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武装部队

✍ dations ◷ 2025-09-12 04:09:25 #叙利亚武装部队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9年3月叙利亚政变
水战争
1966年叙利亚政变
第三次中东战争
埃以消耗战争
黑色九月事件
赎罪日战争
叙利亚伊斯兰起义
黎巴嫩内战
第五次中东战争
海湾战争

叙利亚武装部队是叙利亚的军事部队,包括陆军、海军、空军和防空部队。

叙利亚总统是叙利亚军队的统帅,包括动员后的总数为646,500的部队。男性满18岁即应召入伍。义务兵役时间在逐年降低,2005年从两年半降为两年,2008年降至21个月,2011年降到一年半。大约2万名叙利亚士兵被部署在黎巴嫩。2005年4月27日,最后一支叙利亚军队离开驻军了30年的黎巴嫩。

叙利亚军力在阿拉伯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埃及和伊拉克。2011年内战后,由于阵亡、变节、拒服兵役等,曾经拥有30万兵力的叙利亚政府军已经萎缩近半。

大多常规职业士兵属于阿萨德家族所属的阿拉维派。阿拉维派仅占该国人口的12%,不过却占军队总数的98%。20万正规职业军人中有14万是阿拉维派人士,而部队的指挥官中的95%都是阿拉维派。

不过在应召入伍的30万士兵中,以及叙利亚空军驾驶员中则有很多逊尼派。

叙利亚步兵

叙利亚防化兵

叙利亚炮兵阵地

米格23

法制米兰反战车导弹

T-62战车

BMP-1

叙利亚军队的装备。绝大多数叙利亚军事装备是苏联制造的。

苏联解体导致长期依靠苏联提供训练、装备和贷款支持的叙军队减缓了军事现代化发展速度。1990年代早期,射程500公里的Scud-C导弹买自朝鲜,射程700公里的Scud-D据报道是在朝鲜和伊朗的帮助下本国生产的。

由于叙参加了海湾战争,因此叙利亚得到了来自于海湾国家的资金支援,这些钱主要用做军费开支。2005年,俄罗斯免除了叙四分之三的军费欠款,即大约134亿美元中的98亿,这些贷款主要是在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俄方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与叙签署新的武器购销合同。2011年,俄罗斯作为叙利亚最大的武器供应商,当年叙花费了至少40亿美元从俄进口武器。

叙利亚更是俄制武器在中东地区的最大进口国。此外,伊朗与叙利亚在2006年签订了联合防务协定。

从2011年开始的叙利亚内战中,伊朗和俄罗斯继续为叙当局输送武器,伊朗也因此违反了联合国禁止其出口武器的规定。内战中有不少当局高官变节加入反对派,如陆军后勤部门参谋长卡勒夫将军等。

相关

  • 一条叫旺达的鱼《一条叫旺达的鱼》(英语:A Fish Called Wanda),是上映于1988年的英美犯罪喜剧电影。该片具有浓烈的英式幽默元素。在英国伦敦George Thomason和他的酷爱动物的口吃助手Ken Pile
  • 配克配克(英语:peck)是英制容量单位。1配克相当于2干量加仑或8干量夸脱。在美国,配克已不被广泛使用,但在计量苹果等农产品时仍然会被用到。英制单位:1 英制配克 = ¼ 英制蒲式耳 = 2
  • 吴长胜吴长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1998年,接替邱小琪,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玻利维亚大使。2001年,由王永占接任,其接替马书学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哈马大使。2003年,由焦
  • 东北话东北方言,俗称东北话,通常指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区,以及内蒙古东四盟)境内所使用的汉语。在中国东北地区主要流通的汉语均属于官话系统。由于语言分布的原因,实际
  • 亚洲公路13号线亚洲公路13号线(英语:Asian Highway 13)编号为,是亚洲公路网系统位于东南亚的一条公路,长约760千米,老挝乌多姆塞省的芒赛为起点,终点位于泰国北揽坡府的那空沙旺。 2号公路: 芒赛
  • 波多野秀治波多野秀治(生年不详—1579年6月25日)是日本战国时代至安土桃山时代在丹波国的武将、大名。父亲是波多野晴通。波多野氏(日语:波多野氏)最后的当主。生年不详,家中长男。波多野氏
  • 国际年龄分级联盟国际年龄分级联盟(英语:International Age Rating Coalition,缩写IARC)是一个简化从不同国家所获取内容评级的机构(英语:Content rating)。于2013年开始,IARC系统简化了评级过程,开发
  • P-code机在计算机科学中,P-code机(英语:P-code machine)是一种被设计来运行P-code的虚拟机。P-code是一种被设计来运行在虚拟CPU上的汇编语言,即是我们现代所称Bytecode的前身。P-code机
  • 萨雷切夫火山萨雷切夫火山(俄语:вулкан Сарычева)是日俄争议千岛群岛中部松轮岛上的一座火山,海拔1496米,为该岛最高点。日本统治时代称为芙蓉山,又称为松轮富士。萨雷切夫火山
  • 布拉特·奥库德扎瓦布拉特·沙尔沃维奇·奥库德扎瓦(俄语:Булат Шалвович Окуджава;格鲁吉亚语:ბულატ ოკუჯავა;亚美尼亚语:Բուլատ Օկուջավա;1924年5月9日 - 1997年6月12日)是一位前苏联和俄罗斯的诗人、作家、音乐家、小说家、歌手及歌作者,具有格鲁吉亚-亚美尼亚血统。他是苏联音乐流派“自作歌”(俄语:авторская песня,或称“吉他歌”)的奠基人之一,终生为两百多首歌谱曲,唱词则是他自己写的诗。他的歌曲创作融合了俄罗斯诗歌、民谣的传统,与以奥库德扎瓦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