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

✍ dations ◷ 2025-11-11 13:59:05 #增城
增城区(官方音译:Zengcheng,传统外文:Tsengshing、Tsang Shing)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市辖区。增城建县于东汉建安六年(201年),因南海郡原辖六县,新设一县,增多一城,故名“增城”;1993年12月8日,撤销增城县,设立增城市;2014年2月12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撤销原增城市,并入广州市成为市辖区。增城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州市东部,辖境南与东莞市隔北东江相望,东与博罗县、龙门县毗邻,西北与从化区接壤,西南与广州市黄埔区相连。全区面积1,614平方公里,年末户籍人口833,611人(2009年)。增城区城区建成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2008年),人口19.6万人。增城为广东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县(市),也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县市之一,综合竞争力201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9位。2009年,全市GDP总量572.5020亿元(折合83.8094亿美元),人均GDP为70,942元(折合10,385美元),GDP总量与人均GDP均居广东省各县(市)第1位。增城下辖6个街道、7个镇,政府驻地荔城街道新行政中心。其实最少在四千年前,境内今日金兰寺所在地曾发现新石器时代居民点。据《禹贡》记载,上古时全国分为九州,增城地区属扬州。春秋时,增城属百越地。战国时,增城境内称扬越地。秦始皇33年(前214)设南海郡,增城属南海郡番禺县。东汉建安6年设县,隶属于南海郡,距今1800年。据明清两代《增城县志》载:“后汉建安六年(201),析番禺地置增城县”。自乾隆起,多部县志按语均说:“《后汉书·郡国志》曰:'明帝置郡一,章帝置郡国二,和帝置三,安帝又命属国比领郡者六,又所省县渐复分置。至于孝顺,凡郡国百五,县邑道侯国千一百八十',并不言建安立县之事。《宋书·州郡志》亦只言:'增城令,前汉无,后汉有'。与《文献通考》同。旧志俱言县始于建安六年,不知何据?俟再考。” 本届修志对此问题进行考证,根据“前汉无,后汉有”,《后汉书·郡国志》户口断限于永和五年(140),当时南海郡辖七县已有增城县在内,参与研讨的历史、地理学专家认为:增城建县最迟为后汉​​永和五年。晋及南朝宋、齐时,增城属广州南海郡。宋元嘉中析增城绥福河流域及以西地区置绥宁县,梁代又复并入增城县。梁、陈两朝移东官郡治于增城。隋开皇九年(589)撤郡改州,增城属广州。仁寿元年(601)广州改名番州,增城属番州。大业三年(607)改番州为南海郡,隶扬州。增城属南海郡。唐武德四年(621)改郡为州,增城属广州。天宝元年(742)广州复改为南海郡,增城属南海郡。乾元元年(758)南海郡复改为广州,增城属广州。南汉时,广州改称兴王府,增城属之。北宋开宝四年(971)平南汉,恢复广州,增城属广州。开宝五年东莞县并入增城县,次年恢复东莞县建制(见《宋史·地理志》、《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南宋祥兴元年(1278)广州改称翔龙府,增城属之。元至元十五年(1278)增城属广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广州路改为广州府,增城属广州府。清代增城仍属广州府。民国元年(1912)裁府,增城属粤海道,后直属广东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增城属东江专区,1954年划入粤中区,1956年改属惠阳专区,1958年与龙门县合并,仍称增城县,先后属广州市、佛山专区,1961年又与龙门分开,属惠阳专区(后改称惠阳地区),1975年划归广州市管辖,1993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增城县,设立增城市,由广州市代管。2004年2月19日,增城市调整行政区划,将原来的16个镇和街道改为6镇3街道:撤销荔城镇、朱村镇,设立荔城、增江、朱村3个街道;撤销镇龙、福和2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中新镇;撤销三江镇、沙庄街道,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石滩镇;撤销永和、仙村、沙埔、宁西4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新塘镇。2005年4月,增城市调整行政区划,中新镇镇龙片及其中14个行政村(原镇龙镇全境)和新塘镇内贤江、禾丰、新庄、永岗4个行政村(原永和镇部分境地)划入萝岗区(今黄埔区)。2014年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增城市”,并入广州市成为市辖区。2015年5月29日,增城区正式挂牌成立。增城区沿革:东汉至五代十国,增城县城在今荔城镇东北五十里,但确址不明。两宋时期:在今荔城镇东北十里九冈村。元代,增城县城和今天増城区政府在同一位置。《元和郡县志》载:“增城县……按昆仑山上有阆风增城,盖取美名也”。明嘉靖《增城县志》载:“或以楚问增城九重,故名”。 (按:“楚问”即《楚辞·天问》,内载:“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又《淮南子》:“昆仑山有增城九重,高万一千里,上有不死树在其西”。《后汉书·张衡传·思玄赋》:“登阆风之曾城兮,构不死而为床”。“增城”一词,起源于神话。自战国至后汉,此神话仍然流行。屈原《离骚》:“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

相关

  • 污染者自付原则污染者自付原则(英语:polluter-pays principle,略称PPP),又称污者自付原则,是一个环境法上的概念,要求制造污染者需要自己付出清除污染的代价。这项原则在1992年6月于巴西里约热内
  • 斯多葛主义斯多葛主义(英语:Stoicism),斯多葛又译斯多噶或斯多亚,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思想流派,哲学家芝诺于公元前3世纪早期创立,在雅典时他常“在门廊”(希腊语发音为斯多噶)讲学,传人有克雷安德
  • 马来西亚城市列表马来西亚的主要城市都有市政厅或市政局的地方政府规格。但是有些地区仅有市议会或特殊地方政府机构,有时候也被认为是城市(如:布城机构)。城市的资格由一个地方的地方政府辖区决
  • 集水区集水区是收集水的自然流域或人为的集水设计、结构,计算集水区面积用于河谷、盆地、分水岭在灌溉测算和洪灾的防治方面,为不可忽视的要素。当雨水从天空中掉落到地面时,有一部分
  • 普适气体常数气体常数(又称理想气体常数、普适气体常数,符号为 R {\displaystyle R} )是一个在物态方程中连系各个热力学函数的物理常数。理想
  • Sprint NextelSprint Corporation (NYSE:S),译作“斯普林特公司”,前称为Sprint Nextel Corporation。 是一家在美国、波多黎各、美属维尔京群岛运营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控股公司。该公司与
  • 硅石石英(英语:quartz)是大陆地壳数量第二多的矿石,仅次于长石,其晶体结构是SiO4(硅-氧四面体)的连续框架,其中每个氧在两个四面体之间共享,得到SiO2的总化学式,石英的种类有很多,无色全
  • 嘉峪关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嘉峪关关城,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
  • 落叶树落叶植物,是植物学中一个常见名词,与常绿植物相对,在一年中有一段时间叶片将完全脱落,枝干将变得光秃秃的没有叶子。落叶性出现的原因如季节及气候有明显关系。由于在秋冬季节温
  • 六氟合铜(IV)酸铯六氟合铜(IV)酸铯是一种红色晶体,化学式为Cs2CuF6,其中铜的氧化态是很罕见的+4。它可以由CsCuCl3与氟化铯、氟气在高压下反应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