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魔脸形饰

✍ dations ◷ 2025-10-21 00:40:58 #人类学,肖像,古希腊,神话

在古希腊,女魔脸形饰(希腊语:Γοργόνειον)最初是展示戈耳工之首来制造恐惧的驱邪垂饰。它与希腊之神宙斯和雅典娜有关,据说他们都佩戴它作为垂饰。它也因作为王室的庇护而受到欢迎,这可从亚历山大马赛克和冈萨加浮雕(en:Gonzaga Cameo)上得到例证。

荷马在四个场合提及到戈耳工,每一次都只略微提及她的头,好像这种生物没有身体似的。珍·艾伦·哈里森(Jane Ellen Harrison)对此注释说:“美杜莎仅仅是一颗头而已……有身体的面具是稍后添加上去的。”到了前5世纪,这颗头的形象被描绘得相当丑陋:突出的舌头、野猪獠牙和胀大的脸颊,眼珠牢牢地注视着观看者,无数的蛇蜷曲在她的周围。

其“仿佛从其肖像背景望出,并直接挑战着观看者” 的表现形式,在古希腊式艺术中非常独特。在一些例子中她的下巴被加上了胡须(可能有血丝在上面),令她似乎是戴奥尼索斯相同的狂欢之神。

5世纪中期的希腊花瓶中,装饰在战士盾牌上的女魔脸形饰被认为不那么奇怪和有威胁性。而随着时间过去,戈耳工失去她的獠牙和蛇发,相当于被格式化了。希腊化文明的大理石雕刻“隆达尼尼的美杜莎”(Medusa Rondanini)说明了戈耳工最后转变成了一个美女。

大约在前8世纪左右,女魔脸形饰第一次出现在希腊艺术中。早期的雕塑之一是在帕里昂(Parium)的出土文物中发现的由银金合金(electrum)制成的斯德特(stater)上。在前8世纪的梯林斯还发现了他例子。如果再往前回溯历史,约在前15世纪的克诺索斯宫有一个类似的图案。玛莉加·金巴塔斯(Marija Gimbutas)甚至主张“由于赛斯克罗文化(Sesklo culture)的陶器面具的阐明,戈耳工的历史至少可再回溯到前6千年时。”

在6世纪时,在希腊的神庙上普遍存在标准“狮面型”的女魔脸形饰,尤其是在科林斯的周围。三角楣饰的女魔脸形饰在西西里岛相当普遍,其最早可能是出现在锡拉库萨的阿波罗神庙。大约在前500年时,女魔脸形饰不再用在在重要的建筑物上,但直到下个世纪时仍出现在较小建筑物的瓦当(antefix)上。

离开了神庙,戈耳工的画像改出现在发现于范围从伊特鲁里亚到黑海岸边之地中海地区的服装、盘子、武器与钱币上。37个城市铸造都铸造了戈耳工硬币,令铸有她的脸的硬币仅次于在货币界中无所不在的诸位重要的奥林匹斯诸神。在镶嵌画地板上,女魔脸形饰通常被描绘在门槛(threshold)的旁边,犹如在保卫屋子不受不友善的入侵者闯入。在阿提卡的窑炉,雕在炉门上的女魔脸形饰保护人们远离不幸。

戈耳工的画像甚至在基督教时期仍然流行,尤其是在拜占庭帝国(包括了基辅罗斯),并且由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艺术家而重新流行于西方。另外到了近代,詹尼·范思哲也采纳了女魔脸形饰作为其时尚公司的商标。

据金巴塔斯的说法,女魔脸形饰表现出与“动态生命能量”有关联的地母神崇拜的一些方面。她定义女魔脸形饰为典型的欧洲形象。另一方面,珍·艾伦·哈里森声称许多原始文化使用相似的仪式面具,用在令持有者畏惧而不去为非作歹,或将这张丑脸加在犯错者身上,如她所说:“仪式性的物品最先出现,然后产生怪物的传说以解释它,接着英雄应需而生来解释怪物的死亡。”

大理石作品〈隆达尼尼的美杜莎〉。

戈尔工的美杜莎(前130年),来自科隆的罗马-日耳曼博物馆(en:Romano-Germanic Museum)。

来自帕伦西亚(en:Palencia)的罗马式地板镶嵌画。


相关

  • 国际科学词汇ISV(英语: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vocabulary)指国际科技词汇或国际通用科技词汇,指的是欧洲语言为了科技术语的统—及科技术语的单义性,以吸收外来词为方法,以术语国际化为目标
  • span class=nowrapPdClsub2/sub/span氯化钯是一种灰黑色的无机化合物,分子式为PdCl2,是许多钯化合物的制造原料,在有机合成化学中是重要的催化剂。氯化钯对呼吸系统和皮肤造成刺激,吸收过量时可能会致癌。氯化钯是
  • 原蜻蜓目魁翅目(学名:Megasecoptera),在过去称为原蜻蜓目(Protodonata),是一目已灭绝及体型非常巨大的古生代昆虫,外观有点像及接近现今的蜻蜓。它们包括已知最大的昆虫,如晚石炭纪的巨脉蜻蜓
  • 澎湖寨巡检澎湖寨巡检,中国历史上的官职,始设于元朝。元朝在14世纪于澎湖群岛设置此官职,成为中国王朝首度在澎湖群岛设置的官职。另外,澎湖寨巡检司则通常是该官职驻守处。驻于台湾澎湖马
  • 伊斯基亚伊斯基亚(Ischia)是第勒尼安海中的一个火山岛,距离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约为30公里。岛屿的形状大致呈梯形,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约7公里,海岸线总长约34公里,面积46.3平方公里。
  • 耒部耒部 (发音ㄌㄟˇ),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二十七个(六划的则为第十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耒部归于六划部首。耒部只以左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
  • 圣品圣品是一个基督宗教中的用语,但因中文翻译的问题,在不同宗派中代表不同的概念(歧义)。在天主教中, 圣品(sainthood)是指位列圣人之列。初期教会的圣人(如圣母、使徒、殉道者等)多因
  • 郭襄郭襄,是金庸小说《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中的人物。为金庸小说中峨眉派的开创者,暗恋杨过。郭襄眉目娇美,神姿秀丽,可爱纯洁之中不失豪爽,天真烂漫之中又不失聪慧。个性我行
  • 奇奇利奇奇利(Chichli),是印度中央邦Narsimhap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9250(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9250人,其中男性4900人,女性4350人;0—6岁人口1413人,其中男767人,女646人;识字率65.58%
  • 觉罗西铭觉罗西铭(?-1787年),又称西铭,清朝政治人物。乾隆年间,担任工部员外郎。乾隆十四年,任河南彰德府知府。乾隆三十七年,任工部制造库司库。乾隆五十年,升任西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