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浚(1830年-1890年),字雪沧,号健公,又号冠悔道人,祖籍福建晋江,后迁福建侯官,是清代著名藏书家。曾被左宗棠聘为记室,晚年更于多个书院任教过。
杨浚于咸丰二年(1852年)中举,后于同治四年(1865年)任内阁中书,以及国史馆、方略馆的校对官。同治五年(1866年)应左宗棠之邀,到福州正谊书局重刊先贤遗书。同治六年(1867年)左宗棠受命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被聘为记室的杨浚也随军到陕西,直到次年(1868年)随左宗棠回京。
同治八年(1869年)杨浚来到台湾游历,后来被当时的台湾镇总兵杨在元推荐给打算编纂厅志的淡水厅同知陈培桂担任总纂。杨浚在同治九年(1870年)一月开始《淡水厅志》的编纂工作,历经九个月完稿,但由于与陈培桂产生摩擦而离职,最后这份稿件并未直接刊行,而是在经过陈培桂编改后出版。此外杨浚在台湾的期间,还应郑用锡后代郑如梁邀请,编纂《北郭园全集》。杨浚曾住在艋舺(今台北市万华区),后来听说福州私宅附近失火,差点波及藏书,遂离台返回福州。
晚年杨浚致力讲学,曾在漳州丹霞书院、丹文书院,厦门紫阳书院,金门浯江书院等书院任教。逝世后,与林则徐等人合祀于西湖宛在堂。
杨浚著有《冠悔堂诗文钞》、《冠悔堂赋钞》、《冠悔堂骈体文钞》、《冠悔堂楹语》、《杨雪沧稿本》、《岛居录》、《岛居续录》、《寸截双雕集》等书。另外有部分诗作被收入连横《台湾诗乘》、吴幅员《台湾诗钞》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