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溪

✍ dations ◷ 2025-05-16 02:40:44 #大甲溪
大甲溪是台湾中部重要的河川,属于中央管河川,主流上游为南湖溪,其源流中央尖溪发源于南湖大山东峰(标高3,632米),流域主要分布于台中市,并包括南投县、宜兰县之一小部分。南湖溪流至730林道环山检查哨附近与发源自南投县仁爱乡的大支流合欢溪汇合后,续流至台七甲线65.5公里处(清泉桥与太保久间)与另一大支流伊卡丸溪汇流后,始称大甲溪。流经梨山、佳阳、德基、谷关、白冷、马鞍等聚落,流入东势区、新社区后,逐渐进入平地,后流经石冈区、丰原区、后里区、神冈区、外埔区、清水区、大甲区及大安区,最后注入台湾海峡。大甲溪主流长度共140公里,流域面积1235.73平方公里上游受到兰阳溪河川袭夺的影响呈现河谷宽广但水量小的情形,自环山以下深切山脉形成峡谷从达见到石冈步到60公里的流程,高低差竟达1200米,故有利于水力发电计划的执行,其年平均流量约31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七家湾溪、有胜溪、南湖溪、志乐溪、匹亚桑溪、小雪溪、鞍马溪、马仑溪、稍来溪、十文溪、东卯溪、横流溪、麻竹坑溪及沙连河等。大甲溪的发源地位于海拔3632米的南湖东峰,河川坡度陡急,平均坡降为百分之二点六,因此富含丰富的水力资源,系台湾第四长河流,也是水力资源最丰沛的河川。加上大甲溪河谷两侧又系坚硬的岩层,因此具有兴建水坝的良好条件。由东至西,目前共建有德基水库、青山坝、谷关坝、天轮坝、马鞍坝、石冈坝等水库与水坝,除了提供民生用水外,其水力发电功能在丰水期可达120万千瓦,所以为大甲溪水资源利用之重心。以下由下游至源头列出水系主要河川,其中粗体字为主流河道。由上至下依序有: 德基水库→德基电厂→青山坝→青山电厂→谷关水库→谷关电厂→天轮坝→天轮电厂→马鞍坝→马鞍电厂→石冈水坝以下由河口至源头列出主流上之主要桥梁:大甲溪的上游支流因林相保持较好,使得溪中的水中生物甚为繁盛,为台湾河川中生物种类最多的。包括有水生植物有25种、螺贝21种、虾7种、蟹4种;鱼类30科59属65种;水栖昆虫至少有80种以上,两栖类4科4属65种;鸟类有26种以上。崩山万壑争流潝,溪石团团马蹄絷。 大者如鼓小如拳,溪面谁填递疏密。 水挟沙流石动移,大石小石荡摩涩。 海风横刮入溪寒,故纵溪流作鬐鬣。 水方没胫已难行,水至拦腰命呼吸。 夏秋之间势益狂,弥漫五里无舟楫。 往来溺此不知谁,征魂夜夜溪旁泣。 山崩岩壑深复深,此中定有蛟龙蛰。

相关

  • 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英语:peptic ulcer disease,简称PUD),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这是指胃、小肠前段(十二指肠)或幽门,有时也包含了食道下端的黏膜损伤(溃疡)。在胃发生的溃疡称作胃溃疡(英语:s
  • 鼻子整形鼻外观整型手术 (英文:Rhinoplasty)、又被称为隆鼻,是一种将鼻子的外观进行调整或重建的一种行为,主要诉求为使鼻子更加的美观,常用于解决一些因意外引发的鼻部外伤,或由于先天性缺
  • 拔毛癖拔毛癖是一种强迫行为,患者会有反复拔除头发、睫毛、胡须、鼻毛、耻毛、眉毛或其他体毛的冲动,有时会造成明显的光秃区块。过程中会试图停止拔毛,不过努力多半会失败。拔毛癖在
  • 人口学实证主义 · 反实证主义(英语:Antipositivism) 结构主义 · 冲突理论 中层理论 · 形式理论 批判理论人口 · 团体 · 组织(英语:Organizational theory) · 社会化 社会性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是能阻断酪氨酸激酶的药物。由于酪氨酸激酶在细胞内担任许多讯号传递的开关,因此该酶的突变常常引起癌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因此
  • 嗜热嗜热生物,或者多数可被称作嗜热菌,是在相对高的温度下中生存的生物,温度范围在45和122 °C(113和252 °F),是嗜极生物的一类。很多嗜热生物是古细菌。在地球上,嗜热生物可以在很多
  • 北非战场轴心国: 意大利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1940年6月10日至1943年5月16日在北非发生了北非战役。它包括发生在利比亚和埃及的沙漠(西部沙漠战役,也被叫做沙漠战争)以及摩洛哥和阿
  • 亚特兰大猎鹰国家橄榄球联盟(1966年至今)联会冠军(2) 国家联会:分区冠军(6) 国联西区:亚特兰大猎鹰(英语:Atlanta Falcons)是一支职业美式橄榄球球队位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他们现是国家橄榄球
  • 那格浦尔那格浦尔(印地语:नागपूर,国际音标:Nāgpur,意为“蛇城”)为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第三大城市,2001年人口210万人,仅次于孟买和浦那,也是马哈拉施特拉邦东北维达婆地区(英语:Vidarbha
  • 阿赛尔托比亚斯·米夏埃尔·卡雷尔·阿赛尔(荷兰语:Tobias Michael Carel Asser,1838年4月28日-1913年7月29日),荷兰法理学家。他与阿尔弗雷德·弗里德一起获得了191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