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那

✍ dations ◷ 2025-10-22 04:48:46 #傣那
德宏傣语,又称傣纳语、傣那语,是德宏傣族人的语言,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省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普洱市、临沧市和保山市,缅甸、老挝也有分布。属于侗台语系台语支,和泰语有亲属关系。有自己的文字——德宏傣文,或叫傣纳文,类型属于元音附标文字。中国官方认定操该语言的族群为傣族的一支,并把德宏傣文整理成德宏自治州的官方语文。缅甸官方认定操该语言的族群为掸族。德宏傣语和掸语十分接近。德宏傣语在中国境内分为两个土语。两个土语语音上有一定差异,语法和词汇方面差异不大。孟耿土语区的傣族大多是从德宏州迁去的。德宏傣语以德保土语的芒市话为标准音。德宏傣语有18个声母。其中kʰ和ʦʰ两个声母只用于现代汉语借词。元音、和会使之前的辅音发生腭化,例如声母和腭化为和。德宏傣语有10个单元音。9个韵尾:ɯ, i, u, m, n, ŋ, p, t, k。元音和韵尾组合成84个韵母。其中单元音韵母9个,复合元音韵母15个,鼻音韵母30个,塞音韵母30个。德宏傣语有6个声调:以p, t, k为韵尾的促声只可能是第三、第五或第六声调。以ap, at, ak为韵母的音节不能是长阴入调。在和其他侗台语比较时,通常按如下顺序排列声调: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短阴入、阳入、长阴入,依次为第1至9调。傣仂语的现代汉语借词一般借自西南官话。汉语入声字在西南官话派入阳平,但是在傣那语的现代汉语借词中一般是阴上调(31)。原始侗台语的浊音声母清化(*b变成p,*d变成t,*g变成k),先喉塞音声母变为响音(*ˀb变成m或v,*ˀd变成l)。原始侗台语的声调发生分裂。德宏傣语和掸语原本用同一种文字书写,这种文字借用自缅文,是圆体。后来由于德宏傣语主要用毛笔书写,14世纪时产生了近代略带方体的德宏傣文字母形式。傣绷人仍然用圆体书写德宏傣语的傣绷方言,称为傣绷文。德宏傣文过去并不标出声调,并且不能区别一些元音,所以1956年做了文字改革。1988年又改革了标声调的方法,使用声调字母,而不再使用变音符号。当代字母表共有35个字母,其中5个字母表示声调。统一码在U+1950-U+1974区为它制定了字符编码。

相关

  • 颅咽管瘤颅咽管瘤是发生于颅咽管(Landzert's canal)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多见于少年和儿童,从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好发于蝶鞍上垂体结节部上端,少数位于鞍内,向鞍上发展,个别见于蝶窦或
  • 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英语:Geophysics)是透过定量物理方法研究地球的自然科学学科。通常使用地震波、重力、电磁、地热和放射能等方法。狭义的地球物理学专指地质学上的应用,包括地球的形
  • 抗原性抗原性(antigenicity),又称为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Ag)与抗体(Ab)特异性结合的能力。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而只有抗原性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hapten)。
  • 分子间作用力br /分子间作用力(Intermolecular force),亦称分子间引力,指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或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内官能基之间的作用力,简称分子间力。它主要包括:此外科学家也不断研究新的分子间
  • 十三区巴黎十三区(法语:13e arrondissement de Paris)是法国首都巴黎市的20个区之一。该区处于巴黎左岸。十三区里有巴黎的三个华人区之一。
  • 心脏瓣膜尖心瓣(heart valve),又称心瓣膜、心脏瓣膜,是心脏中内类似阀的构造,用以维持血液循环在心脏中的单向流动,防止血液倒流。哺乳动物的心脏通常具有四个瓣膜,决定了血液的流向。心瓣前
  • 2003年物理国际物理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简称IPhO)是中学生角逐的物理竞赛,作为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一种,国际物理奥林匹克每年举办一次。第一届于1967年在波兰华沙
  • span class=nowrapLaClsub3/sub/span氯化镧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LaCl3。以氯化稀土或稀土硫酸铵复盐为原料,用氢氧化钠处理,并将其中的铈氧化为四价,用稀盐酸浸出,得到富镧母液和富铈渣。富镧母液再经萃取分离
  • 苦酒汤苦酒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为治咽痛、声哑之方剂。少阴病,咽中伤,生疮,痛引喉旁,不能语言,声不出者。
  • 阿曼湾阿曼湾(阿拉伯语:خليج عمان‎,波斯语:دریای عمان یا دریای پازس‎)是透过荷莫兹海峡连接阿拉伯海及波斯湾的海域,一般被当作波斯湾的分海,而非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