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间时期

✍ dations ◷ 2025-08-08 05:13:04 #第三中间时期
第八第十第三中间时期,即古埃及自法老拉美西斯十一世于公元前1070年代死后,至普萨美提克一世于前664年驱逐第二十五王朝的努比亚统治者、创立第二十六王朝之前的一段时期。这段时期的特色是王权崩解分离。即使拉美西斯十一世在位时,第二十王朝正逐渐失去对底比斯的控制,当地祭司的权力则逐渐坐大。拉美西斯十一世死后,继承人斯门代斯一世从塔尼斯统治埃及,而底比斯的阿蒙大祭司则在第二十一王朝时统治埃及南部。事实上,这种分裂的意义大于其表面情况所示,因为两方的祭司与法老都是来自同一个家族的。舍顺克一世于前945年(一说前943年)把埃及重新统一,建立第二十二王朝,舍顺克一世的祖先是来自美什维什(Meshwesh,原本来自古利比亚)的移民。埃及因此享有超过一个世纪的稳定,但特别在奥索尔孔二世(Osorkon II)统治时期过后,国家实际上分裂成两部分,第二十二王朝的舍顺克三世(Sheshonk III)在前818年控制了下埃及,而塔克洛特二世(Takelot II)及其子奥索尔孔(即后来的奥索尔孔三世(Osorkon III))则统治中部和上埃及。在底比斯,两方势力爆发内战,分别是宣称自己是法老的皮杜巴斯特一世(Pedubast I)与塔克洛斯二世/奥索尔孔B的现有宗族。两股势力持续互斗,冲突要直到奥索尔孔B在舍顺克三世在位第39年完全击倒对手后方告平息。奥索尔孔着手建立上埃及利比亚王朝,该王朝的统治者按时序为奥索尔孔三世、塔克洛特三世(Takelot III)、鲁德阿蒙(Radamun),但这王朝很快就随鲁德阿蒙之死以及当地城邦由各城统治者(如赫拉克利奥坡里斯的帕夫乔阿维巴斯太特(Peftjaubast)、赫尔摩坡里斯的尼姆罗特(Nimlot)以及底比斯的伊尼)起义而崩离瓦解。南方的努比亚乘此分裂及政治乱局而占尽优势。皮耶于在位第二十年时发军埃及,上任努比亚统治者卡施塔(Kashta)在强迫塔克洛特三世之妹、祭师“阿蒙神的崇拜者”舍频维帕特(Shepenupet I)收养他的女儿阿曼尼尔迪斯一世(Amenirdis I)为其继承者的时候,已将努比亚王朝的影响力扩延至底比斯。二十年后,继任的法老皮耶约在前732年挥军北上,击败了数股当地埃及统治者的联合军队,这些统治者包括帕夫乔阿维巴斯太特(Peftjaubast)、塔尼斯的奥索尔孔四世(Osorkon IV)、莱翁特坡里斯(Leontopolis)的伊乌普特二世(Iuput II)及塞易斯的特弗纳赫特(Tefnakht)。皮耶创立第二十五王朝,并委任被打败的统治者为各省总督。皮耶死后由其弟沙巴卡继位,之后再分别由皮耶的两个儿子沙巴塔卡及塔哈尔卡继位。第二十五王朝时重新统一的埃及版图重回新王国时期般大。一些法老,如塔哈尔卡沿尼罗河河谷(包括孟斐斯、卡纳克、卡瓦(Kawa)、 博尔戈尔山等地)兴建或重修神庙及纪念碑。第二十五王朝以其统治者撤回至他们的精神故乡那帕达(Napata)为终结。那里(埃尔-库鲁(El-Kurru)及努里(Nuri))的努比亚金字塔是首批在尼罗河河谷的金字塔,兴建时期达数个世纪,埋葬了第二十五王朝的所有法老。那帕达王朝之后是库施王朝,后者于那帕达及麦罗埃(Meroë)发展蓬勃,起码直至公元2世纪为止。埃及的国际威望在此时已大幅下跌。盟友已经牢牢地纳入了亚述的势力范围之内,约自前700年起,问题已经变成“何时”(而不是假如)两方会爆发战争。撇除埃及的版图及财力不论,亚述有较多木材供应,而埃及在这方面则长期匮乏,导致亚述能够生产较多所需木炭作炼铁之用,从而令亚述获得更多铁兵器。亚述于前670年入侵埃及,这成了两国的关键分野。结果,塔哈尔卡及继承人,其侄坦沃塔玛尼不时与亚述发生冲突。公元前664年,亚述施予最后一击,洗劫了底比斯及孟斐斯。取而代之,埃及自前664年,即坦沃塔玛尼死前的整整八年,进入第二十六王朝,亚述扶植的附庸法老于在位时期带领埃及政治独立。普萨美提克一世是第一个被视为统一整个埃及的皇帝,他定都塞易斯,在位五十四年间为国家带来稳定。其后四位的塞易斯统治者,自前610年至前525年间继续为埃及带来和平繁荣的局面。可惜在近东地区,波斯这股新势力正在壮大。普萨美提克三世继承父亲阿摩西斯二世仅六个月,就必须在培琉喜阿姆(Pelusium)面对波斯帝国的大军。波斯人已经取得巴比伦,而埃及根本就不是对手。普萨美提克三世被打败,然后匆匆逃至孟斐斯,但终难逃被俘虏入狱的命运,之后他在波斯首都苏萨被处死,波斯国王冈比西斯二世继承了法老的正式称衔。史家对于这段时期评价之所以各有分歧,原因众多。首先,对于把埃及悠长而复杂的历史编年定名,效用如何莫衷一是。第三中间时期既有长期稳定,亦有长期动荡的局面:其名称本身颇为模糊了这一事实。其次,在上溯时代的若干范围时亦出现重大问题:首先,在常用的所有古埃及历史年表中为此阶段确定年代相当困难,在结合同样充满争议的年份鉴定的圣经考古学时,问题就变得复杂。最后,一些埃及学家和圣经学者(例如肯尼斯·基勤(Kenneth Kitchen)或大卫·罗哈(David Rohl))对组成此段时期王朝的家族关系提出崭新或具争议的理论。

