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兰克-史达林机制
✍ dations ◷ 2025-04-25 01:25:33 #法兰克-史达林机制
Frank–Starling机制(英语:Frank–Starling mechanisms),是心脏的一种代偿机制。指的是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在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会随着心脏前负荷(心肌在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的限度内,增加心脏的前负荷,回心血量增多,心脏内血液总体积充盈(舒张末期结束后的容积增加),从而导致心脏输出量增加。每搏输出量的增加也可导致心肌在运动过程中做更大幅度的收缩,从而提高心脏做功量,与舒张末期容积无关。Frank–Starling机制对心脏每搏输出量在较低的水平时可显著提高其收缩水平以及对每搏输出量的影响。这使得心输出量与静脉回流、动脉血液供血、体液保持一个同步水平而不需要借助外部的调节。当心脏比平时更充盈的时候,心脏收缩力增加。这是每个肌纤维感知负荷增加的结果,由于额外的血液负荷进入心脏,通过增加肌原纤维对钙敏感性导致肌肉纤维的拉伸,从而心肌收缩,肌纤维内更多数量的肌动蛋白 - 肌球蛋白横桥形成,任意单个心肌纤维产生的力正比于初始肌节的长度(称为预压),并且随着左,右心室的舒张末期容积的增加导致单根纤维的拉伸。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很显著的观察到室性早搏。室性早搏引起左心室(LV)血液在早期便汇入主动脉。由于下一次的心室收缩是有规律的收缩,所以在心室灌流时间内流向左心室的血液增加,导致左心室的舒张末期容积增加。根据Frank–Starling法则,接下来心脏的收缩将会更加有力,射出的血液量比平时都要多,从而使左心室的舒张末期容积回到正常水平。例如,在血管收缩收缩期间的舒张末期容积(EDV)会由于TPR (总外周阻力(英语:total peripheral resistance))的增加而增加。而舒张末期容积的增加会导致心肌细胞的收缩将更加有力,进而导致心脏收缩更加有力。心输出量的增加符合Frank–Starling曲线图。(以上说明为健康人的心肌。在心力衰竭的人身上,心肌扩张幅度加大,然而心脏泵血能力减弱,根据Laplace's定律)在心力衰竭的病人身上可以听到第三心音。该机制最早被Otto Frank(英语:Otto Frank (physiologist))以及Ernest Starling(英语:Ernest Starling)2位科学家所描述,并用他们2人的名字来命名。事实上,该法则最先由意大利生理学家Dario Maestrini在1914年12月13日制定,并命名为“legge del cuore”。
相关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胺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是具有氨基糖与氨基环醇(英语:aminocyclitol)结构的一类抗生素,在临床主要用于对革兰氏阴性菌、绿脓杆菌等感染的治疗,1960年代到1970年代曾经非
- 苍白僵直苍白僵直(拉丁文:pallor mortis),是死亡的第一个阶段,尤其发生在一些肤色较浅的尸体身上,他们在死后皮肤会出现苍白状况。几乎所有人死亡后通常在15至25分钟内都会出现苍白僵直,由
- 左心室心室(英语:Ventricle)是心脏的组成部分,哺乳动物心脏有四个腔,前下部的为左、右心室(英语:Ventricle),二者之间隔以室中膈;后上部的为左、右心房,之间隔以房中膈。正常心脏左右两半互不
- 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英语:Arachidonic acid,简称AA或ARA,全顺二十碳-5,8,11,14-四烯酸,20:4Δ5c,8c,11c,14c)是一种ω-6多不饱和脂肪酸,为花生油中饱和的花生酸的相对物。就化学结构来说,花
-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是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的一种形式,伴随着原发性系膜(mesangium)而产生。 有一些证据表明,白细
- 灵长类灵长目(学名:Primates)是哺乳纲的一个目,在生物分类学上,可以再细分原猴及简鼻亚目(包括人)。灵长目的始祖住在热带雨林的树上,许多灵长目的特征表现了其适应三维立体环境的能力,大部
- 介白素白细胞介素或介白素(interleukin)是一组细胞因子(分泌的信号分子)。最早发现在白细胞中表达作为细胞间信号传递的手段。实际上,白细胞介素可以由多种细胞产生。免疫系统的功能,在
- 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英语:Purchasing Power Parity,缩写PPP),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使我们能够在经济学上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这种理论
- 二元经济二元经济模型也称作两部门模型(Dual Sector model)是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的发展经
- 脂肪储存脂肪组织在人体组织学上属于人体内一种松散的结缔组织,由脂肪细胞(一种细胞质内含有脂肪滴的细胞)组成,用来储存脂肪。可分为单房性脂肪组织和多房性脂肪组织两大类:脂肪组织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