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修社会帝国主义
✍ dations ◷ 2025-10-22 23:54:17 #苏修社会帝国主义
社会帝国主义(Social imperialism),意即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帝国主义。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后大力批判斯大林主义和斯大林,与中国产生了意识形态上的严重分歧。中国领导人认为苏联的做法已经背离了社会主义路线。后来更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在苏联复辟。华约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中国认为苏联变成了新的帝国主义力量,于是开始称呼苏联及苏共为“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简称“苏修”。此后,“社会帝国主义”这一术语被各国持左翼立场的毛主义者和霍查主义者广泛使用。中国提出三个世界理论后,阿尔巴尼亚最高领导人恩维尔·霍查认为中国和苏联、南斯拉夫是三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1977年,中国认为,冷战的战略态势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采取攻势,美国帝国主义居于守势”。1978年邓小平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并开始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停止使用苏修一词称呼苏联。
相关
- 保罗·魏尔伦保尔·魏尔伦(Paul Verlaine,1844年3月30日-1896年1月8日),法国象征派诗人。生于法国洛林地区的梅斯,在巴黎接受教育,毕业后成为一个公务员。他很早就开始写诗,一开始受到巴纳斯诗派
- 朝鲜核试验迄2017年9月为止,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北韩)共进行过六次被证实的核试验:
- 上海机器织布局机器织布局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工厂,于1878年由四川候补道彭汝琮主持筹建,1880年,郑观应接手。1883年,上海金融风潮后,郑观应离局。1890年,开始投产。投产后,织布局营业兴旺,由于
- 拉梅兹法拉玛泽呼吸法也称拉玛泽减痛分娩呼吸法,是分娩过程中的一种技术,由法国医生拉玛泽(英语:Fernand Lamaze)在1940年代发明。 拉玛泽呼吸法的目的是增强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信心,同时
- 猝睡症发作性嗜睡症(narcolepsy,又名 猝睡症、渴睡症)是长期的神经失调(英语:Neurological disorder),其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能力下降。症状包括白天过度嗜睡(英语:Excessive daytime sleep
- carbon dioxide二氧化碳(IUPAC名:carbon dioxide,分子式:CO2)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空气中有微量的二氧化碳,约占0.04%。二氧化碳略溶于水中,形成碳酸
- 巴拉顿湖战役春季觉醒行动(德语:Unternehmen Frühlingserwachen,1945年3月6日—1945年3月16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最后一次大型攻势计划,这次攻势亦被称为巴拉顿湖攻势,是德军从1945年3月
- 雷海宗雷海宗(1902年6月18日-1962年12月25日) ,原名雷得义,字伯伦,中国历史学家,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教授。著有《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文化形态史》、《西洋通史》、《中国通史
- 三环抗抑郁剂三环类抗抑郁药(英语: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是一类以化学结构命名的药物,主要用作抗抑郁药。TCA最早于1950年发现,于1950年代见于市场。带有四个环的四环类抗抑郁药(Te
- 等雨线等雨线(英语:Isohyet),又称等雨量线,将同一段时间内降水量相同的地方相连即可形成等雨线曲线,等雨线依时间长短一般分为年雨线与日雨线等,绘制成图表及为等雨量图,等雨量图的目的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