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斯·曼努埃尔·普埃布拉(Carlos Manuel Puebla,1917年9月11日——1989年7月12日)是一位古巴歌手、吉他手和作曲家。他是新吟游歌谣运动的一分子,专于古巴式波莱罗和民谣音乐。卡洛斯自视为小镇居民,他以富有克里奥尔风格的音乐和直白的语言传播古巴革命的价值观,并以此著称。毫无疑问,卡洛斯·普埃布拉的代表作是献给切·格瓦拉的《永别了,指挥官》(Hasta Siempre),这首歌已经以多种语言和风格被传唱。
卡洛斯出生在古巴曼萨尼略镇的一个贫困家庭,年少时就不得不靠体力劳动谋生,他当过木匠、机械师、制糖工人和鞋匠。但他的资质也把他引入音乐世界。他与他的口琴形影不离,即便是在上学路上也会一直吹着它。之后他在吉他方面自学成才,并向家乡的乐团指挥和钢琴师咨询和声等音乐理论。
他于1930年代开始作曲,作品在他家乡曼萨尼略的地方电台播放,这使他在当地小有名气,他此时的曲风倾向于浪漫。
在1950年代,他与名为“Los Tradicionales”(传统)的乐队合作灌录唱片,并以“卡洛斯·普埃布拉和他的传统”之名发表,时常出现于电台和国家电视台的节目中。然而他更喜爱在La bodeguita del medio(五分钱小酒吧)驻唱,那里是哈瓦那旧城中最受海明威以及国内外文化人欢迎的餐吧。 这份工作没有任何薪水,但良好的氛围仍使他自得其乐。对此他这样说道:
这个场所帮他结识了许多艺术家和头面人物。
在这段时期,他也开始创作针砭时弊的曲子,以严肃而直接的歌词谴责出现在古巴的压迫,挑战巴蒂斯塔的独裁统治。
1959年1月1日菲德尔·卡斯特罗进入哈瓦那,古巴革命赢得胜利。它对卡洛斯·普埃布拉人生的影响几乎就是其对整个古巴的影响的缩影。他在政治立场方面站在菲德尔·卡斯特罗一边,为此他的创作重心发生变化,旨在宣传革命的价值观和政府决策。在《我为古巴唱一曲》这首歌里,他鲜明地展现了其革命使者的角色:
1961年,他与他的“传统”乐队到多个国家巡回演出。并取得很大成功。他为此得到了“El Cantor de la Revolución”(革命歌手) 的称号,最终他差不多游历了35个国家,成为了古巴的一个代表,在那段时间他也被古巴人称为“Juglar de la Era Moderna”(当代的游吟歌手)。
1965年,切·格瓦拉为了在其它地方继续革命而离开古巴,在菲德尔·卡斯特罗向全国宣读了阿根廷人的诀别信后,卡洛斯·普埃布拉被格瓦拉的国际主义精神所感染而彻夜未眠,并创作了他的代表作——《永别了,指挥官》(Hasta Siempre),这首颂歌寄托了作者对这位左翼人士心中的英勇战士的深情与期望。
在久病之后,卡洛斯于1989年7月12日在哈瓦那过世,五年之后他的骨灰被送到他家乡市镇的公墓中安葬,墓志铭是这样写的:
卡洛斯早期的作品主要是情歌,譬如《我想跟你说》(Quiero hablar contigo)、《我们的爱》(Este amor de nosotros)、《古巴小夜曲》等等。
1950年代的反独裁歌曲,诸如《砍刀的计划》(Plan de machete)、《这是我的小镇》(Este es mi pueblo)和《我可怜的古巴》(Pobre de mi Cuba),
1959年后在古巴革命的激励下的作品,如《菲德尔来了》(Y en eso llegó Fidel)、《菲德尔和美洲国家组织》(Fidel y La OEA)、《我们需要和平》(Procura venir el paz)、《土地改革赞歌》(La Reforma Agraria)、《这场仗我们打赢了》(Ya ganamos la pelea)、《在扫盲洪流中》(Son de la alfabetización)。
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赞颂切·格瓦拉的《永别了,指挥官》(Hasta Siempre, Comandante;1965)和《写给切的信》(Carta al Che,1969),其中对前者的翻唱更是跨越了国界和多种音乐风格,最流行的版本由法国歌手娜塔莉·珈冬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