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革-马士登实验

✍ dations ◷ 2025-10-26 11:36:16 #盖革-马士登实验

盖革-马斯登实验(英语:Geiger-Marsden experiment),又称卢瑟福散射实验,是1909年汉斯·盖革和欧内斯特·马斯登在欧内斯特·卢瑟福指导下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做的一个著名散射实验。

实验是用α粒子轰击各种金属箔纸,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的偏向很小,但少数的偏向角很大甚至大于90度。由此可以证明,一个原子大部分的体积是空的空间,这由没有被弹回的粒子充分说明。

这个实验推翻了约瑟夫·汤姆孙创建的汤姆孙模型 。根据这模型,原子是由电子悬浮于均匀分布的带正电物质里所组成。这个实验为建立现代原子核理论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实验主要调研三个论题:

α粒子散射的实验完成于1909年。在那时代,原子被认为类比于梅子布丁(物理学家约瑟夫·汤姆孙提出的),负电荷(梅子)分散于正电荷的圆球(布丁)。假若这梅子布丁模型是正确的,由于正电荷完全散开,而不是集中于一个原子核,库仑位势的变化不会很大,通过这位势的阿尔法粒子,其移动方向应该只会有小角度偏差。:51-53

在卢瑟福的指导下,盖革和马士登发射阿尔法粒子射束来轰击非常薄、只有几个原子厚度的白金箔纸。然而,他们得到的实验结果非常诡异,大约每8000个α粒子,就有一个粒子的移动方向会有很大角度的偏差(甚至超过 90°);而其它粒子都直直地通过白金箔纸,偏差几乎在2°到3°以内,甚至几乎没有偏差。从这结果,卢瑟福断定,大多数的质量和正电荷,都集中于一个很小的区域(这个区域后来被称作“原子核”);电子则包围在区域的外面。当一个(正价)α粒子移动到非常接近原子核,它会被很强烈的排斥,以大角度反弹。原子核的小尺寸解释了为什么只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这样排斥。:51-53

卢瑟福对这奇异的结果感到非常惊异。他后来常说:“这是我一生中最难以置信的事件…如同你用15吋巨炮朝着一张卫生纸射击,而炮弹却被反弹回来而打到自己一般地难以置信。”:51-53

卢瑟福计算出原子核的尺寸应该小于 10 14 m {displaystyle 10^{-14}m,!} 。至于其具体的数值,卢瑟福无法从这实验决定出来。关于这一部分,请参阅后面的“原子核最大尺寸”一节。


卢瑟福计算出来的微分截面是

其中, σ {displaystyle sigma ,!} 是截面, Ω {displaystyle Omega ,!} 是立体角, q {displaystyle q,!} 是阿尔法粒子的电荷量, Q {displaystyle Q,!} 是散射体的电荷量, ϵ 0 {displaystyle epsilon _{0},!} 是真空电容率, E {displaystyle E,!} 是能量, θ {displaystyle theta ,!} 是散射角度。

假设阿尔法粒子正面碰撞于原子核。阿尔法粒子所有的动能( m v 0 2 / 2 {displaystyle mv_{0}^{2}/2,!} ),在碰撞点,都被转换为势能。在那一刹那,阿尔法粒子暂时是停止的。从阿尔法粒子到原子核中心的距离 b {displaystyle b,!} 是原子核最大尺寸。应用库仑定律,

其中, m {displaystyle m,!} 是质量, v 0 {displaystyle v_{0},!} 是初始速度。

重新编排,

阿尔法粒子的质量是 m = 6.7 × 10 27   k g {displaystyle m=6.7times 10^{-27} kg,!} ,电荷量是 q = 2 × ( 1.6 × 10 19 )   C {displaystyle q=2times (1.6times 10^{-19}) C,!} ,初始速度是 v 0 = 2 × 10 7   m / s {displaystyle v_{0}=2times 10^{7} m/s,!} ,金的电荷量是 Q = 79 × ( 1.6 × 10 19 )   C {displaystyle Q=79times (1.6times 10^{-19}) C,!} 。将这些数值代入方程,可以得到撞击参数 b = 2.7 × 10 14   m {displaystyle b=2.7times 10^{-14} m,!} (真实半径是 7.3 × 10 15   m {displaystyle 7.3times 10^{-15} m,!} )。这些实验无法得到真实半径,因为阿尔法粒子没有足够的能量撞入 27   f m {displaystyle 27 fm,!} 半径内。卢瑟福知道这问题。他也知道,假若阿尔法粒子真能撞至 7.3   f m {displaystyle 7.3 fm,!} 半径,直接地击中金原子核,那么,在高撞击角度(最小撞击参数 b {displaystyle b,!} ),由于位势不再是库仑位势,实验得到的散射曲线的样子会从双曲线改变为别种曲线。卢瑟福没有观察到别种曲线,显示出金原子核并没有被击中。所以,卢瑟福只能确定金原子核的半径小于 27   f m {displaystyle 27 fm,!}

