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玫瑰

✍ dations ◷ 2025-11-04 05:27:37 #艺术歌曲,歌德作品题材乐曲,花题材作品,舒伯特作品,台湾电影主题曲

《野玫瑰》是德国大文豪歌德1771年在史特拉斯堡所写下,并在1789年出版的一首诗。曾有多位作曲家为这首诗谱过曲,其中最有名的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

舒伯特(Franz Schubert)所写乐曲的诠释方式是由女高音演唱,而只在背景放入不浓的音乐;此外为这篇《野玫瑰》(Heidenröslein)谱曲的人还有Heinrich Werner。

舒伯特有一日在教完钢琴课的回家路上,在一旧货店的门口看见一位穿着破旧的小孩手持一本书及一件旧衣服欲出售,舒伯特见状起了同情心,虽自己生活上并不富裕,却将身上所有的钱与小孩交换了那本书,接过来一看是德国作家哥德的诗集,随手一翻就看到了“野玫瑰”这首诗,顿时间被诗中的文字所触动,灵感涌出一发不可收拾,舒伯特急忙回到家里,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就因而诞生了。舒伯特也为歌德其他诗篇谱过曲。

1770年,年轻的歌德在斯特拉斯堡结识了弗里德里柯·布里翁(Friederike Brion),回忆着那场难忘的邂逅,歌德改编了一首16世纪的诗歌,创作了这首忧伤的《野玫瑰》。

歌德的这首诗有多重寓意,野玫瑰象征着年轻的少女,她拒绝了少年的追求并保卫自己。少年摘采野玫瑰,意味少年粗野地夺去了少女的贞洁;这在当时的德国是一种侵犯的象征。而少年是否会因此永远的忍受着爱的折磨,是显而易见的,他想自己强烈的爱唤起野玫瑰回报的爱,然而她的离去和坚持却使少年心碎。这篇诗篇最深入人心之处在于,少年与野玫瑰的对话中弥漫着的忧伤情绪。

《野玫瑰》共有三个诗节,诗节的进行伴随着不断重复的旋律与和声,因此也称为“诗节歌”。

这首诗歌因其意境优美,将其谱曲的作曲家很多,其中以舒伯特及威纳(H. Werner)所作二曲最为有名,亦流传最广,这二首皆有中文填译词,分别为萧而化先生依原歌词字意修改之填词与周学普先生之译词。在旋律方面,舒伯特的作曲比威那的作曲轻快、容易上口,而周学普的译词比萧而化的填词平易近人。





男孩看见野玫瑰
荒地上的野玫瑰
清早盛开真鲜美
急忙跑去近前看
愈看愈觉欢喜
玫瑰、玫瑰、红玫瑰
荒地上的玫瑰

男孩说我要采你
荒地上的野玫瑰
玫瑰说我要刺你
使你常会想起我
不许轻举妄为
玫瑰、玫瑰、红玫瑰
荒地上的玫瑰

男孩终于采了它
荒地上的野玫瑰
玫瑰刺他也不管
玫瑰叫苦也不理
只好由他折取
玫瑰、玫瑰、红玫瑰
荒地上的玫瑰

2008年台湾电影《海角七号》以野玫瑰作为串起整个故事的媒介,可见此电影片段。

相关

  • 史官史官是中国历代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官职的统称。各朝均有设置,《史通》称:“史官之作肇自黄帝,备于周室。”但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主要的可以分类记录类和编纂类
  • 布朗利河岸博物馆国家凯布朗利博物馆(Musée du quai Branly)是一个法国巴黎博物馆,展示非洲、亚洲、大洋洲和美洲具有特色的艺术和文化。该博物馆靠近埃菲尔铁塔。最近的巴黎地铁和RER车站是阿
  • 阿瓦里斯阿瓦里斯(埃及语: ḥw.t wr.t, 错误:{{lang-xx}}:文本有斜体标记(帮助))是喜克索斯人统治埃及时期埃及的首都。它所在的位置现在被称为Tell el-Dab'a,此处位于尼罗河三角洲东北部,第8
  • 德莱昂主义德莱昂主义(英语:De Leonism),偶尔会被称作马克思德莱昂主义,是委内瑞拉裔美国社会活动家丹尼尔·德莱昂发展出的一种形式的工团主义马克思主义。德莱昂是第一个美国社会主义政党
  • 牙科用蜡牙科用蜡,指的是牙科专用的蜡产品。包括牙科蜡底板、模型蜡片、牙科蜡咬块、咬棒、咬合缘、U形牙科蜡片、牙科印模蜡片、配准蜡、牙科止痛蜡、正畸蜡、牙科冠桥蜡、雕刻蜡、
  • 2010年3月逝世人物列表2010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下面是2010年3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
  • 自觉群体自觉群体是指消费者根据自身条件(如年龄、性别、民族、地域、职业等因素)主观上把自己划分为某个群体,如工人俱乐部,老年健康协会等)自觉群体对成员无约束力,是成员个体的一种自觉
  • 1-萘胺1-萘胺是一种芳香胺。 白色针状结晶,具有难闻的气味;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1-萘胺可通过还原1-硝基萘制得。以铁和盐酸做催化剂,在70 °C下还原1-硝基萘,产物经过石灰乳中
  • 藤本英雄藤本英雄(ふじもと ひでお、1918年5月10日-1997年4月26日),日本朝鲜族,朝鲜名李八竜(韩文:이팔룡),旧名藤本八竜、本名中上英雄,在韩国的釜山出生,8岁时移居日本山口县下关市。日本职棒
  • 北条熙时北条熙时(日语:北条煕時/ほうじょう ひろとき ,1279年-1315年8月18日)是日本镰仓时代后期武将,北条氏一门,镰仓幕府第12任执权,任期为:应长2年6月2日(1312年7月6日)至正和4年7月11日(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