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根经济学

✍ dations ◷ 2025-05-26 09:30:01 #里根经济学
里根经济学是指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的经济政策,这些促进经济成长政策通常与供给面学派有关,也被称为涓滴效应学(不进行财富再分配,而是反过来使有钱人更富有,大企业随后大量花费及投资,使社会各阶层皆获益)或巫毒经济学(比喻以扩张赤字来预支国家经济有如吸食毒品)。鼓励企业花钱固然达到了经济成长之效,但在这样的通货膨胀也加大了美国的贫富差距。 但是这样也比大家都没有钱好得多。里根经济政策的四大支柱为:减少政府开销的增长、降低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与控制货币供应量,减少通货膨胀。里根所下的第一道命令是停止联邦政府对石油价格的控制,以恢复国内在石油生产和探测上的市场动力。为了解决两位数的通货膨胀,里根支持了联邦储备系统主席保罗·沃尔克以戏剧性提升银行利率来达成减缩货币供应量目标的计划。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描述当时里根了解到“若要成功遏止通货膨胀,金融的管制和短暂的经济衰退是不可避免的”。里根利用紧缩货币供应配合全面减税的方法来刺激商业的投资(依据里根的说法:“芝加哥经济学派、供应面经济学,随便你怎么称呼它。我注意到有些人甚至称它为里根经济学,直到它开始生效为止...”)。里根成功的展开全面减税,1981年推行的减税法案规模是美国史上前所未见的。减税不但将所得税率大幅降低,也消除了税赋制度的许多漏洞。为了终结通货膨胀而紧缩货币的供应,使美国经济在1981年7月开始急剧的衰退,并在1982年11月降到谷底,衰退几乎打破了大萧条的纪录。然而,美国经济在历经1981年-1982年的衰退后,于1983年开始了戏剧性的茁壮复苏,这波经济成长还继续维持了好几年,直到里根任期结束前都还未停止,成为美国史上为期最久的经济扩张,原本高涨的失业率于1984年中旬已经降回了1981年早期的数字,并且在接下来几年里也持续下降。里根政府主张减税帮助了经济的复苏、制造了更多工作机会,最终将使联邦政府获得更多税收,从1980年代初的每年5,170亿美元大幅提升至超过1万亿美元。而里根政府新的军事战略增加了大量军事预算,则导致联邦政府的预算赤字达到前所未见的地步。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里根任内每年联邦公文(Federal Register),纪录了联邦政府每年发布的法规与管制公文)的数量来说明里根反对政府管制的政策走向。自从1960年代以来,每位总统每年的联邦公文数都持续增加,但在里根上任后发出的联邦公文急遽减少,证明了里根对政府管制的反对态度。联邦公文的数量在里根任内都只维持小幅度增长,直到里根离任为止才又开始大量增加。当时由民主党占多数的众议院,则反对里根如此减缩社会福利和其他国内的支出。一些批评家则认为,里根这种将预算大幅投注军事产业的政策事实上属于古典的凯恩斯经济学,并认为接踵而来的经济成长并非减税造成的,而是政府大幅度支出的结果。由于警觉到社会福利开支的增长,里根指派了艾伦·格林斯潘领导社会福利改革,拟出了减缓社会福利支出的计划。随着年龄的增长,从社会福利取得的津贴也会随之缓慢增长(也配合着逐渐增长的国民平均寿命),使这套制度在接下来50-70年内不会超出政府的负担能力。这套计划也借着提升社会福利的工资税比率来增加政府的税收。为了解决预算赤字,里根政府大量由国内和国外贷款国债,到里根第二届任期时民间所持有的国债已经从1980年占GDP的26%大幅提升至1989年的41%,是从1963年以来最高的纪录。在1988年国债总计2.6万亿美元,向国外的借债总额超过了国内,美国也从原本世界最大的债权国转变为世界最大的借债国。里根的经济政策拉大了贫富间的差距;然而在里根的任期内,所有经济阶层的所得都提高了,包括最底层的贫穷人口也提升了6%(美国普查局,1996年)。而同时最富有的1%美国人则提升了1万亿元的收入(ZINN,2003年)。国内生产毛额 · 国民生产毛额 · 国民所得与生产帐 · 国际收支帐 · 货币 · 通货 · 物价膨胀 · 失业 · 经济衰退 · IS-LM模型 · 适应性预期 · 理性预期 · 中央银行 · 金本位 · 劣币驱逐良币 · 货币政策 · 购买力平价 · 斯德哥尔摩学派 · 奥地利学派 · 凯恩斯经济学 · 货币主义 · 新兴古典学派 · 新兴凯恩斯学派 · 供给面学派 · 里根经济学 · 福利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 商业周期 · List of economics topics(英语:List of economics topics) · List of economic geography topics · Lis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opics(英语:Lis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opics) · Publications(英语:List of publications in economics#Macroeconomics)稀缺性 · 经济成本(英语:Economic cost)(机会成本 · 交易成本 · 社会成本(英语:Social cost)) · 供给和需求 · 弹性 · 经济剩余 · 经济短缺 · 总需求 · 消费者理论 · 生产理论 · 市场结构 · 福利经济学 · 市场失灵 ·国际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 环境经济学 · 制度经济学 · 规范经济学 · 行动经济学 · 实验经济学 · 产业组织理论 · 财政学 · 经济心理学 · 经济社会学 · 经济地理学 · 实证经济学 · 法律经济学 · 经济物理学计量经济学 · 计算经济学亚当斯密 · 大卫·李嘉图 · 卡尔·马克思 ·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 米尔顿·弗里德曼 · 详细

相关

  •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简称MI、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简称AMI),旧称心肌梗塞,是一种急性及严重的心脏状态。其成因是部分心肌的血液循环突然中断,心肌因无法得到
  • 群体集体又称群体(英语:collective),当多个团体中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或动机,为了达到同一目标而组合成集体来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目标。集体可以提出或行使政治或社会权利。有些集体是建立
  • 敲除基因敲除(英语:gene knock-out,缩写为KO)是一种遗传工程技术。是指利用外源的已突变的基因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替换掉内源的正常同源基因,从而使内源基因失活而表现突变体的性状的
  • AMP一磷酸腺苷(英文:Adenosine monophosphate,简称AMP),又名5'-腺嘌呤核苷酸或腺苷酸,是一种在核糖核酸(RNA)中发现的核苷酸。它是一种磷酸及核苷腺苷的酯,并由磷酸盐官能团、戊糖核酸糖
  • 氧化剂氧化剂是一类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在化合价有改变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由高价变到低价(即抢到电子)的物质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可以被还原,其产物叫还原产物。另一方面,氧化剂也是一类危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英语: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简称中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理学、工
  • 亚历山大·冯·洪堡弗里德里希·威廉·海因里希·亚历山大·冯·洪堡(德语:Friedrich Wilhelm Heinrich 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年9月14日-1859年5月6日),德国自然科学家、自然地理学家,近代气候
  • 科学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健康素养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也称为健康识读,是有能力获得医疗卫生资讯,并且阅读、理解,进而应用此资讯来进行健康相关的决定,也可以依照指示接受治疗。有许多有关健康素养的定义。
  • Chicago Tribune《芝加哥论坛报》(英语:Chicago Tribune),美国销量第5高的报纸。它以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为基地,是芝加哥地区和美国中西部的主要日报。原为帕特森-麦考密克报系(Patterson-Mcc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