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匹特

✍ dations ◷ 2025-10-21 15:35:45 #1938年出生,在世人物,英国物理学家,科普作家,利物浦大学校友

F·戴维·匹特(F. David Peat,1938年4月18日-),是一名英国物理学家、科普作家。他除了写关于主流物理学的混沌、超弦理论、量子力学等题目的科普作品之外,也写大量交叉科学、艺术、荣格心理学和灵性的作品。

他是 Pari Center for New Learning 的创办人,该中心位于意大利小镇Pari,以举办各种整全观、跨学科的研究为主。他同时也是美国加州整合学院和英国舒马克学院副教授。

1964年,匹特在利物浦大学毕业;攻读学位期间,他曾作实验化学的研究,后来还是以理论物理的研究毕业。他当时的研究范畴为量子力学内的多体问题、凝聚态物理学等。1965,他成为加拿大皇后大学副教授,1967年至1975年,他在加拿大国立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作研究。

1971到1972年间,他曾到伦敦的柏贝克学院跟戴维·玻姆和罗杰·彭罗斯交流,钻研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基础问题。

1970年代,玻姆并不受主流的物理学界欢迎,尤其是他对量子力学基础的看法。匹特曾忆述有同事跟他说,作为一个年青学者,应该集中心力在正统的研究领域建立口碑,如果他跟玻姆太友好,会较难获学界认同。无论如何,匹特在1975年离开了国立研究委员会,同时也离开了主流的物理研究界。他跟玻姆的友谊也从未中断,他俩在1987年合著了《Science, Order and Creativity》,由科学发展、科学知识的结构,探讨内隐秩序此概念,旁及社会、创意、人类意识等问题。玻姆逝世后,匹特也为玻姆作传。

1970年代,他为加拿大电台访问了玻姆、保罗·狄拉克、约翰·惠勒及维尔纳·海森堡等著名物理学家。

离开物理学界、仍定居加拿大期间,有一段时间他获 Leroy Little Bear 邀请,参与了西方科学家和印第安长老的对谈活动( Bear 在2003年获得加拿大国立原住民成就奖 (National Aboriginal Achievement Awards) )。

1996年,他搬到意大利居住,2000年正式成立 Pari Center 。

和玻姆有关:

共时性:

混沌理论:

相关

  • 图像图像是人对视觉感知的物质再现。图像可以由光学设备获取,如照相机、镜子、望远镜及显微镜等;也可以人为创作,如手工绘画。图像可以记录、保存在纸质介质、胶片等等对光信号敏感
  • 马佐平马佐平(Tso-Ping Ma,1945年11月-),美籍华裔微纳电子学家,出生于甘肃兰州,籍贯浙江东阳,耶鲁大学Raymond John Wean讲席教授、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马佐平出
  • ɹ齿龈无擦通音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口语中。齿龈无擦通音、齿音、和齿龈后音在国际音标的符号都是⟨ɹ⟩,X-SAMPA音标的符号则是⟨r\⟩。齿龈无擦通音在国际音标的符号是反转
  • 海上发射公司海上发射公司(Sea Launch)是一个提供飞船发射服务的俄罗斯公司,它利用一个移动海上平台,在赤道水域利用专门改进的天顶-3SL运载火箭发射商业有效载荷。至2008年9月,海上发射公司
  • 伊萨克·阿尔贝尼斯伊萨克·曼努埃尔·弗兰西斯科·阿尔贝尼斯·帕斯卡尔(西班牙语:Isaac Manuel Francisco Albéniz Pascual,1860年5月29日-1909年5月18日),西班牙作曲家,钢琴家。阿尔贝尼斯4岁登台
  • 圜丘坛 (首尔)圜丘坛(圆丘坛),又称祭天坛,是朝鲜半岛君主祭天的祭坛,位于韩国首尔,性质与中国的天坛相似。首尔的祭天坛在设计布局上与北京天坛非常相似,有与祈年殿、圜丘坛(환구단)、皇穹宇(황
  • 魏道密魏道密(1923年-),号藏之。生于福建福州市。世居福州祖籍河南,为唐名相魏徵之七十六世孙,清闽中名士魏杰之五世孙。为当地望族之后,诗礼传家,幼受熏陶嗜爱绘画自然写生,数十年孜孜不倦
  • 针刺家蚁属 Agassiz, 1846针刺家蚁属()为家蚁亚科,分布于新热带。具有触发式大颚(trap-jaw)。本属只有两个物种 和 。 的研究较多,栖息于南美洲北部的雨林中,而 则分布于巴西和秘鲁 针刺家
  • 艾万·摩根艾万 费德雷克 摩根,第二代崔迪迦子爵(Evan Frederic Morgan, 2nd Viscount Tredegar) FRSL FRSA FAGS FIL FZS(英语: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893年7月13日 – 1949年4
  • 高枫 (光绪进士)高枫(?-?),陕西省榆林府榆林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光绪十二年(1886年),参加光绪丙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50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