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物圈保护区
✍ dations ◷ 2025-08-10 18:57:53 #生物圈保护区
生物圈保护区(Biosphere Reserves),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中提出的一项概念,指受到保护的陆地、海岸带或海洋生态系统的代表性区域。截至2011年,该组织已经认定了114个国家的580个地区为生物圈保护区。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生物圈保护区是被创立以用来“展示和推广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地区。具体来说,一个生物圈保护区必须具有一块被立法保护的核心地区,周边必须有缓冲区域,缓冲地区之外还须有过渡区域。通过良好的管理,生物圈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必须得到良好的保护。除了具有保护功能外,生物圈保护区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功能和开展科学研究、监测、教育、培训、信息交流等后勤支持功能。另外,保护区还必须通过特殊的区域设计来发挥这些功能。若想成为生物圈保护区,某个地区必须在各国政府主管部门推荐下,由本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国家委员会提出申请,经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审议后,得到批准确认。全球各个生物圈保护区自动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成员,以达到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信息和知识共享的目的。
相关
- 移民数这是一个各国移民人口的列表。根据联合国的2015年世界人口政策报告,世界总移民数估计为243,700,236人。
-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英语:Framework Convention on Tobacco Control),简称FCTC,是针对烟草的第一部世界范围多边协议,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一个具有国际法约束力的全球性公约
- 天仙子胺天仙子胺(Hyoscyamine)是一种托烷类生物碱,作为次级代谢产物存在于天仙子,曼德拉草,曼陀罗花,番茄和颠茄等茄科植物。药物阿托品就是天仙子胺经提取处理后得到的消旋产物,因此天仙
- 语法范畴语法范畴(Grammatical category),也称语法特征(Grammatical feature),是指通过句法或形态上的特征对各种语法意义的归类。语法范畴可以定义为通过句法或形态上的语法特征对各种语
- 肾盂输尿管移行部输尿管(拉丁语:Ureter)是位于腹膜外位的细长肌性管道,左右各一,约平第2腰椎上缘起自肾盂末端,终于膀胱。长约20~30厘米,平均管径0.5~1.0厘米,最窄处口径只有0.2~0.3厘米。输尿管的主要
- 爱丽舍条约爱丽舍条约(Élysée Treaty)又称作德法合作条约、法德友好条约,是于1963年1月22日由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和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在巴黎爱丽舍宫签订的合作条约。签
- 溶质溶质,溶液中被溶剂溶解的物质。溶质可以是固体(如溶于水中的糖)、液体(如溶于水中的酒精)、或气体(如溶于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其实在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只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一般
- 苯二氮卓类苯二氮䓬类药物(拉丁语:Benzodiazepines,BZDs、䓬/zhuó/),又译苯二氮平,是一种精神药物,其核心化学结构是一个苯环和一个䓬环。第一种此类药物是氯氮䓬(利眠宁),由Leo Sternbach在195
- 灵山灵山县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是钦州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3550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为156.5万。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县城距南宁市120公里,距钦州市100公里,距北海市1
- 柴可夫斯基音乐比赛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俄语: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конкурс имени П. И. Чайковского)是世界知名的古典音乐大赛,是为了纪念俄罗斯作曲家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