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物质主义

✍ dations ◷ 2025-11-12 05:48:49 #社会学理论,政治学理论,可持续性,唯物论,社会经济学,经济意识形态,文化研究

后物质主义(英语:Post-materialism)是后现代的新理论:指由个体及社会所带动的持续转变,使他们从基本的物质需要中释放出来的持续革命。“后物质主义”这个概念及相关连的“宁静革命”是由政治及社会科学家朗奴·英高赫(Ronald Inglehart)于1970年代在他的著作《宁静革命—后物质主义价值变迁》()里所提出。

英高赫的理论的最主要的假设,是个体对多项目标的追求,是依从一个循序的等级。因此,个体会首先追求基本生活需求标准的保证。一旦基本生活所需保证了,他们的焦点会转移到非物质的物品。所以,根据英高赫对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诠释,经常经历经济上缺乏(scarcity)的人,会把经济需要,经济增长和安全需要例如强大的国家保卫系统、法律与规矩等,放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另一方面,在物质生活上过得丰足的人,会认为个人进步,自由、政府所给予的公民权等比较重要,从而放到一个较高位置。他们要求一个人道主义的社会,并且希望维持一个清洁而健康的环境。虽然这些未可尽归功于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确实提供了机会,让群众转型为有组织的市民,有实力要求更公平的资源分配(Ronald Ingelhart,1990)。

“后物质主义”出现,标志着整体社会变得富裕之余,中产阶级却慢慢消失,与及贫富悬殊的加剧。中产阶层的消失在于整体社会变得富裕,使中产阶级从中撕裂,并向两极化发展:中产阶层中能力较佳的继续移往社会的上层,而能力较差的,慢慢与社会上的低下阶层结合。

“英高赫指数”是有关后物质主义的指标,量度居民对保持低通胀抑或保持社会秩序的偏好。

虽然现时有愈来愈多奉行后物质主义者针对大幅占有物质或资源,但我们不可把后物质主义与禁欲主义或一般的抗拒消费者相混淆。在某些场合,后物质主义被批评是一种超级的物质主义,在德国,有资料显示在年青人间、经济状况比较稳定的公共服务业者及中产的管理阶层都有超级物质主义的倾向(Pappi and Terwey 1982)。


相关

  • Toll样受体類Toll受体(英语:Toll-like receptors,缩写TLR,或译为類鐸受體)是I型跨膜蛋白质,识别侵入体内的微生物进而激活免疫细胞的应答。被认为在先天性免疫系统中起关键作用。類Toll受体
  • Cd镉(原子量:112.411(8))共有50个同位素,其中有3个同位素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主要节日节日,是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一些节日源于传统习俗,如东亚的新春,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有的节日源于宗教,比如圣诞节、复活节
  • 约翰·赫维留约翰·赫维留斯(拉丁语:Johannes Hevelius,德语:Johann Hewelke或Johannes Hewel,波兰语:Jan Heweliusz,1611年1月28日-1687年1月28日)是波兰天文学家,并曾任但泽(即格但斯克)市长。赫维
  • 太阳圈太阳圈(heliosphere)是太阳所能支配或控制的太空区域。太阳圈的边缘是一个磁性气状泡,并且远远的超出冥王星之外。从太阳"吹"出的等离子体,也就是所谓的太阳风,创建和维护着这个
  • 露营露营是一种休闲活动,通常露营者携带帐篷,离开城市在野外扎营,度过一个或者多个夜晚。露营通常和其他活动联系,如徒步、钓鱼或者游泳等。基本可以分为四种形式,第一是常规露营,第二
  •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英语: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缩写:DBMS) 是一种针对对象数据库,为管理数据库而设计的大型电脑软件管理系统。具有代表性的数据管理系统有:Oracle、Microsoft S
  • 俄罗斯的波兰人波兰人,在目前俄罗斯联邦有73,000人。这包括本土波兰人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被苏联强迫驱逐出境的波兰人,前苏联的波兰人总数估计高达300万。波兰人出现在俄罗斯,最早
  • 缅茄属缅茄属(学名:)是豆目豆科下的一个属,为乔木植物。该属共有约13种,分布于东南亚和热带非洲。本属属于甘豆亚科、缅茄族,与印茄属是旁系群,关系如下:.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bo
  • 郑钟灵郑钟灵(1855年-1932年),名敬先,字崧生(嵩生),四川省保宁府阆中县人,早年家贫丧父,全赖兄穆先抚养成人,28岁考取秀才。时阆中人王熙震为宜昌知府,以女妻之。钟灵因之得以继续攻读,中光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