相关

  • 早产早产(preterm birth、premature birth),主要是指胎儿在早于37周之前分娩的过程,其婴儿被称为早产儿(preemies, premmies)。早产的症状包含每次子宫收缩间隔少于10分钟,或液体从阴道
  • 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英语:Cerebrovascular disease)包含所有影响脑血管和脑部血液循环(英语:cerebral circulation)的医学症状疾病。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征为供应脑部氧气和养分的动脉受损(
  • 净迁移率这是一个关于各国净迁移率的列表,数据基于中情局的《世界概况》。正值代表净迁入,负值代表人口净迁出。
  • 罗纳德·罗斯罗纳德·罗斯爵士,KCB(英语:Sir Ronald Ross,1857年5月13日-1932年9月16日),苏格兰医师。主要研究疟疾的侵入机制与治疗方法,且在西非发现传播疟疾的疟蚊。由于疟疾研究,而获得1902年
  • 基督基督来自于希腊语Χριστός或Christos,是亚伯拉罕诸教中的术语,原意是“受膏者”(中东地区肤发易干裂,古代的以色列王即位时必须将油倒在国王的头上,滋润肤发,象征这是神用来
  • 铊中毒铊中毒(Thallium poisoning)是机体摄入含铊化合物后产生的中毒反应。铊对哺乳动物的毒性高于铅、汞等金属元素,与砷相当,其对成人的最小致死剂量为12mg/kg体重,对儿童为8.8~15mg/k
  • 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英语: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缩写作 OXPHOS)是细胞的一种代谢途径,该过程在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内膜或原核生物的细胞膜上发生,使用其中的酶及氧化各类营养素所释放的
  • 艾力克·贝齐格埃里克·贝齐格(Eric Betzig,1960年1月13日-),美国神经科学家、发明家、应用物理学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分子生物学教授。 贝齐格还担任弗吉尼亚州的珍利亚农场
  • glucogenic amino acid生糖氨基酸(英语:glucogenic amino acid)是指在体内能转化生成葡萄糖、糖原的氨基酸。生糖氨基酸有15种:丙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
  • 后勤后勤学,又称军事物流学,是计划与执行军事部队的物流运输与维护的艺术与科学。就是军事行动中的:物流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对于物料或服务的种类、时间、地点等要求并有数学公式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