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秀姑峦溪
✍ dations ◷ 2025-02-23 16:59:06 #秀姑峦溪
秀姑峦溪(阿美语:Siwkolan a tarawadaw)位于台湾东南部,属于中央管河川,以泛舟活动知名。秀姑峦溪本身发源于花莲与台东两县之间的仑天山南侧,但整个水系的最远源流则为其最长支流乐乐溪 (拉库拉库溪) 的支流马霍拉斯溪,发源于中央山脉的马博拉斯山东侧。秀姑峦溪上游原为向东流,因受阻于海岸山脉,转而沿花东纵谷向北流,汇集各支流后在瑞穗乡往东,经过海岸山脉后,进入太平洋,是台湾唯一一条切过海岸山脉的溪流。秀姑峦溪本身全长约81.15公里,整个水系全长则约104公里,流域面积广达1790.46平方公里,平均坡度为1:34。可算是台湾东部第一大河川,也是形成花东纵谷冲积扇的主要河流。主要支流有富源溪、红叶溪、丰坪溪、卓溪和乐乐溪。下游河口建有长虹桥。最著名的景点是河床中的巨大白石,称为漱玉奇景。漱玉奇石是石灰岩,由堆积在海上的生物碎屑、化石、珊瑚礁所组成,过去这个区域也是海水温度较为温暖的火山岛弧地区,受到板块挤压和地壳变动,这些火山岛和珊瑚礁被抬升出水面,形成形状各异的巨石景观。秀姑峦溪在1981年左右开始发展泛舟活动,目前依然是台湾泛舟最兴盛的区域。多数泛舟行程自瑞穗大桥起,到长虹桥为终点,时间约3到4小时,中间在奇美设有休息点。由于泛舟河段位于秀姑峦溪下游,水量充沛,而且无人为污染,水质良好,河道地形陡竣,平均坡度达1/34,为全台河川最陡者,沿途有无数激流、漩涡与险滩,全程充满挑战与刺激感,故全年皆为泛舟季节。约在十数万年前,位于海岸山脉东侧由西向东流的古秀姑峦溪向源侵蚀切开海岸山脉在瑞穗袭夺位于花东纵谷由南向北流的古花莲溪上游。古花莲溪原本河道在花东纵谷南端,海岸山脉东侧只有一条小溪流奇美溪,后来在板块运动中,海岸山脉被持续抬升,使得奇美溪流速变快,发生向源侵蚀的现象,最后奇美溪在瑞穗附近切穿海岸山脉,和古花莲溪相连,形成河川袭夺现象,而瑞穗以南古花莲溪河段则形成断头河。秀姑峦溪下游河道因流量增加,侵蚀海岸山脉,切割成壮丽的峡谷。秀姑峦溪流域河谷平原位在花东纵谷之中段,北起花莲溪分水岭大富、大丰附近,南迄卑南溪之分水岭的大坡、池上,行政辖区包括瑞穗乡、玉里镇及富里乡等乡镇。秀姑峦溪流域河谷平原主要为冲积层及冲积扇堆积所构成,汇合清水、卓溪、它皮兰、红叶溪、富源溪等支流,贯穿纵谷中段,由瑞穗东回而循海岸山脉横谷入海,主要的冲积扇有富源冲积扇、红叶冲积扇、丰坪溪冲积扇、乐乐溪冲积扇、仑天溪冲积扇等。富源冲积扇由富源溪冲积而成,发育不佳,以北扇为主,南扇不发育,而呈左右不对称之偏形冲积扇,扇径约3.8公里,扇顶高度240米,扇端高度约140至160米。红叶冲积扇由红叶溪冲积而成,扇径5公里,扇顶高度180米,扇端高度80米,扇面北半部完整,南半段被舞鹤台地所阻发育不完整。丰坪溪冲积扇为丰坪溪河口所形成之冲积扇,规模较小,扇径约1.5公里,扇顶高度110米,扇端高度95米,扇面坡度甚平缓,几近平坦。乐乐溪冲积扇为一大型之人肩形冲积扇,北扇大而南扇较小,其平均扇径约6公里,扇顶高度165米,扇端逼近海岸山脉西麓。仑天溪冲积扇扇径约2公里,扇顶高度260米,扇端高度180~200米;扇面亦北大南小,呈一偏形冲积扇。以下由下游至源头列出水系主要河川,其中粗体字为主流河道。以下由河口至源头列出主流上之主要桥梁:丰滨乡瑞穗乡玉里镇富里乡
相关
- 圣殿圣殿(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Ash
- 伊本·赫勒敦伊本·赫勒敦(阿拉伯语:ابن خلدون,1332年5月27日-1406年3月19日),全名为阿布·扎伊德·阿卜杜勒拉赫曼·本·穆罕默德·本·赫勒敦·哈德拉米(阿拉伯语:أبو زيد ع
- 蒙古入侵欧洲长子西征,又称蒙古第二次西征、蒙古侵略欧洲(英语:Mongol invasion of Europe),是蒙古帝国继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后的第二次大规模的西征。1235年开始至约1242年,历时约8年,因由各
- 疣疣(Warts)也称是病毒疣,是皮肤上的粗糙颗粒。疣通常很小,粗糙,坚硬、其颜色与其余皮肤相似。疣通常不会造成症状,不过长在脚底时可能会疼痛。疣通常长在手和脚上,但它们也会在其他
- iFokIFokI是一种存在于细菌Flavobacterium okeanokoites的type IIS限制酶,含有位于N端的DNA结合区块(N-terminal DNA-binding domain),以及一个位于C端的非专一性DNA切割区块。当此酵
- 孟加拉分治 (1905年)1905年的孟加拉分治(孟加拉文:বঙ্গভঙ্গ)是指由时任印度总督乔治·寇松主持的孟加拉地区划分,孟加拉地区分为东、西二部分,由此引发当时英属印度剧烈的政治动荡。该计
- 维尔塔宁阿尔图里·伊尔马里·维尔塔宁(芬兰语:Artturi Ilmari Virtanen,1895年1月15日-1973年11月11日),芬兰化学家,194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895年1月15日生于芬兰赫尔辛基。1924—1948年,
- 索科特拉岛索科特拉岛(阿拉伯语:سقطرى,Suquṭra),明代称须多大屿、速古答剌(《郑和航海图》),是非洲之角以东,印度洋西部一群岛,位于北纬12.18°~12.42°与东经53.19°~54.33°之间,阿拉伯海与
- 欧洲中央银行本文是 欧洲联盟的政治与政府 系列条目之一欧洲中央银行(法语:Banque Centrale Européenne;德语:Europäische Zentralbank;英语:European Central Bank),简称欧洲央行,总部位于德国
- 乳房外柏哲德氏病乳房外柏哲德氏病(英语: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 extramammary Paget disease, EMPD),是一类罕见的、进展缓慢的外阴恶性肿瘤,是非侵袭的、乳腺外上皮内恶性肿瘤,包括外阴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