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五对

✍ dations ◷ 2025-08-28 21:50:31 #三读五对
三读五对是台湾药师及护理师在发放药物给病患,或是为住院病人给药时,为避免给药错误,因此建议执行的程序,属于一种减少人为错误的人工作业方式,可以避免因发放药物错误而造成的医疗疏失,但无法避免医师处方错误造成的问题。三读五对中的“三读”是指在以下情形,都要读出药品完整名称,以免给药失误:“五对”是指药要给病人(或施打药物时)时,需确认以下项目:因为有些药物功能不同,但英文名称相近(如安胎药ANPO及堕胎药APANO)或是部分字母相近(如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及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若有失误,就会有给药或是调剂错误的情形,甚至会对病人产生严重的伤害,因此三读五对是一种避免给药错误的方式。不过三读五对为人工作业,也和护理人力是否充裕有关,台湾一个护理师照顾的人数(护病比),是国际标准三倍以上,有报导认为此一情形下很难落实三读五对。杜奕锋提出人工三读五对的方式需搭配合理的护理人员-病人比例(护病比),若配合资讯化行动护理车及条码给药系统,可以协助给药上的记录及核对。在中国大陆也有类似的词语“三读七对”,和三读五对相比,增加了比对住院编号及药品浓度。台湾也有一些医院是用“三读八对”,和三读五对相比,增加了比对药品有效期限,确认给药时机及给药情境。其他国家也有部分对应的词语,如美国有给药时的5 rights,指医疗人员有责任在正确时间(right time)将正确剂量(right dose)、正确给药途径(right route)的正确药物(right drug)给正确的病人(right patient),对应三读五对中的“五对”。也有其他人延伸提出6 rights、7 rights及9 rights。

相关

  • 方式关系方式关系(英语:troponymy)指的是词位之间因“方式”的联系而存在的关系。这个概念由克里斯蒂安妮·费尔巴姆(英语:Christiane Fellbaum)和乔治·A·米勒首次提出。例如,咕哝、嘟囔
  • 微血管微血管(capillary)又称为毛细血管或微丝血管,连接动脉与静脉,是由动脉分支为较小的动脉,再分支多次的血管。微血管是管壁最薄的血管,只有一层细胞的厚度,利于细胞之间物质的交换。
  • 肾积水肾积水(Hydronephrosis),又称水肾,是肾盂肿胀、扩大的现象,最常见的原因是尿液排泄受到阻塞所致。由于尿流阻塞可以是急性或慢性,肾积水的症状也就有轻重不同的表现。有些单侧肾积
  • 心房心房(拉丁语:Atrium)旧称䆝,是构成心脏腔室的一种。心脏分心房与心室,分别负责接收 左心房则可根据胚胎来源被分为左心耳和左心房窦。和原始静脉窦右角发展而来的腔静脉窦。在右
  • 椭圆在数学中,椭圆是平面上到两个相异固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的点之轨迹。根据该定义,可以用手绘椭圆:先准备一条线,将这条线的两端各绑在固定的点上(这两个点就当作是椭圆的两个焦点
  • 必理痛7.21 g/kg (0 °C) 8.21 g/kg (5 °C) 9.44 g/kg (10 °C) 10.97 g/kg (15 °C) 12.78 g/kg (20 °C) ~14 mg/mL (20 °C)对乙酰氨基酚(英语:Acetaminophen),又称
  • 锡巴里斯锡巴里斯(英语:Sybaris;希腊语:Σύβαρις;意大利语:Sibari),是古希腊在意大利南部大希腊地区的一座重要港口,位于塔兰托湾的克拉蒂河与科溪勒河(英语:Coscile)入海口之间。锡巴里
  • 火绳枪火绳枪,是以火绳点火装置来点火的铳械。火绳点火装置是以缓慢燃烧的火绳先点燃引火药(底火),引火药起火后再点燃推进药的机构。火绳点火装置约在15世纪中期于奥地利发明,于16世纪
  • 鼻粘膜黏膜是生物体(口腔、器官、胃、肠、尿道等器官里面)中由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状结构。其结缔组织部分被称为固有层,其上皮组织部分被称为上皮,内有血管和神经,能分泌黏液。
  • 鱼油鱼油是自富含脂肪的鱼类体内取出的油脂。鱼油含ω-3脂肪酸(奥米茄3),主要是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这些是可降低发炎反应的营养素。鱼类本身并不会制造ω-3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