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08年全球粮食价格危机
✍ dations ◷ 2025-08-21 07:10:56 #2007-08年全球粮食价格危机
2007-08年全球粮食价格危机是指2007年至2008年期间全球粮食价格上升。因为粮食价格迅速上涨,从而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恐慌。2008年3月,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希兰说,自2007年6月以来,谷物价格上涨近40%,全球食品储备仅够53天应急供应。4月,IMF总裁斯特劳斯卡恩更是严厉警告:食品价格急剧上涨将可能引发战争。一些评论家认为,问题不在于粮食减产,而是一些大国因国内天灾而限制出口粮食,一些小国因不能外购粮食而为自保所以也限制出口粮食,如此就形成恶性循还。2007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取消粮食及其制粉出口退税,2008年全年对小麦、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共57种产品征收5%-25%的出口暂定关税。为了储备粮库,一大批国家也进行了粮食政策调整,如摩洛哥把小麦进口关税由130%降为2.5%。而一直鼓吹保护粮食市场、对农业进行高额补贴的欧盟,也暂停征收大部分谷物进口关税。3月27日,柬埔寨和埃及公布大米出口禁令。全球第二及第三大稻米出口国越南、印度,也纷纷加价及减产。全球粮食并无减产。国际谷物理事会在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2007/08年度全球谷物产量为16.62亿吨,增长了5.7%。粮食增产而价格不降反涨,原因当然就是需求及消费增长得更快。十分明显的原因就是粮食的能源化。由于化石燃料价格的不断上涨,生物燃料成了一个可观的解决办法,导致农作物不是用来填饱肚子,而是用来注满汽车油箱。资料显示,注满一辆车油箱所需乙醇所耗掉的粮食,可供养一个人一年之久。2007年12月,美国参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一项里程碑式的新能源法案,将发展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作为国策。但真正令人担忧的不是汽车与人争食,全球暖化才是对食为天的问题。联合国气候科学家说,由于全球暖化,水灾和旱灾发生的周期在不断地缩短,将导致更大的粮食危机。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当温度上升到30摄氏度以上时,稻米产量就会下降。然而这些事件并未真实发生。2008年5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外发表 6月份罗马高峰会所准备提交的报告,内容列出非洲的厄立特里亚、尼日尔、科摩罗、利比里亚共18 个国家,亚洲的朝鲜、柬埔寨和塔吉克斯坦,美洲的海地,共22国为严重受粮食危机影响的国家。
相关
- 泌尿外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泌尿外科是专门研究男女泌尿系统与男
- ST段ST节段(ST segment)为心电图学术语,表示QRS复合波(英语:QRS complex)至T波之间的间期,一般介于 0.005 至 0.150 秒之间(5 至 150 毫秒)。ST节段始于J点(英语:J-point)(即QRS复合波的终点),
- 苔原气候苔原气候是极地气候两大类型之一,在柯本气候分类法中标记为ET。北半球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的北冰洋沿岸地区;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海洋所覆盖,除南极洲沿海个别岛屿以外,基
- Escherich特奥多尔·埃舍里希(Theodor Escherich 1857年11月29日-1911年2月15日)德国奥地利儿科医生、格拉茨大学和维也纳大学教授。他发现了大肠杆菌并确定了其特性。1885年埃舍里希尝
- 拉美裔人西班牙裔美国人,或称拉丁裔美国人(Hispanic Americans or Latino Americans;又称拉美裔、拉丁美洲人、拉丁人)指从拉丁美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及族群,不少人以西班牙语为母语,以英语
- 图式图式,指关于一类事物的有组织的较大知识单元或信息组块。例如:上图书馆
- CHsub3/subCOONa乙酸钠(英语:Sodium acetate,化学式:CH3COONa),又名醋酸钠,晶体有无水和三水合物两种形式。无水醋酸钠(CH3COONa)为白色或灰白色的粉末,比重1.528,熔点324℃,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水溶液
- 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中国先秦战国末期的一部政治理论散文的汇编,共26卷,160篇,完成于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为秦国相国吕不韦及其门人集体编纂而成。其内容涉及甚广,以道
- 薛莫最后法则薛莫最后法则是由美国科学家米歇尔·薛莫提出的一个猜想。"任何足够先进的外星文明都与上帝无异。"薛莫最后法则由米歇尔·薛莫改自亚瑟·查理斯·克拉克著名的克拉克第三定
- 谭纳标准谭纳标准,又称谭纳阶段(英语:Tanner scale),是用以测量青少年儿童和成年人身体发育的标准。标准用以测量身体初级和第二外部性征的发育,如乳房大小、生殖器、睾丸体积、阴毛和腋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