1919 年,在卢瑟福实验室进行的另一个非常类似的实验,物理学家发射阿尔法粒子于氢原子核,观察到散射曲线显著地偏离双曲线,意示位势不再是库仑位势。从实验数据,物理学家得到撞击参数或最近离距(closest approach)大约为 3.5   f m {displaystyle 3.5 fm,!} 。更进一步的研究,在卢瑟福实验室,发射阿尔法粒子于氮原子核和氧原子核,得到的结果,使得詹姆斯·查德威克和工作同仁确信,原子核内的作用力不同于库仑斥力。

现今,应用这些年累积的散射原理与技术,卢瑟福背散射谱学能够侦侧半导体内的重金属杂质。实际上,这技术也是第一个在月球使用的实地分析技术。在勘察者任务(surveyor mission)降落于月球表面后,卢瑟福背散射谱学实验被用来收集地质资料。

相关

  • 伊丽莎白港伊丽莎白港(英语:Port Elizabeth),南非的一个港口城市,时常被简称“PE”, 被誉“友好的城市”及“多风的城市”取绰号,在南非是主要海港之一。1820年,当伊丽莎白港被确立为一个城市
  • 斯特罗齐家族斯特罗齐家族(意大利语:Strozzi)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著名家族之一。这个家族及其银行都是佛罗伦萨的美迪奇家族的主要竞争对手。他们建立了一个给人印象深刻的商业帝国。
  • 沈阳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沈阳直辖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撤消的直辖市。1949年时,中国大陆共设有12个直辖市,分别为:南京、上海、武汉(今武汉三镇)、鞍山、抚顺、沈阳、本溪、西安、北平(今北京)、天津、重庆、
  • 涉外大饭店22《涉外大饭店22》(英语:)是2015年的英国电影,由John Madden执导,朱迪·丹奇、比·乃尔、潘尼洛普·威尔顿(英语:Penelope Wilton)、蒂娜·德赛(英语:Tena Desai)、莉蕾特·杜贝(英语:Lill
  • 拜尔斯·诺德克里斯蒂安·弗雷德里克·拜尔斯·诺德(Christiaan Frederik Beyers Naudé,1915年5月10日-2004年9月7日)是在南非种族隔离时期反对种族隔离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南非一名荷兰移
  • 写意“写意”一般意思为艺术家忽略艺术形象的外在逼真性,而强调其内在精神表现的艺术创作风格和手法。“写意”在中国审美术语中有它的特殊性。强调意在笔先的决定性意义,强调“象
  • 侯世达定律侯世达定律(英语:Hofstadter's law)是一句自指的格言,由侯世达在《哥德尔、埃舍尔、巴赫》一书中提出:侯世达定律指做复杂任务需要花费的时间总是很难预计的。程序员经常会引用这
  • 翁科尔山坐标:39°40′S 73°17′W / 39.667°S 73.283°W / -39.667; -73.283翁科尔山(Cerro Oncol),是智利的山峰,位于纳韦尔武塔山脉和科拉尔湾之间,属于翁科尔山脉的一部分,海拔高度715
  • 鬼影 (电视)鬼影(英文:Ghosting)是电视技术术语,指电视广播讯号因高山或大厦等建筑物的反射,令同一天线多次接收同一视讯,在电视机显影画面上出现双重影像。
  • 叶翰叶翰(德语:Hans van Ess,1962年-)是一名德国汉学家、蒙古学(英语:Mongolian studies)家,其研究重点包括儒家、古代中国与中亚艺术交流。其亦为德国慕尼黑大学副校长。叶翰出身于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