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吕氏春秋
✍ dations ◷ 2025-11-19 22:05:35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中国先秦战国末期的一部政治理论散文的汇编,共26卷,160篇,完成于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为秦国相国吕不韦及其门人集体编纂而成。其内容涉及甚广,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名、法、墨、农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是杂家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类书的起源。全书共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大部分。每篇又有一些子篇。十二纪按四季、十二月份排列,每一纪有纪首一篇和论文四篇共五篇,十二纪共计六十子篇。八览各览有论文八篇,《有始览》缺一篇,共计六十三子篇。六论每论有六篇,共计三十六子篇。加上十二纪末的《序意》一篇,全书计有子篇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言。此书完稿后,吕不韦将其公布在秦首都咸阳的城门上,公告天下,只要有人能在书中增删一字,就赏赐千金。这是“一字千金”的典故。其编纂目的在于为秦帝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参考。《吕氏春秋》不可能没错误,但当时无人能改一字。汉代高诱指出这是因为“时人非不能也,盖惮相国,畏其势耳。”高诱当时所见《吕氏春秋》已是“既有脱误”。《吕氏春秋》除了对既有的儒、墨、道、法、刑、名、兵各家进行阐发之外,本身并没有任何新的思想和创见。最大贡献还在于“殷周佚说,赖以谨存,尤可宝贵。”东汉高诱著《吕氏春秋注》。清代毕沅有《吕氏春秋新校正》,另外还有刘咸炘《〈吕氏春秋〉发微》、《〈吕氏春秋〉疏》、宋慈袌《〈吕氏春秋〉补正》、刘文典《〈吕氏春秋〉斠补》、孙人和《〈吕氏春秋〉举正》、谭戒甫《吕子辑校补正》等。近人许维遹有《吕氏春秋集释》,是继东汉高诱《〈吕氏春秋〉注》、清代毕沅《〈吕氏春秋〉新校正》之后的一次总整理。
相关
- 线虫线虫动物门(学名:Nematoda)是动物界中最大的门之一,为假体腔动物,绝大多数体小呈圆柱形,又称圆虫(roundworms)。线虫的物种很不容易区分,有相关描述的已超过二万五千种,其中超过一半是
- 生化气体生物气体(英语:Biogas,亦称生化气体或生质气体),泛指包括粪肥、污水、都市固体废物及其他生物可降解的有机物质,在缺氧的环境下,经发酵或者无氧消化过程所产生的气体,这些气体主要包
- 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英语:α-Ketoglutaric acid,较早的文献称为英语:2-Oxoglutaric acid)是戊二酸的两种带酮基的衍生物中的一种(如果不特别说明,“酮戊二酸”这个术语大多数指的就是α型
- IgE抗体免疫球蛋白E(英语:Immunoglobulin E,简称IgE)是一类只发现于哺乳动物内的抗体,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小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E由黏膜下淋巴组织中的效应B细胞合成,IgE的单体由
- span style=font-style: italic; color: #48A3B5;亚得里亚海/span亚得里亚海(意大利语:Mar Adriatico,斯洛文尼亚语:Jadransko morje,克罗地亚语:Jadransko more,阿尔巴尼亚语:Deti Adriatik),是地中海的一部分水域,分隔了意大利半岛(亚平宁半岛)和巴尔
- 萨克斯萨克斯可以指:
- 孤电子对孤电子对(英语:lone pair,或称孤对电子)是不与其他原子结合或共享的成对价电子。存在于原子的最外围电子壳层。 孤对电子在分子中的存在和分配影响分子的形状等,对轻原子组成的分
- 尼安德河谷尼安德河谷(德语:das Neandertal,旧写法:das Neanderthal)是杜塞尔河的一段河谷,位于梅特曼市附近,杜塞尔多夫市以东约10公里。1856年人们在当地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并将由此发现的古
- 小姐与流氓小姐与流氓可以指:
- 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乔治·沃克·布什 共和党乔治·沃克·布什 共和党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于2004年11月2日举行,时任总统乔治·沃克·布希成功连任,这次他成功同时赢得普选票及选举人票。2005年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