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根川进

✍ dations ◷ 2025-07-18 16:12:27 #利根川进
利根川进(日语:利根川 進/とねがわ すすむ Tonegawa Susumu ?,1939年9月5日-),日本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文理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理化学研究所(理研)脑科学综合研究中心负责人。文化勋章表彰。1987年,利根川教授因“发现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学原理”成为首位亚洲/日本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也是免疫学领域“独得诺贝尔奖”的唯一一人。1939年9月5日,利根川进诞生于日本名古屋,在家中排行第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与妹妹 。他的父亲是乡下纺织厂的工程师,因为工作的关系必须要在各个工厂之间轮调,利根川进的童年也就这样子在乡下度过。他在当时东大公立升学名校东京都立日比谷高等学校(日语:東京都立日比谷高等学校)就读期间对化学产生了兴趣,并在重考一年后进入京都大学化学系。大学时代,主授生物化学的山田广美教授向他推荐了由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弗朗索瓦·雅各布(François Jacob)与贾克·莫诺(Jacques Monod)撰写的一篇论文,文中提到的操纵子理论令利根川对分子生物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63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京大病毒研究所跟随渡辺格(日语:渡辺格_(分子生物学者))从事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渡边教授是当时日本少数留美归国、且具完整相关训练的科学家。但在利根川做了2个月的研究之后,渡边建议他:“若想要学好分子生物学,日本的环境还不够好,可以去美国完成学业。”。其后,利根川进入圣地牙哥加利福尼亚大学(师从Masaki Hayashi)研究噬菌体转录调控,1968年获博士学位。利根川进于1969年进入索尔克研究所的罗纳托·杜尔贝科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专攻SV40的转录调控。在杜尔贝科的鼓励下,利根川于1971年转入瑞士巴塞尔免疫研究所(英语:Basel Institute for Immunology)(当时所长是Niels Kaj Jerne),研究领域从分子生物学转变为免疫学,并进行了里程碑式的免疫学研究。1981年,利根川成为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教授。1994年,他被任命为MIT学习和记忆中心的第一任主任,并领导皮考尔学习和记忆学院的发展。利根川于2006年辞去主任职,目前担任皮考尔神经科学和生物学教授,以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自2009年起,利根川也担任理化学研究所脑科学研究所的所长。利根川进的诺贝尔奖工作阐明了适应性免疫系统的遗传机制,这是免疫学100多年来的核心问题。在利根川的发现之前,学界对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早期解释是“一个基因产生一种蛋白质”。但这无法说明,为何人体内仅有19,000多种基因却能产生数百万种抗体。在从1976年开始的实验工作中,利根川表明遗传物质可重新排列,形成数百万种抗体。经由比较胚胎和成年小白鼠中的B细胞(一种白血细胞)的DNA后,他观察到成年小白鼠成熟B细胞中的基因出现移动、重组和缺失,以形成抗体可变区的多样性。1983年,利根川又发现与抗体基因复合物相关的转录增强子,这是第一个细胞增强子。在获得诺贝尔奖不久后的1990年,利根川开始转入神经科学研究。他的实验室率先推出了哺乳动物系统中的转基因和基因敲除技术。在他参与的早期工作中,展示了CaMKII(1992)和N-甲基-D-天门冬胺酸受体(1996)在记忆形成中的重要性。利根川的实验室发现,颞叶皮质中的树突状神经元棘突具有治疗脆性X综合症(FXS)的可能性。在使用一定剂量的FRAX586抑制剂后,他发现小白鼠模型中的FXS症状明显减少了。利根川是最早将光遗传学和生物技术导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并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识别和操纵记忆系统的细胞。2012年,他的实验室借由恐惧制约典范与光遗传学的技术,活化小鼠海马神经元中的一小群特定神经元,成功地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引起相关的行为反应。其因此首先确认记忆讯息被储存在海马中的特定细胞集合,即现在通称的记忆印迹神经元(memory engram cells)。最近,他的实验室继续使用光遗传技术和病毒注射技术来扩大他们在能量细胞集合上的发现。值得注意的是,利根川已发现记忆印迹神经元如何形成记忆价位(memory valence),以及它们在脑疾病中的作用,如忧郁症、失忆症和阿兹海默症。这些工作透过操纵记忆印迹神经元,提供了未来人类医疗理念的证明。1901年:贝林  1902年:罗斯  1903年:芬森  1904年:巴甫洛夫  1905年:科赫  1906年:高尔基、拉蒙-卡哈尔  1907年:拉韦朗  1908年:梅契尼可夫、埃尔利希  1909年:科赫尔  1910年:科塞尔  1911年:古尔斯特兰德  1912年:卡雷尔  1913年:里歇  1914年:巴拉尼  1919年:博尔代  1920年:克罗  1922年:希尔、迈尔霍夫  1923年:班廷、麦克劳德  1924年:埃因托芬1926年:菲比格  1927年:瓦格纳-尧雷格  1928年:尼科勒  1929年:艾克曼、霍普金斯  1930年:兰德施泰纳  1931年:瓦尔堡  1932年:谢灵顿、阿德里安  1933年:摩尔根  1934年:惠普尔、迈诺特、莫菲  1935年:斯佩曼  1936年:戴尔、勒维  1937年:圣捷尔吉  1938年:海门斯  1939年:多马克  1943年:达姆、多伊西  1944年:厄尔兰格、加塞  1945年:弗莱明、柴恩、弗洛里  1946年:马勒  1947年:科里、G·科里、奥赛  1948年:穆勒  1949年:赫斯、莫尼斯  1950年:肯德尔、赖希施泰因、亨奇1951年:泰累尔  1952年:瓦克斯曼  1953年:克雷布斯、李普曼  1954年:恩德斯、韦勒、罗宾斯  1955年:特奥雷尔  1956年:考南德、福斯曼、理查兹  1957年:博韦  1958年:比德尔、塔特姆、莱德伯格  1959年:奥乔亚、科恩伯格  1960年:伯内特、梅达沃  1961年:贝凯希  1962年:克里克、沃森、威尔金斯  1963年:埃克尔斯、霍奇金、赫胥黎  1964年:布洛赫、吕嫩  1965年:贾克柏、利沃夫、莫诺  1966年:劳斯、哈金斯  1967年:格拉尼特、哈特兰、沃尔德  1968年:霍利、科拉纳、尼伦伯格  1969年:德尔布吕克、赫希、卢瑞亚  1970年:卡茨、奥伊勒、阿克塞尔罗德  1971年:萨瑟兰  1972年:埃德尔曼、波特  1973年:弗里希、洛伦兹、廷贝亨  1974年:克劳德、迪夫、帕拉德  1975年:巴尔的摩、杜尔贝科、特明1976年:布隆伯格、盖杜谢克  1977年:吉耶曼、沙利、耶洛  1978年:亚伯、内森斯、史密斯  1979年:科马克、豪斯费尔德  1980年:贝纳塞拉夫、多塞、斯内尔  1981年:斯佩里、休伯尔、威泽尔  1982年:伯格斯特龙、萨米尔松、范恩  1983年:麦克林托克  1984年:杰尼、克勒、米尔斯坦  1985年:布朗、戈尔茨坦  1986年:科恩、列维-蒙塔尔奇尼  1987年:利根川进  1988年:布拉克、埃利恩、希钦斯  1989年:毕晓普、瓦慕斯  1990年:默里、托马斯  1991年:内尔、萨克曼  1992年:费希尔、克雷布斯  1993年:罗伯茨、夏普  1994年:吉尔曼、罗德贝尔  1995年:路易斯、纽斯林-沃尔哈德、威斯乔斯  1996年:杜赫提、辛克纳吉  1997年:布鲁希纳  1998年:佛契哥特、伊格纳罗、慕拉德  1999年:布洛伯尔  2000年:卡尔森、格林加德、坎德尔2001年:哈特韦尔、亨特、纳斯  2002年:布伦纳、霍维茨、苏尔斯顿  2003年:劳特伯、曼斯菲尔德  2004年:阿克塞尔、巴克  2005年:马歇尔、沃伦  2006年:法厄、梅洛  2007年:卡佩奇、埃文斯、史密斯  2008年:豪森、巴尔-西诺西、蒙塔尼耶  2009年:布莱克本、格雷德、绍斯塔克  2010年:爱德华兹  2011年:博伊特勒、奥夫曼、斯坦曼  2012年:格登、山中伸弥  2013年:罗思曼、谢克曼、聚德霍夫  2014年:奥基夫、莫泽夫人、莫泽  2015年:威廉·塞西尔·坎贝尔、大村智、屠呦呦  2016年:大隅良典  2017年:霍尔、罗斯巴什、扬  2018年:艾利森、本庶佑  2019年:凯林、拉特克利夫、塞门扎

