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

✍ dations ◷ 2025-11-05 06:04:02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中国先秦战国末期的一部政治理论散文的汇编,共26卷,160篇,完成于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为秦国相国吕不韦及其门人集体编纂而成。其内容涉及甚广,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名、法、墨、农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是杂家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类书的起源。全书共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大部分。每篇又有一些子篇。十二纪按四季、十二月份排列,每一纪有纪首一篇和论文四篇共五篇,十二纪共计六十子篇。八览各览有论文八篇,《有始览》缺一篇,共计六十三子篇。六论每论有六篇,共计三十六子篇。加上十二纪末的《序意》一篇,全书计有子篇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言。此书完稿后,吕不韦将其公布在秦首都咸阳的城门上,公告天下,只要有人能在书中增删一字,就赏赐千金。这是“一字千金”的典故。其编纂目的在于为秦帝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参考。《吕氏春秋》不可能没错误,但当时无人能改一字。汉代高诱指出这是因为“时人非不能也,盖惮相国,畏其势耳。”高诱当时所见《吕氏春秋》已是“既有脱误”。《吕氏春秋》除了对既有的儒、墨、道、法、刑、名、兵各家进行阐发之外,本身并没有任何新的思想和创见。最大贡献还在于“殷周佚说,赖以谨存,尤可宝贵。”东汉高诱著《吕氏春秋注》。清代毕沅有《吕氏春秋新校正》,另外还有刘咸炘《〈吕氏春秋〉发微》、《〈吕氏春秋〉疏》、宋慈袌《〈吕氏春秋〉补正》、刘文典《〈吕氏春秋〉斠补》、孙人和《〈吕氏春秋〉举正》、谭戒甫《吕子辑校补正》等。近人许维遹有《吕氏春秋集释》,是继东汉高诱《〈吕氏春秋〉注》、清代毕沅《〈吕氏春秋〉新校正》之后的一次总整理。

相关

  • 转座病毒科变换病毒属 Metavirus 漂游病毒属 Errantivirus转座病毒科(Metaviridae)又译作变化病毒科或变换病毒科,是一种拥有反转录聚合酶的病毒,型态为单链RNA。该类病毒主要感染真菌和无
  • 以色列历史以色列人的先祖是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哈兰地区的闪族人,后来因神要求亚伯兰(后改名为亚伯拉罕)迁至“应许之地”的原故,迁居至迦南(Canaan),并结合当地的游牧文化,定居至约旦河西岸,即
  • 质粒体色素体(英语:plastid),又称质粒体或质体,是植物、藻类、光合营性(英语:pototroph)细菌中所含有的一种囊泡,与光合作用有关。囊泡中含有菌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在紫细菌中,如紫螺菌(英语:Rh
  • 无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七十一个(四划的则为第十一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无部归于四划部首。无部通常从右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
  • 杜夫马尔科姆之子杜布(中世纪盖尔语:Dub mac Maíl Coluim;现代盖尔语:Dubh mac Mhaoil Chaluim;?-967年),有时被简称为杜夫王(Duff MacMalcolm),绰号慷慨者(Dén)和黑发(Niger),是962年-967年在
  • 旋尾亚纲旋尾亚纲(学名:Spiruria)主要由线虫动物门胞管肾纲之下的寄生虫物种组成,是线虫动物之下一亚纲。但其单系性并不可靠,后来的文献倾向将其降级至亚目级,即旋尾亚目,而过去该目所下辖
  • 郑哲敏郑哲敏(1924年10月2日-),宁波鄞县人,生于山东济南。中国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家,中国爆炸力学的主要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993年),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1
  • 克里斯蒂安·弗雷德日克里斯提安·弗里德里希·尚班,HFRSE(德语:Christian Friedrich Schönbein,1799年10月18日-1868年8月29日),德裔瑞士化学家,1845年制出了硝化纤维,1840年发现了臭氧。克里斯提安·弗
  • 正丙硫醇正丙硫醇,学名为1-丙硫醇,是一种硫醇类的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3H7SH。其结构为正丙醇的氧被替换成硫。正丙硫醇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具又臭鼬鼠味。正丙硫醇难溶于水,易溶于醇
  • 联合晚报《联合晚报》(英语译名:United Evening News,简称联晚)是台湾一份综合性中文晚报,隶属于联合报系,由王惕吾所创办。其政治立场类似《联合报》,立场偏向泛蓝。目前是台湾唯一的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