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铍中毒
✍ dations ◷ 2025-09-18 21:12:34 #铍中毒
铍中毒(英语:Beryllium poisoning)是铍引起的中毒,分为急性铍中毒(英语:Acute beryllium poisoning)和慢性铍中毒(英语:Berylliosis)。后者主要表现为肺部病变,故又称铍肺,也有人称其为绿柱石肺,但因为这样的名称容易使人误以为慢性铍中毒只是一种尘肺(实际上慢性铍中毒的反应是全身性的),所以后来多称其为铍病。早在1881年就已有人研究铍的毒性,而1886年铍化合物的毒性作用首次得到报道。1933年报告了德国炼铍矿工中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炎(英语:Bronchiolitis)的发病情况,这是首次在接触铍的工人中发现铍中毒。1935年在意大利发表了有关铍肺的报告,随后,1936年在苏联也发表了有关铍肺临床症状的文章。据1973年的一份报告,美国铍中毒病例数量大有增加之势。接触铍的酸性盐类后两周左右,皮肤会出现红色小疹,多分布于身体裸露部分。停止接触两周后此症状大多会消失,但也可能出现皮肤溃疡。铍化合物(包括磷酸氢铍、氧化铍、绿柱石等)能诱发某些动物的恶性肿瘤。有调查研究发现在涉及铍的工厂工作的工人比一般人患肺癌的概率更高,所以美国国家毒物学办公室(英语: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于2000年前后将铍及其化合物列为已知的人类致癌物。职业性铍病中铍的摄入以呼吸道吸入为主,经消化道吸收的极少。铍及其化合物也可通过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在皮下(英语:Subcutaneous tissue)造成局部损伤,但铍不能通过完好的皮肤进入机体。铍及其化合物各自的毒性大小不同,但都有高毒性。铍化合物的毒性与其分散度(英语:Dispersity)密切相关,与溶解度也有一定联系。铍是唯一一种与细胞核显示强烈亲和力的有毒金属,这就是铍具有致癌性的根本原因。接触铍的酸性盐类后两周左右,皮肤会出现红色小疹,多分布于身体裸露部分。停止接触两周后此症状大多会消失,但也可能出现皮肤溃疡溃疡。铍中毒所致皮炎多为接触性皮炎(英语:Contact dermatitis),铍中毒患者贴布试验多为阳性,患者血清中丙种球蛋白增多。铍中毒可分为急性铍中毒(英语:Acute beryllium poisoning)和慢性铍中毒(英语:Berylliosis)。急性铍中毒大多发病于接触毒物后半个月至三个月左右,可引起化学性肺炎(英语:Chemical pneumonitis)、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皮肤损害、黏膜刺激性损害、肝损害以及较明显的全身症状,其中化学性肺炎是最主要的损害。慢性铍中毒发病缓慢,多在接触毒物后数月至数年发生,晚者可达10年以上甚至20年。慢性铍中毒的呼吸道症状一般比较突出。要确定铍的接触史并不容易,主要原因是接触剂量与毒性效应间没有简单关系。尿中铍的排出亦无一定规律,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接触时间长短都无关。呼吸功能检查是铍肺诊断及劳动能力鉴别的重要指标。此外,急性铍中毒还会导致胸片改变。激素对于铍中毒有较好的疗效,其中常用的有可的松、强的松、促皮质素等。在大鼠和小鼠身上进行的试验表明,喹胺酸对致死剂量的铍中毒有较好的疗效。喹胺酸能络合血液中的铍,在急性铍中毒和慢性铍中毒时都有较好的促进铍排出的效果。金精三羧酸对铍中毒的大鼠、小鼠及猕猴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医学导航:毒理学毒理学 / 毒素中毒和毒性解毒剂
相关
- 周质空间周质空间(periplasmic space),又称为周质(periplasm)或壁膜间隙,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膜与外膜(Outer membrane)之间的间隔区域。在革兰氏阴性菌中,一般指其外膜与细胞膜之间的狭窄空
- 针灸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体。中医学中采用针刺或火灸人体穴位来治疗疾病,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根据中医学理论,通过刺激穴位可以改善经络中的气的
- 心杂音心杂音是血流通过心脏瓣膜时产生的心音,可以用听诊器听见。心杂音有两种类型。功能性杂音(生理杂音)主要由心脏以外的生理构造造成;病理性杂音则是由心脏构造异常所引起。功能性
- 甲型肝炎甲型肝炎疫苗是用于预防甲型肝炎的疫苗。 对95%的人都会有效,且能持续至少15年以上的效期,很多人甚至能持续一生。幼儿应接种 2 剂,于出生满 12-15 个月接种第 1 剂,间隔 6 个月
- 作品作品,亦称创作、创意成品、著作,是具有创作性,并且可以通过某种形式复制的成品。著作权法保障了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表现形式。作品的创作者就是作者。作品的形式有很多种,不同的作
- 肺泡蛋白沉着症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又名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患者体内肺表面活性物质衍生的脂蛋白化合物在肺泡内异常聚积,干扰肺部正常的气
- 第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英语:Diabetes mellitus type 2,简称T2DM,台湾称为第二型糖尿病),大陆旧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英语: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简称NIDDM)或成人发病型糖
- H6N1亚型H6N1(英语:Influenza A virus subtype H6N1,记作A(H6N1)或H6N1)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是禽流感病毒或禽流感病毒的一个亚型。H6N1最初于2013年6月21日在台湾发现,首例患者是一名住在
- 2B类致癌物2B类致癌物(英语:Group 2B carcinogens),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对致癌物质的分类,此类物质(或其混合物)可能对人类致癌。现有236类物
- 三体染色体三倍体症,又名三体综合征,是一种因为遗传基因失调而引起的染色体倍性现象,以致身体细胞分裂时,某一对染色体得到了三条,而不是正常的两条。三体综合征在不同的基因对出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