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喷涂

✍ dations ◷ 2025-09-13 06:37:40 #热喷涂

热喷涂技术通过电(等离子或电弧)或化学方法(燃烧火焰)加热“原料”(涂料前体)。热喷涂技术是利用热源将喷涂材料加热至熔化或半熔化状态,并以一定的速度喷射沉积到经过预处理的基体表面形成涂层的方法。在普通材料的表面上制造一个特殊的工作表面,使其达到:防腐、耐磨、耐磨、抗高温、抗氧化、隔热、绝缘、导电、防微波辐射等功能。应用主要包括:长效防腐、机械修复及先进制造技术、模具制作与修复、制造特殊的功能涂层等四个方面。

热喷涂技术最早于1910年由瑞士肖普博士发明,是表面过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涂层材料广泛、沉积速度快、灵活性高、易于自动化加工、适应性强,应用广泛,产值约占材料表面工程所有产值的三分之一。按照热源的种类可分:火焰类、电弧类、电热法和激光喷涂四类。其中,等离子喷涂居主导地位;高速火焰喷涂居第二,占据25%的市场比例,电弧喷涂代替传统火焰喷涂技术上升至第三位。

火焰喷涂(德语:Flammspritzen)包括线材及粉末火焰喷涂、爆炸喷涂、超音速喷涂等。

相关

  • HClOsub4/sub高氯酸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ClO4,是一种强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刺激性,通常以无色水溶液的形式存在。高氯酸的酸酐为Cl2O7。高氯酸的酸性强于硫酸、硝酸。热的高氯酸是一种
  • 埃内斯托·泰奥多罗·莫内塔埃内斯托·泰奥多罗·莫内塔(意大利语:Ernesto Teodoro Moneta,1833年9月20日-1918年2月10日),意大利新闻记者、国际和平主义活动家,1907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 卡莎规则卡莎规则(英语:Kasha's rule)是光化学中有关激发态分子的重要原理。卡莎规则指出,对于多重态的分子,光子仅能由最低激发态发射。此光子可以以荧光或者磷光的形式发射。因此,发射光
  • 波利克拉特斯波利克拉特斯(或译波利克拉底,英语:Polycrates,希腊语:Πολυκράτης),古希腊萨摩斯岛的著名僭主。大约前538年开始统治,前522年去世。
  • 李威 (黎国公)李威,字安民,南北朝时北周、隋朝大臣,原州平高(今宁夏固原)人。父亲李基,祖父李远。李威起家任右侍上士,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改袭祖父李远爵阳平郡公。从周武帝平北齐时有功,以功进位上
  • 葛雍葛雍可以指:
  • 林志颖林志颖(英语:Jimmy Lin,1974年10月15日-),生于台湾台北市,台湾男艺人和赛车手,台湾媒体及粉丝多称作“小旋风”、“小志”,定居于台北。他也是中国大陆珠海平坐车队的赛车手,与友人经
  • 于弘志于弘志 (?-1622年),明朝末年北直隶冀州武邑(今河北省武邑县)人。天启年间于弘志与王好贤、徐鸿儒共传王森“闻香教”。于弘志在景州以棒棰聚集恶少年,号棒棰会,王好贤与他相交,密约徐
  • 斋藤友贵哉斋藤友贵哉(日语:齋藤 友貴哉/さいとう ゆきや ,1995年1月5日-)是一名出身于日本山形县东根市的棒球选手,司职投手,目前效力于日本职棒阪神虎。71 久慈照嘉 | 73 金村晓 | 74 藤本
  • 史通《史通》为唐朝史学著作,作者刘知几,成书于公元708年至710年,是全世界首部有系统之史学理论专著,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由于《史通》总结唐以前史学的全部问题,因而拥有极高史学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此书的编著时间始于唐代武后长安二年,至唐中宗景龙四年成书,花了九年时间。在四库全书中为史部史评类。在此书面世之前,中国已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史学家,产生了大批的史学著作,据《隋书·经籍志》史部,史部分十三类,共著录817部,13264卷。由于作者众多,传世久远,诸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