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

✍ dations ◷ 2025-04-02 08:49:28 #大提琴
大提琴(意大利语:violoncello;英语:cello)是一种弓弦乐器,为维奥尔家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乐器之一,除可担当独奏外,在室内乐、弦乐团和管弦乐团中也负责低音弦乐的部分。大提琴演奏者最初是坐着且两脚夹琴演奏,后来改良增加尾针支撑琴体。但仍有少部分国家的演奏家是夹琴呈几乎水平的姿态演奏。其最常见的演奏方式是持弓擦过琴上的弦(拉弦),但有时也会拨弦或敲弦。大提琴每条弦之间的音程相差纯五度。4根琴弦由高音至低音称为1弦至4弦,音高分别为A3、D3、G2和C2。大提琴谱通常使用低音谱号记谱;而演奏较高音域时会使用次中音谱号或高音谱号。大提琴有时候会在民乐团作为低音乐器以取代低胡,后有人发明琶琴、拉阮、革胡等低音乐器,但效果未如大提琴。大提琴以纯五度定弦,从C2开始(中间C下双八度),其次是G2、D3,最高弦是A3。这四条弦与中提琴的定弦相同,只是下降了八度。与小提琴、中提琴不同(但与低音提琴相似)的是,大提琴具有搁在地板上的支架“尾针”,以支持乐器的重量。大提琴与欧洲古典音乐密不可分,并被描述为“最接近人声的乐器”。大提琴是乐团弦乐部分的标准配备,也是弦乐四重奏的低音伴奏(尽管许多作曲家也让它演奏主旋律)。大提琴发源于十六世纪,由意大利人安德雷亚·阿马蒂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把大提琴。初期大提琴的体积过于庞大,难以弹奏快速音群,因而不受欢迎;直到18世纪初,意大利制琴师史特拉底瓦里缩小并统一了大提琴的规格,改良演奏上的困难,因此而沿用至今。随着18、19世纪的不断改良,19世纪到21世纪,大提琴已经可以独奏,并有着许多出名的独奏曲。大提琴是标准交响乐团编制的一部分,一个乐团通常有八至十二个大提琴演奏者。大提琴一般坐在舞台左前方(观众右侧),与第一小提琴声部相对。大提琴首席是此声部的领导,负责确认演奏者的弓法及演奏,并通常担当乐曲中独奏的部分。首席总是坐在最靠近观众的位置。大提琴是管弦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交响作品几乎都涉及大提琴,并有许多作品需要大提琴来独奏。大部分时间,大提琴负责低音和声伴奏,以丰富音乐效果。有时大提琴会演奏一小段主旋律,随后恢复伴奏的身份。由于民乐中低音乐器甚是缺乏,民乐团遂引进大提琴作为低音弦乐声部来取代低胡。后有人发明拉阮、革胡等低音乐器,但效果未如大提琴。历代作曲家们为大提琴写了大量的协奏曲和奏鸣曲。其中最知名的巴洛克时期作品大提琴是约翰·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其序曲〈Prelude〉尤为著名。古典乐派时期以来,约瑟夫·海顿的两首C大调(英语:Cello Concerto No. 1 (Haydn))、D大调(英语:Cello Concerto No. 2 (Haydn))协奏曲脱颖而出,而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所作的5首大提琴与古钢琴的奏鸣曲亦是一枝独秀,这5首乐曲跨越了其作曲生涯中的3个重要时期。浪漫乐派时期的曲目包括罗伯特·舒曼的协奏曲(英语:Cello Concerto (Schumann))、安东宁·德沃夏克的协奏曲和约翰尼斯·布拉姆斯的两首奏鸣曲以及双重协奏曲(英语:Double Concerto (Brahms))。二十世纪初的乐曲主要有爱德华·埃尔加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英语:Cello Concerto (Elgar))、阿希尔-克劳德·德布西的钢琴暨大提琴之奏鸣曲(英语:Cello Sonata (Debussy))以及柯达伊·佐尔丹和保罗·欣德米特的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由于大提琴丰富的可应用性以及现代音乐独奏者(如谢格孚黎德·波姆(英语:Siegfried Palm)、罗斯特罗波维奇等人)陆续地委托、鼓舞作曲家创作,大提琴深获20世纪中、后期作曲家,如普罗高菲夫、肖斯塔科维奇、本杰明·布里顿、利盖蒂·捷尔吉、维托尔德·卢托斯瓦夫斯基和亨利·杜替耶等人的青睐。

相关

  • 神经组织神经组织是四大基本组织之一,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通过突触相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具有感受内外刺激、传导整合信息的能力。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
  • 脊椎侧弯脊椎侧弯(scoliosis)是指人的脊椎有侧向的弯曲,其形状可能是S形或是C形。有些人的脊椎侧弯情形稳定不会变化,有些则会随时间日渐加增。轻微的脊椎侧弯不会有其他症状,而严重的脊
  • 麸质麸质,又称麸质蛋白、麦胶、面筋、面筋蛋白、谷胶蛋白,存在于多种谷物中,是大麦、小麦、燕麦、黑麦等谷物中最普遍的蛋白质。麸质蛋白是种贮藏蛋白复合物,主要由醇溶蛋白以及谷蛋
  • 缓冲剂缓冲溶液(德语:Pufferlösung;英语:buffer solution;法语:solution tampon)指由“弱酸及其共轭碱之盐类”或“弱碱及其共轭酸之盐类”所组成的缓冲对配制的,能够在加入一定量其他物
  • 魔戒三部曲:王者再临《指环王:王者归来》(英语: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是一部于2003年上映的史诗奇幻电影,由彼得·杰克逊执导,此片是根据J·R·R·托尔金的奇幻小说《魔戒》
  • 整除数学中,尤其是在基本计算里,除法可以看成是“乘法的反运算”,也可以理解为“重复的减法”。除法运算的本质就是“把参与运算的除数变为 1
  • 世界肝炎日世界肝炎日(英语:World Hepatitis Day)为每年7月28日举行,旨在提高人们对肝炎(尤其是乙型、丙型肝炎)的重视,宣传预防方法。 世界肝炎日是在2010年召开的第6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由全
  • 爱德华·马基爱德华·约翰·“埃德”·马基(英语:Edward John "Ed" Markey、1946年7月11日-),是一位美国民主党政治人物,自2005年成为马萨诸塞州联邦参议院议员。他在美国参议院的2013年特别选
  • 药膏外用药物(英语:Topical medication),是医疗上使用于身体表面的药物,例如涂抹于皮肤或黏膜的表面,像是阴道,阴茎,眼睛和耳朵等。外用药物通常要避免接触口部,也不可进食。医疗用的化学
  • 阿瑞尼斯方程式阿伦尼乌斯方程(或公式)是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式,适用于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甚至某些非均相反应。其不定积分形式为:其中:从阿伦尼乌斯方程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