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 (遗传算法)

✍ dations ◷ 2025-09-15 17:48:32 #算法,遗传算法,最优化算法

交叉(crossover)是遗传算法中由遗传学中染色体交叉互换、生物杂交等现象发展来的一个算法过程。

在自然环境中,基因重组对生物的进化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同理,杂交操作也是遗传算法的核心部分。

杂交操作就是将两个父本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重新组合分配,从而产生下一代个体的过程,通过杂交可能会将两个父本的优势基因组合在一起,产生适应度更高、更接近最优解的新个体。通常杂交算法和基因的编码方式有关,当前采用最多的是二进制编码方式,二进制编码的主要杂交算法有:

这种杂交方式是当前使用最多的杂交算法。单点杂交的主要过程是:首先在染色体上随机选择一个交换点;然后确定是在交换点前面部分或者后面部分的基因进行交换;最后根据前面的原则将两父本的染色体基因进行交换重组,从而形成了新的个体,即下一代个体。如有两个父本染色体序列10010|111和00101|010,其中“|”表示交换点,按照父本染色体的交换点前部分交换的原则,产生的新得下一代个体的染色体分别是00101|111和10010|010。

多点杂交算法就是指定了多个交换点用于父本的基因交换重组,具体的执行过程与单点杂交算法类似。

上述的两种杂交算法存在杂交的染色体中某些部分的基因会被过早地舍弃,这是由于在交换前它们必须确定交换父本染色体交换位前面还是后面的基因,从而对于那些无关的基因段在交换前就已经收敛了。均匀杂交算法(Uniform Crossover)就可以解决上述算法的这种局限性,该算法的主要过程如下:首先随机选择染色体上的交换位;然后随机确定交换的基因是父本染色体上交换位的前部分基因还是后部分基因;最后对父本染色体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新的下一代个体。

该杂交算法的最大特点是通常将染色体的中点作为基因的交换点,即从每个父本中取它们一般的基因重组成新的个体。另外针对于实值编码方式,还有离散杂交、中间杂交、线性杂交和扩展线性杂交等算法。

相关

  • 甲状会厌肌甲状会厌肌(thyroepiglottic muscle)相当数量的甲杓肌的肌纤维被延长到杓状会厌襞;其中有些遗失,而其他的则继续延伸到会厌的边缘。甲状会厌肌有不同的英文名称:thyroepiglotticu
  • 荷兰文荷兰语正写法(荷兰语:Nederlandse spelling),简称荷兰文,是一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制定出适合用于拼写荷兰语的正写法。该拼写系统由政府以法令颁布,对所有政府文件和教育机构皆具强
  • 水螅Hydra americana Hydra attenuata(异名Hydra vulgaris) Hydra canadensis Hydra carnea Hydra cauliculata Hydra circumcincta 褐水螅 Hydra fusca 哈尔滨水螅 Hydra harbine
  • 邦联美利坚联盟国(英语:the 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CSA),或称美利坚诸州同盟、美利坚邦联或迪克西(通俗说法),是自1861年至1865年由11个美国南方蓄奴州宣布从美利坚合众国分裂而
  • 阿尔夫·兰登艾尔弗雷德·“阿尔夫”·莫斯曼·兰登(Alfred "Alf" Mossman Landon,1887年9月9日-1987年10月12日),美国银行家、政治家,美国共和党党员、美国陆军退役中尉,曾任堪萨斯州州长(1933
  • 单倍群D-M174单倍群D-M174(英语:Haplogroup D-M174)又名D1(ISOGG 2019),是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群之一,源于单倍群D。单倍群D1于距今约6万年前首次出现于亚洲。其与单倍群E同样源于M168突变的基础
  • 9K333柳树便携式防空导弹9K333“柳树”(英语:9K333 Verba;俄语:9К333 «Верба»;以下简称为“柳树”)是一具由俄罗斯科洛姆纳机械设计局(英语:KB Mashinostroyeniya)所研制及生产的第四代便携式红外寻
  • 陈孝萱陈孝萱(Vicky Chen,1970年7月17日-),台湾女演员,出生于台北市,中山女高毕业,为第四十四届金钟奖迷你剧集女主角得主金钟奖
  • 阿里山猕猴桃阿里山猕猴桃(学名),又称阿里山奇异果、硬齿猕猴桃,属猕猴桃属的一种。阿里山猕猴桃是一种大型、木质藤本的植物,是奇异果的近亲,其浆果亦可食用。
  • 章节式电子游戏章节式电子游戏(英语:Episodic video game)是指由若干“集”或“章”组成,不同部分之间在主旨上有连续性的电子游戏作品。通常每一集的游戏时间会比传统叙事型游戏较短,并且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