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氮胂Ⅲ

✍ dations ◷ 2025-04-26 13:32:12 #化学鉴定

偶氮胂Ⅲ,又名铀试剂Ⅲ,是一种铬变酸的双偶氮化合物,常作为分析化学试剂。

由于分子较大但有易解离的羟基氢,因此本品微溶于水而可溶于碱。在酸性溶液(10mol/L HCl~pH3)中呈紫红色或红色,pH4以上呈蓝或紫色。水溶液长期稳定。

在酸性溶液中,偶氮胂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但当其与一些稀土离子配位时,其吸收峰会发生变化,移动到约650nm处,而这一变化可使用分光光度法观测到,这也是偶氮胂法测定稀土离子浓度的基础。为提高灵敏度,可加入少量乙醇。一般的,偶氮胂与大阳离子(如La3+)形成1:1配合物,这些配合物的解离常数都很高;而小金属阳离子(如Cd2+)则形成2:1配合物,且不如前者稳定。

测定血清钙时也可用该试剂,优点是较为灵敏,缺点是有机砷有较大毒性,因而限制了应用。

一般认为主要是砷酸根上的氧进行配位。在pH处于0-7.4之间时,偶氮胂的吸收峰不会发生变化,尽管这时砷酸基上的氢已解离。但在pH更高时,酚羟基开始解离,并造成吸收峰向更长波长移动。在pH为14时,吸收峰会移动到580 nm处。这时,两个酚羟基氧和四个砷酸根氧都可参与配位。但上述条件下金属离子多以氢氧化物形式存在,且砷酸并不难以解离(四个羟基的pKa有两个是2.3,另两个是5.3),故一般使用2-9 mol/L盐酸(也可用3 mol/L高氯酸)进行检验。

相关

  • 聚合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缩写:PCR,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在短时间内
  • 罗伯特·麦克阿瑟罗伯特·麦克阿瑟(Robert MacArthur,1930年4月7日-1972年11月1日)是一位美国生态学家,主要研究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英语:Community (ecology))。麦克阿瑟在马尔伯勒学院(英语:Marl
  • 蒸笼蒸笼(英语:Mushiki、Food steamer)是一种全由竹子制成,圆形并可互相重叠,通常用来蒸制点心的传统器具,是一种广东传统手工艺。大小可由二吋至二呎。由外圈,内胆及底线组成。现在除
  • span class=nowrapRh(NOsub3/sub)sub3/sub/span硝酸铑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Rh(NO3)3。
  • 鹰形总目鹰形总目(学名:Accipitrimorphae)是猛禽的一个演化支,包括:美洲鹫目(学名:Cathartiformes)和鹰形目(学名:Accipitriformes,例如:海雕、鹰、鱼鹰和秘书鸟等日行性猛禽)。不过,这群鸟类也可
  • 彩虹䗉螺彩虹䗉螺(学名:),是原始腹足目钟螺科䗉螺属的一种,其栖息地在海里。本物种的栖息地位于潮间带。印度太平洋区,主要分布于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台湾,常栖息在潮间带。
  • 戴里·蒂博尔戴里·蒂博尔(匈牙利语:Déry Tibor,1894年10月18日-1977年8月18日),匈牙利犹太作家。被称之为“他那时代最伟大的人性描绘者”。生于布达佩斯。起先同情共产革命,后于1953年被开除
  • 雷峰塔奇传《雷峰塔奇传》是根据清代雍干时期编撰的传奇故事《雷峰塔》与民间传说《白蛇传》而改编的清代四部神魔小说之一。是由托名为玉山主人或玉花堂主人的清代文人校订而成的章回
  • 傅品圭傅品圭,名傅瑞鑫,字品圭,以字行。英文作J. Pincuet Fu或Fu Jui-hsing,民国北洋时期实业家、银行家。浙江镇海县人,今为宁波市北仑区人。傅筱庵之子。1918年,任上海泰源燃料公司经
  • 让-巴蒂斯特·沙佩·达奥特罗什让-巴蒂斯特·沙佩·达奥特罗什(Jean-Baptiste Chappe d'Auteroche)是一位法国天文学家,因1761年和1769年对金星凌日的观察而闻名。沙佩的早期生活所知不多,只知道1722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