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oll基因家族
✍ dations ◷ 2025-11-10 15:08:37 #Toll基因家族
Toll基因编码Toll样受体蛋白家族。Toll基因的突变最初由1995年诺贝尔奖得主克里斯汀·纽斯林-沃尔哈德以及艾瑞克·威斯乔斯以及他们的同事于1985年在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体内发现,并由凯瑟琳·安德森的实验室在1988年克隆。至今,共确认了十三种哺乳动物的Toll基因。在苍蝇体内,Toll基因最初被认为是一种对胚胎发育中的背-腹轴建立过程很重要的基因。1996年,研究人员发现,Toll基因会在苍蝇对真菌感染的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哺乳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Toll基因都为先天免疫系统所必需。哺乳动物的Toll样受体在1997年由耶鲁大学的卢斯兰·梅德泽托夫(英语:Ruslan Medzhitov)(Ruslan Medzhitov)以及查尔斯·珍妮薇(英语:Charles Janeway)(Charles Janeway)确认。在同一时期,由审良静男和布鲁斯·博伊特勒(Bruce A. Beutler)及他们的同事领导的两项不同的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TLRs)在哺乳动物体内是对感染的主感受器。该基因家族的名称来源于克里斯汀·纽斯林-沃尔哈德在1985年的感叹:“Das ist ja toll!”。这一感叹意为“真是令人惊叹!”,意指果蝇幼虫不发达的腹部。形容词“toll”在德语中是“令人惊讶”或“伟大、棒极了”的意思。
相关
- 米米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一十九个(六划的则为第二个)。就正体和简体中文中,米部归于六划部首。米部通常从左、上、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
- 曼内·西格巴恩曼内·西格巴恩(瑞典语:Karl Manne Georg Siegbahn,1886年12月3日-1978年9月26日),瑞典物理学家,1925年,他因为发现X射线的光谱,而获得1924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殊荣。值得一提的是,他
- 促进RNA激活(RNA activation, RNAa) 是一种由小分子RNA介导的特异性基因表达上调机制,是李龙承等于2006年首先在人细胞中发现并命名的。随后,其他研究小组也报道了相似的现象,证明了
- 韦伯线华莱士线(Wallace's Line)是生物地理学中,区分东洋区(又名极东区:60)和澳大拉西亚区的分界线。1854年到1862年英国动物地理学者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在马来群岛研究岛屿
- 环肽环肽(cyclic peptide)是包含环状键序列的多肽链。 这可以通过肽的氨基和羧基末端之间的连接来实现,例如在环孢素中。 氨基端和侧链之间的连接,例如杆菌肽中的连接; 羧基末端和侧
- 营养物质营养素(英语:nutrient),又称为养分,是人体所需的物质。主要分为人体需求量较大的宏量营养素和需求量较小的微量营养素。其中宏量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素、蛋白质以及
- 苏联政府苏联主题苏联部长会议(俄语:Совет Министров СССР)是1946至1990年苏联国家权力的最高行政机关,即苏联政府的一部分。其前身是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苏联
- 领鞭毛动物聚胞动物(学名:Choanozoa)是真核域后鞭毛生物的一个演化支,包含领鞭毛虫和各种动物。领鞭毛虫和动物作为旁系群,对动物起源的探究有着重大意义。该演化支在2015年由格雷厄姆·巴
- 在来米.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梁同书梁同书(1723年-1815年),字元颖,号山舟,晚号不翁,九十以后号新吾长翁。钱塘(令浙江杭州)人。清代政治人物、书法家。生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其父大学士梁诗正曾奉敕编《三希堂法帖》。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