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泽民

✍ dations ◷ 2025-05-19 20:30:25 #1921年出生,1999年逝世,延姓,绥德人,中国文学评论家,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作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男性作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小说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

延泽民(1921年3月22日-1999年2月6日),曾用笔名张树、延泽良、家畔、延家畔、冷怡,陕西绥德人,中国作家、文学评论家。

幼时家境贫苦,七岁时其父被地主逼租服毒自尽,随其母到安塞县康家庙村落户。1935年春参加陕北红军,同年加入青年团,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安事变后由部队转到地方作青年团工作。

1937年到延长县鲁迅师范学校(徐特立任校长)学习。1938年毕业后到陇东新宁县当小学教员。1939年到陕北神府分区第二区任区官传科长,开始学习写通讯报导。1940年任该区区委书记。此间曾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过两篇散文。1942年到延安西北党校学习。1943年至1944年先后在延安中央党校五部、三部教务处工作。1945年到西北局组织部任干事及监委秘书。1946年起先后任映北《群众日报》编辑、记者、陕北区党委宣传部宣传科长等职。

1950年春调到陕西省委,先后任省委宣传部宣传处长、新闻出版处长。1953年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1954年冬调北京,曾任中央西北地区工作部副处长和中央财贸部政策研究室一级巡视员等职。1956年到黑龙江省委工作,历任省委文教部副部长、宣传部副部长、第二届省委候补委员,兼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省分会主席、省对外文化协会会长、文学研究所所长、省委文教领导小组成员。1958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1959年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访问苏联。1964年曾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赴朝鲜访问。1973年任黑龙江省文化局长、党委书记。后任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第四届省委委员、省人大常委,全国文联委员,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省作协主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99年去世。

主要作品有小说《小红军》(1964年,北方文艺出版社),内收入小说两篇,一篇为《小红军》,另一篇为《红格丹丹的桃花岭》,内容基本上是作者创作的长篇小说的两个章节,描写了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陕北地区的革命斗争;电影文学剧本《干里雷声万里闪》 (1958年12月号《电影文学》)和《流水欢歌》(与孙穆合作);文艺评论集《文艺学谈》(北方文艺出版社)等。

相关

  • 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hiatus hernia、hiatal hernia)是一种疝气,是腹部的器官(通常是胃)通过横膈膜进入纵膈腔中。这可能导致胃食道逆流(GERD)或咽喉反流,其症状包括口腔酸味或胃灼热感。其他
  • 羽虫鸟或者鸟类是鸟纲(学名:Aves)动物的通称,是唯一存活至今的恐龙,现代所有鸟类在生物学上也被分类为鸟形恐龙(即鸟翼类)的一部分;鸟纲的全体成员均为两足、恒温、卵生、身披羽毛且色彩
  • 殉道者之声殉道者之声(英语:The Voice of the Martyrs,简称VOM)是多个相关基督教组织的名称,1967年在罗马尼亚犹太裔路德宗牧师理查德·魏恩波(Richard Wurmbrand)的影响下成立。在澳大利亚、
  • 突出部之役当安东尼·麦考利夫准将被德国的劝降激怒后,他的回应只用了一个字:“Nuts!”。(这个单字在北美俚语有许多不同的意思,包括“该死”、“狗屁”、“去你的”和“睾丸”,在这里这是用
  • 虚像 (光学)虚像(英语:virtual image)指物体发出的光线经折射或反射后,如果为发散光线,其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例如,平面镜、眼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光线到达面镜(如平面镜)时会发生反射,经过透
  • 马尔科·弗里茨马尔科·弗里茨(德语:Marco Fritz,1977年10月3日-)是一位德国足球裁判,现注册于符腾堡足球协会辖下的布罗伊宁斯韦勒体育俱乐部()。他是FIFA认证的国际裁判,同时也是UEFA的二级裁判组
  • 岛田谨二岛田谨二(しまだ きんじ、1901年(明治34年)3月20日 - 1993年(平成5年)4月20日)是日本的比较文学者、英美文学者。东京出身。东北帝国大学英文科卒业。战前任台北高等学校教授、台
  • 贾敬修贾敬修(1833年-1868年12月10日),字熙斋,乳名三品,河南省原武县人,报捐知县,咸丰六年五月分发陕西。历署任陕西洋县、鄠县、神木县知县,清剿回匪,不幸殉国,时同治七年十月二十七日。经左
  • 瑚松额瑚松额(满语:ᡥᡡᠰᡠᠩᡤᡝ,穆麟德:,1772年-1847年),巴岳忒氏,满洲正黄旗人,西安驻防。嘉庆初,随恒瑞剿湖北教匪,后隶那彦成、德楞泰部下,积功至协领。二十三年,擢福州副都统,署福州将军。
  • 第二次英国-阿富汗战争 大英帝国第二次英国-阿富汗战争,是1878年至1880年间发生的一场英国与阿富汗之间的战争。当时阿富汗处于巴拉克宰王朝的希尔·阿里汗统治时期。英军损失惨重,但英国获得了阿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