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

✍ dations ◷ 2025-09-18 23:59:13 #字幕
字幕指以文字形式显示电视、电影、舞台作品里面的对话等非影像内容,也泛指影视作品后期加工的文字。影视作品的对话字幕,一般出现在萤幕下方;而戏剧作品的字幕,则可能显示于舞台两旁或上方。字幕与声音语言相比,声音语言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声无形,转瞬即逝,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有时不易听懂。如人物的语言和戏词,有的因口音或语种的原因,受众便很难听清或听懂,加上字幕就可以弥补这种局限性。因此,字幕与声音和画面相比,具有独特的功能。中国各地方言语音差异较大,但是文字的差异并不大,给电视节目配上字幕,首先消除了语言隔膜,其次能够避免因为现场环境(噪声)和拾音器材的质量等客观因素而造成的传播障碍。又如播映《三国演义》《水浒传》时,演员念文言台词,加上字幕就便于观众理解。近年来华语圈的影视作品,对应普通话(或方言)的字幕纷纷被附加在节目中。台湾的华语节目,在电视开播初期即附有繁体中文字幕,台湾人在观看华语电影或电视剧、华语配音的动画等,皆有搭配中文字幕观看的习惯。部分电视台在制作字幕的时候会按行规,即每行15个中文字。世界许多国家节目未加字幕,另外也有国家使用隐藏式字幕如日本。华语圈的电视节目非隐藏式字幕,考量到设备未全面支援与能否普及。将节目的语音内容以字幕方式显示,可以帮助听力较弱的观众理解节目内容。另外,字幕也能用于翻译外语节目,让不理解该外语的观众,既能听见原作的声带,同时理解节目内容。也有人将字幕用于歌曲的空耳(谐音再诠释)。字幕能提升国家的识字率。因为非母语者多未能实地置身外语环境中,在节目上显示原文的双语字幕为落实国民外语教育的一种捷径。在歌剧演出过程中,通过字幕打出同步翻译的唱词,如今已成为欧美歌剧院的标准“硬件”之一。但字幕与歌剧的全面“配套”不过短短十余年的历史,而2007年7月2日去世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当年曾被誉为“美国歌剧女皇”的贝弗利·西尔斯堪称字幕的创始者。在1983年,纽约城歌剧院根据时任总监西尔斯的提议,率先引进字幕显示技术,以解决美国观众听不懂意大利歌剧的问题。此举招来激烈批评,戏剧和舞蹈评论家克莱夫·巴恩斯毫不客气地直斥她是“外行”。时隔两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欲步后尘却遭遇难以逾越的障碍,因为该院音乐总监詹姆斯·莱文扬言:“谁想采用字幕,先得从我的尸体上踩过去!”直到1995年,字幕装置才得以落户大都会,观众能够通过一个镶嵌在座椅后背、可任意开关的小屏幕看到唱词。在美国人开了先河之后,字幕便以破竹之势在欧美迅速普及。像素来在人们心目中严谨异常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也爽快采纳;在迈阿密的佛罗里达大剧院更是进而采用了英语和西班牙语双语字幕。在德国瓦格纳音乐节所在地拜鲁伊特,由瓦格纳创建的“圣殿”剧院只认德语,至今仍不给字幕容身之地,这样的例外实在是寥寥无几。克服语言屏障,对歌唱家来说也并非轻而易举,如帕瓦罗蒂毕生以演绎意大利经典歌剧为己任,从未涉足德、俄、西、英、美等国的歌剧,更何况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观众。字幕的出现,增加了非母语歌剧对观众的亲和力,特别是对那些鲜为人知的剧目———如亚纳谢克的《卡佳·卡巴诺娃》和施特劳斯的《随想曲》的成功上演功不可没。但2005年,以清一色的英语剧目为特色的英国国家歌剧院也决定采用英语字幕,却引来一片质疑之声。当时已在剧院供职的格雷厄姆·维克对此痛心疾首,认为这是对观众欣赏力的一种“麻醉”,甚至发出了要“炸毁”剧院的激愤之语。然而在他出任院长的今天,对字幕虽心有不甘,但迫于大势所趋,也只得默认这一现状。歌剧观众过于依赖字幕,从一开始就在业内引起忧虑。反对者认为,歌剧是一门音乐与戏剧联姻的综合艺术,观众理应注重演员在发声、吐字和形体动作三方面的综合才能。特别是那些发自肺腑的抒情唱段,更需要凝神倾听仔细品味,如果因歌词的喧宾夺主而分心,欣赏效果势必大打折扣,所谓“陶醉”的境界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歌唱家在字幕的“威胁”下,为保证吐字的准确、清晰,宁愿委屈嗓音的发挥也不乏其例。有评论家调侃说,威尔第、瓦格纳和罗西尼等名家写出那些传世之作的本意,大概不会是让观众核对每一句歌词的正确与否。而令那些对字幕的质疑者们欣慰的是,如今毕竟已出现了反抗的苗头。英国国家歌剧院最近上演布里顿的最后一部歌剧《命丧维也纳》,该院的艺术总监约翰·贝里、指挥爱德华·加德纳、导演德博拉·沃纳和领衔主演的男高音歌唱家伊恩·波斯特里奇“合谋”将字幕拒之门外,结果出现了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场面,观众不再不自觉地身体前倾,紧盯字幕,锱铢必较于每一个字眼,而演唱者名副其实地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巴黎国家歌剧院院长杰拉尔德·莫尔捷对他们的尝试表现出莫大的兴趣,迫不及待地与院方联系,满心希望在他2009年接管歌剧字幕的起源地———纽约城歌剧院之后,让美国观众也体验一下没有字幕争夺眼球的原生态歌剧。

