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 dations ◷ 2025-11-11 15:46:02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又称女权主义翻译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伴随西方第二次妇女运动浪潮而兴起的翻译理论流派。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巴巴拉·戈达尔德、雪莉·西蒙和苏珊娜·德·洛特比捏尔-阿伍德。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认为,传统翻译理论将译本视为女性,译本依附于原文(原作),传统翻译理论歧视译本和译者,尤其包含对女性的歧视。译本的地位低于原作,如同父权制度下受压迫的女性。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流派要求重新审视译本和原作的关系,主张译本要和原文享有相同的地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不是一种“技巧”能概括的,翻译本身由广阔的意识形态构成,即翻译的忠实既不是针对作者也不是针对读者,而是对写作方案(writing project)而言的。尤其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会影响译者的翻译。

Other languages icon.svg  这是与翻译研究或翻译学相关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相关

  • 拜氏旗鳉拜氏旗鳉,为辐鳍鱼纲鲤齿目鰕鳉亚目鰕鳉科的其中一种,为热带淡水鱼,分布于非洲刚果南部Ekouma河流域,体长可达5公分,栖息在高地草原的溪流底中层水域,生活习性不明,可作为观赏鱼。
  • 安桃乐安桃乐是一种麻醉气体,混合了50%的一氧化二氮及50%的氧。在院前急救、分娩及急诊中很多时会用上安桃乐。一氧化二氮作为麻醉用途始于1844年,于1800年代末开始普及。但是缺氧的
  • 哲学咨商哲学咨商,又称作哲学辅导。即是以哲学思考化解日常生活中所遇上的烦恼。哲学咨商于一九八零年风靡欧洲,当时阿肯巴赫不满精神病理学和心理治疗把人生问题定义为疾病,他认为这样
  • 波罗的海行动波罗的海行动(俄语:Прибалтийская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ая оборонительная операция),又名立陶宛-拉脱维亚防御行动(俄语:Oборон
  • 徐贞明徐贞明(?-1590年),字孺东,江西贵溪人,明朝政治人物。隆庆辛未进士,官尚宝司少卿。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进士。万历三年(1575年)为工科给事中。上书建议兴修河北水利工程,在北方推行水田
  • AmigaAmiga(非正式译名为阿米加)是Amiga公司开发的个人电脑产品系列。在1982年,主要的硬件设计师杰·迈纳开始了Amiga的开发工作。Commodore International收购了Amiga公司后,在1985
  • STS-30STS-30是历史上第二十九次航天飞机任务,也是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的第四次太空飞行。该次任务是为了发射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
  • 比舍山坐标:70°54′S 65°28′E / 70.900°S 65.467°E / -70.900; 65.467比舍山(英语:Mount Bewsher)是南极洲的山峰,位于麦克罗伯特森地,属于查尔斯王子山脉中阿拉米斯山脉的一部分,处
  • 刘蓟刘蓟(1918年-2014年),女,陕西大荔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 戈兰·潘德夫 戈兰·潘德夫(Goran Pandev,马其顿语:Горан Пандев,.mw-parser-output .audiolink a{background:url("//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7/Loudspeaker.png")center left no-repeat!important;padding-left:16px!important;padding-right:0!important} (帮助·关于),198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