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ccDNA
✍ dations ◷ 2025-08-26 09:53:18 #cccDNA
cccDNA即共价闭合环状DNA (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是一种有三级结构的双链环状DNA分子,最早是在噬菌体中发现的,而在自然界中被DNA病毒(如多瘤病毒科)感染的其它细胞中也有发现。cccDNA在一些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核时产生并在随后永久的存在于核内,其前体是一种线型的双链DNA,通过DNA连接酶作用闭环而形成cccDNA。大部分情况下这些病毒的DNA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进行转录。cccDNA通常被认为是游离的DNA或是“微小基因组” (minigenome),但质粒不一定是cccDNA。cccDNA的存在形式在逆转录病毒(或者说单链RNA逆转录病毒,如正反转录病毒亚科)和拟逆转录病毒(即双链DNA逆转录病毒)的侵染过程中是相同的。然而前者DNA立刻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后者则是游离在核质中。cccDNA是花椰菜病毒科和肝病毒科(包括乙肝病毒 HBV)的典型特征。其中乙肝病毒(HBV)的cccDNA的前体是与蛋白质外壳相连的“松弛环状DNA”(rcDNA 或 relaxed circular DNA),其本质是含有可配对的黏性末端的线型DNA(因碱基互补配对而成环状)。
被乙肝病毒感染之后,通过治疗可以是cccDNA不易被激活,因此cccDNA的活性是乙肝的治疗中的一个指标。
相关
- 软壁菌门柔膜细菌目(英语:Mollicu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又译作无壁菌门,是细菌界下的一个门。该门下有一个纲,即柔膜细菌纲(英语:Mollicutes)(Mollicutes)。该门命名于1984年。该门下的典型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用于静脉注射的血液制品,注射后其效果可以持续2周至3个月。它是一种从上千献血者所捐献的血浆中提取出来,并汇聚到一起的非特效丙种免疫球蛋白(G型抗
- 李梃李梃,字健斋,明朝南丰(今江苏南丰)人。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早年因病学医,遂博览群书,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晚年为初学者入门,著有《医学入门》8卷。
- 升糖指数升糖指数(Glycemic index,简称GI),又译糖生成指数,用于衡量糖类对血糖量的影响。在消化过程中迅速分解并且将葡萄糖迅速释放到循环系统的糖类具有高升糖指数。反之,在消化过程中缓
- 致病菌病原体(希腊语:πάθος pathos “痛苦”、“热情” 与 -γενής -genēs “生产者”),在生物学中,从最古老和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就是任何可以产生疾病的事物。病原体也可以称
- 誓言誓言或誓词是汉语单词,意思是表达决心、信念的言辞,一般会仪式性地在正式场合宣读(宣誓)。它可以指以下内容:名称中包含誓言的条目,较出名者如:
- 雅典集会雅典集会或雅典公民大会(Ecclesia),建立于古希腊的黄金时代(公元前480年-前404年)。人们经常聚集到雅典城的广场中,对城内的事务进行探讨和投票。人群中没有代表,所以任何人都可以提
- 布列塔尼布列塔尼大区(布列塔尼语:Breizh;法语:Bretagne,发音:)是位于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半岛、英吉利海峡和比斯开湾之间的一个大区,首府是雷恩。布列塔尼人来源颇为复杂。有一部分人是原
- 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症候群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综合征(Chromosome 5q deletion syndrome、5q综合征、5号长臂染色体单体症(monosomy)、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综合症)是一种后天性血液疾病,特征是人类5号染色体
- 库欣氏综合征库兴氏综合征(法语:Le syndrome de Cushing; 英语:Cushing's syndrome)亦称库欣氏综合征、柯兴氏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其中包括库欣氏病(Cushing's disease,专指由原发性脑下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