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特征识别

✍ dations ◷ 2025-05-16 01:12:48 #生物特征识别
生物识别技术(biometrics,也称生物测定学),是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生物进行分析,现在多指对生物体(一般特指人)本身的生物特征(英语:Biosignature)来区分生物体个体的计算机技术。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语音、脸、指纹、掌纹(英语:掌纹)、虹膜、视网膜、体形、个人习惯(例如敲击键盘的力度和频率、签字)等,相应的识别技术就有说话人识别、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掌纹识别、虹膜识别(英语:Iris recognition)、视网膜识别(英语:Retinal scan)、体形识别、键盘敲击识别、签字识别(英语:Signature recognition)。美国某旅游景点使用了“指纹门票”技术

相关

  • 顺视黄酸维A酸(Tretinoin、ATRA),又称全反式维甲酸及视黄酸,分子式:C20H28O2,分子量300.44,CAS号302-79-4,熔点180℃。医学导航: 皮肤附件解剖/生理/发育病理/先天/肿瘤, 症状/齐名手术,
  • 齐克果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丹麦语:Søren Aabye Kierkegaard,又译齐克果、祈克果、克尔凯郭尔、吉尔凯高尔等;1813年5月5日-1855年11月11日)是丹麦神学家、哲学家及作家,一般被视为存
  • M理论M理论(英语:M-theory)是物理学中将各种相容形式的超弦理论统一起来的理论。此理论最早由爱德华·威滕于1995年春季在南加州大学举行的一次弦理论会议中提出。威滕的报告启动了
  • 双光子激发显微镜双光子激发显微镜(英语:Two-photon excitation microscopy)是一种荧光成像技术,可以对活体组织进行深度约1毫米的成像。 它不同于传统的荧光显微镜,其中激发波长短于发射波长,因为
  • 碳氮氧循环碳氮氧循环(CNO cycle),有时也称为贝斯-魏茨泽克-循环(Bethe-Weizsäcker-cycle),是恒星将氢转换成氦的两种过程之一,另一种过程是质子-质子链反应。在质量像太阳或更小些的恒星中,
  • 同质异构转换γ衰变,又称伽马衰变是放射性元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反应时放出伽马射线。由于此衰变不涉及质量或电荷变化,故此并没有特别重要的化学反应式,但仍可著量写成:以星号代表某物质 X 的
  • 西班牙人一行: 伊莎贝拉一世 · 斐迪南二世 (阿拉贡) · 弗朗西斯科·皮萨罗 · 荷南·科尔蒂斯 · 依纳爵·罗耀拉 · 亚维拉的德兰 二行: 塞万提斯 · 弗朗西斯科·戈雅  
  • 须陀洹上座部佛教须陀洹(梵语:Srotāpanna,巴利语:Sotapanna),又译为须陀桓、须陀般那,窣路多阿半那,窣路陀阿钵囊等,义译预入、沟港、至流、预流、入流等,佛教术语,是佛的四双八辈弟子中的最
  • 松香松香是松树内含有的树脂,具可燃性,又名松脂。1990年代中上期,有大量的福建籍的商人去到各村里开办提炼松油设施,向当地农民采集收购松树之松香,其好处是当地农民增多经济来源,其坏
  • 中枢神经系统疾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人脑或脊髓结构或功能的神经系统疾病。每种疾病都有不同的体征和症状如持续性头痛;面部,背部,手臂或腿部疼痛;无法集中注意力;失去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