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伦伯格-马特伊实验

✍ dations ◷ 2025-11-18 07:39:21 #尼伦伯格-马特伊实验
尼伦伯格-马特伊实验是1961年5月15日美国生物学家马歇尔·沃伦·尼伦伯格与其当时的博士后研究员J·海因里希·马特伊(英语:J. Heinrich Matthaei)完成的一项实验。该实验破译了首个三联体密码子,证实了一个密码子代表一个特定氨基酸,并为此后破译所有64个密码子奠定了基础。尼伦伯格与马特伊在位于马里兰贝塞斯达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完成了这一实验。实验中,他们首先将大肠杆菌磨碎后得到无细胞提取液,再将提取液保温以使原有的蛋白质合成停止。此后,他们在其中加入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poly-U),并补充ATP、GTP、放射性标记氨基酸等成分。最终,他们获得了苯丙氨酸多肽链(poly-Phe),并以此证实了苯丙氨酸的密码子为UUU。同时,由于尿嘧啶为RNA特有的碱基,该实验还验证了是RNA而不是DNA指导了蛋白质的合成。1961年8月,尼伦伯格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生物化学大会公布了这一发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同年10月,这一成果发布在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最终,尼伦伯格于1966年破译了所有64个密码子。1968年,他与罗伯特·W·霍利、哈尔·葛宾·科拉纳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不过最初负责实验的马特伊并没有获奖,由此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相关

  • 脓是一种黄色或黄白色液体,是动物身体在发炎反应中所生成的物质,脓在周围组织所堆积而成的区域称为脓疮。这些液体,是由死亡或存活的白血球细胞所制造。脓存于患部内触碰会有疼
  • 胸苷激酶结构 / ECOD胸苷激酶(英语:thymidine kinase)是一种磷酸转移酶(激酶):2’-脱氧胸苷激酶,三磷酸腺苷-胸苷 5’-磷酸转移酶,EC 2.7.1.21存在于大部分活体细胞中。它以两种同工酶的形式
  • 乙烷乙烷是化学式为C2H6的烷烃。乙烷中的所有分子由共价键结合,通常在分子的书写中为了表现两个C(碳原子)之间只有一个化学键,写作CH3-CH3。它是由两个碳原子组成的烷烃中唯一的脂肪
  • RAD51n/an/an/an/an/an/an/an/an/an/aRad51是真核生物体内的一种蛋白质,与原核生物的RecA同源,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从酵母菌到人类之间的变异不大。人类的Rad51含有339个氨基酸,于
  • 扣子体扣子体(英语:clamp connection)是许多担子菌门真菌的双核菌丝顶端形成的钩状结构。担子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两株真菌的菌丝会进行胞质融合,但细胞核维持独立,形成具有来自两亲代细
  • 查尔斯·路易士·阿冯斯·拉韦朗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 (法语: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1845年6月18日-1922年5月18日),法国医师。1880年在阿尔吉利亚君士坦丁的军医院工作时,拉韦朗发现疟疾是由一种
  • 头晕头晕(英语:Dizziness),是一种空间认知和稳定度的功能性障碍。头晕(dizziness)一词的定义较含糊不清,因为头晕可能是眩晕、晕厥前期(英语:presyncope) 、重心平衡障碍(英语:Balance disor
  • 全球黯化全球变暗是指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展全球系统观测后发现的地球表面接受的直接太阳辐射逐年减少的现象。这个现象虽然会因地点而异,但就全球平均而言,自1960年到1990年的30年间
  • 埋扇蟹铜铸熟若蟹(学名:Zosimus aeneus),俗名埋扇蟹,为扇蟹科熟若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太平洋的日本、琉球、台湾南部和各离岛岩礁(达悟语:citow)、东南亚各国、西沙群岛、海南岛、夏威夷
  • 埃维昂莱班1法国统计部门在计算土地面积时,不计算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池塘、冰川和河口。埃维昂莱班(法语:Évian-les-Bains),简称为埃维昂(Évian),是法国的一个市镇,位于上萨瓦省北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