相关

  • 传染病感染是指由病原体物种在身为宿主的个体内进行有害的复制、繁殖过程。具传染性的生物体会寻找并且利用宿主体内资源,以利自身生存,但这个过程一旦干扰了宿主正常的生理运作,可能
  • 美国西部美国西部(英语:Western United States)泛指美国西部各州。由于美国自建国以来疆域多次向西扩展,因此美国西部的定义也随着时代而变化。一般多以密西西比河作为美国东西部的分界
  • 德国痳疹风疹(英语:rubella, German measles, three-day measles),又称德国麻疹或三日麻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英语:Rubella virus)感染所造成的疾病。本病的症状轻微,半数患病者通常不会有自
  • 安非他命安非他命(英文名称:Amphetamine也称为苯丙胺,为中枢神经刺激剂,用来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嗜睡症、和肥胖症。“Amphetamine”一名撷取自alpha‑methylphenethylamine。 安非他
  • 棘皮动物棘皮动物门(学名:Echinodermata)是动物界的一门。这个门从寒武纪出现,总共有2万左右的种类,现生种约7000种。除现生5纲外,另有15纲之多,皆为海生动物,无陆生和淡水种类。常见的海胆
  • 汉音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牙齿治疗史本条目的范围仅限于1981年之前的历史。关于植入物技术,医学名词(英语:Medical terminology) "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 于1981年开始,广被医学界使用。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中国古
  • 哥布林哥布林(Goblin),或译作哥布灵、高扁、鬼怪、地精,是一种传说中的类人生物,一般都有长长的尖耳,鹰钩鼻和金鱼眼。哥布林有着暗绿色皮肤,有着红眼睛,身高在矮人到人类之间都有,个性贪婪
  • 集体安全条约组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 ;俄语:Организация Договора о Коллектив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缩写作 ОДКБ)是1992年5月15日签署的政府间
  • 限速酶限速酶(英语:rate-limiting enzyme)属于代谢过程。不单独指一种酶,有相对性。指在生物化学反应通路中催化反应速率最慢的酶,是限制总反应速度的酶,同时也决定了总反应速率。限速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