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第三十六代孝德天皇即位并建元大化起开始使用年号(日语:元号/げんごう )为其纪年方式,并在文武天皇于701年5月3日(大宝元年三月二十一日)再度恢复使用年号后,一直持续使用年号至今。后醍醐天皇为日本南北朝时代中由大觉寺统系担任天皇的南朝的首任天皇,他在1333年7月8日(元弘三年/正庆二年五月二十六日)废止受镰仓幕府拥立、由持明院统系担任天皇的北朝的首任天皇光严天皇的“正庆”年号,于1334年3月5日(元弘四年正月二十九日)改元建武,施行建武新政。建武新政失败后,后醍醐天皇于1336年4月11日(建武三年二月二十九日)再改元延元,惟受足利氏拥立继位为北朝天皇的光明天皇未有跟随,并在1338年10月11日(建武五年/延元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另行改元历应。直至1392年11月12日(明德三年/元中九年闰十月初五日)《明德和约》缔结后,南朝“元中”年号遭废止,日本才终结了两个年号并立的局面。
日本的年号常取中国古籍中的辞句为典故,而改元的原因除天皇即位外,多数出于迷信及牵强附会。因天皇即位而进行的改元通常在天皇即位翌年进行,但有时候也会因为乱世而不在天皇即位翌年改元。日本自醍醐天皇起开始因“辛酉革命”的缘故在辛酉年进行改元(当时为901年,由昌泰四年改元延喜),并自村上天皇起开始因“甲子革令”的缘故在甲子年进行改元(当时为964年,改元康保)。日本自醍醐天皇起也会因灾祸等不祥之事而改元(当时为923年,改元延长)。
以下列表仅收录南朝(包括建武新政时期)启用的日本年号。以下列表中,各年号的使用期与典故主要出自小学馆出版的《日本大百科全书》,而每个年号的典故都分别附上维基文库的文本链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