相关

  • 精神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精神病学目前是一门医学专科,内容是关
  • 形态在生物学中,型态学是生命科学在生物体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结构上的研究分支。包含了外观生物体的外观(形状、结构、图案、颜色),以及生物体的骨骼、器官等内部零件的功能结构。与
  • 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学名:Candida albicans)是一种能造成伺机性感染的酵母菌,常见于人类消化道与泌尿生殖道的菌群,约有四成至六成健康成人的口腔与消化道中都有白色念珠菌,平时与人体行片
  • 颗粒物悬浮颗粒或称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大气颗粒物(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颗粒(particulates),泛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或液滴,颗粒微小甚至肉眼难以辨识但
  • 犹太公会犹太公会或犹太公议会(希伯来语:סנהדרין,希腊语:συνέδριον,意思就是“坐在一起”)是古代以色列由71位犹太长老组成的立法议会和最高法院。这个议会包括一名大法官
  • 千叶大学千叶大学是日本的一所国立大学,位于千叶县千叶市。 本部地址是千叶市稻毛区弥生町1-33。日文中简称:千叶大(ちばだい, chibadai) 而其他三个校区分别为于:亥鼻、松戸、柏之叶。
  • 约翰内斯·开普勒约翰内斯·开普勒(德语:Johannes Kepler,德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
  • 实验音乐实验音乐(英语:Experimental music)是一种20世纪中叶开始兴起,主要流行于北美地区的作曲形式,其创作特点是创作成果是“不可预见的”。约翰·凯吉是比较公认的一位对实验音乐的产
  • 电聚焦等电位聚焦(英语:Isoelectric focusing)是一种根据分子携带的电荷不同来分离分子的技术。等电位聚集通常在凝胶中进行。分子会被集中在一个具有pH梯度的介质中,通过介质的电流将
  • 吉尔曼艾尔佛列·古曼·吉尔曼(英语:Alfred Goodman Gilman,1941年7月1日-2015年12月23日),美国药学和生物化学家。因发现G蛋白与马丁·罗德贝尔一起分享199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