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假名(日语:片仮名/かたかな/カタカナ *),是日语中表音符号(音节文字)的一种。与平假名、万叶假名等合称作假名。“片假名”一词在使用时常用“カタカナ”表示。签名时如果要表记假名,也一般使用片假名书写。
主要于以下的情况使用:
日语书写系统
汉字
假名
使用
罗马字
下行汉字为片假名的字源。
YouTube上的"如何写片假名"
片假名从中国汉字的楷书取出符合声音的汉字的一部分简化而来,一般认为:片假名的“片”是片段、部分的意思。但据《广雅•释诂》,“剖、辟、片、胖、半也”。“片”、“半”同义。半字取字之半,有音无义,是一种标音字母。片假名的“片”也是这个意思,意在强调其标音的性质。
9世纪初,在进行汉文训读时,用于训点的有平假名、片假名,还有万叶假名。三者并用无分化。至10世纪万叶假名和平假名后退,到了后期即11世纪,片假名占了主流,而到了12世纪后院政期间,基本上在一般的点本中就几乎只有片假名了。片假名源出训读佛经时的有助读解的文字符号,僧人们一边听讲解一边迅速记下,加上行间距离有限,客观上就需要对万叶假名进行简化。而这与产生与官僚世界的平假名不同,产生于佛教世界的字体为独立字体,没有连绵草。
平安时代的初期为了训读汉文而发明。现在的片假名字形是在明治时代日本政府以编定五十音而确定下来,在这之前一个发音往往有多个片假名对应存在。
早期中国大陆以及港澳台的教科书均宣称片假名是由吉备真备所创制,可是这说法遭到质疑。反对的人认为,片假名形成的起因是当时的日本人把汉字作约定俗成的简化,并非一人之功,吉备真备可能对片假名有一部分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