨(英语:Metatarsal bones、Metatarsus)为足部的一个长骨群,共有五块,位于中后足的跗骨与脚趾的趾骨之间,跖骨没有个别命名,而是从内侧(大姆趾侧)到外侧以数字依次命名为第一跖骨(英
- 水溶液水溶液(aqueous,aq)是指溶剂是水的溶液。在化学反应中,若反应物或生成物为水溶液,一般会在其化学式右下方加上(aq)识别。例如食盐NaCl的水溶液,会用NaCl(aq)表示。由于水是自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