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北家

✍ dations ◷ 2025-11-08 17:22:59 #藤原北家

藤原北家是日本藤原氏的一支,以藤原不比等次子藤原房前为始祖的家族,以房前宅邸在兄长武智麻吕之北而得名。

北家是藤原四家里,后续发展最隆盛的一支。在平安时代初期,藤原冬嗣取得嵯峨天皇之信任;另一方面原本繁盛的南家、式家,分别因伊予亲王之变、药子之变,而渐次远离中央政治圈。其后借着与天皇家的姻亲关系、以及垄断庄园累积的雄厚经济实力,在清和天皇时藤原良房以天皇外祖父的身份任摄政太政大臣;良房养子藤原基经任摄政关白太政大臣,开始摄关政治。

摄关政治到了藤原道长的时代发展到极盛,他一共有三位女儿进宫为后妃,时人有“一家立三后”的叹语。然而在道长之后,继承的藤原赖通、教通,其入宫之女儿皆未顺利产下皇子,使得皇位继承权轮到与当时北家较远的后三条天皇身上。后三条天皇颁布限制设置庄园的命令,且自动退位,以太上天皇的身份,绕过传统上由摄关把持的朝廷,以影响朝政;后三条之子白河天皇进一步确立院政的政治型态,拉拢武士来对抗藤原北家。加上后三条、白河以后,天皇后宫逐渐由北家旁支闲院流所瓜分,自此日本的政治开始非由藤原北家独占。

后来进入武家政权的时代,经历保元之乱、平治之乱、源平合战、承久之乱等战乱影响,武士的地位抬头、朝廷的影响力益衰,北家也迅速远离了主要的政治舞台。

在摄关政治初期,藤原北家掌权的重要原因是与天皇家的姻亲关系,其所谓的“嫡流”往往视谁能靠姻亲成为摄关决定,即使自身成为摄关,也有可能因子孙无法延续繁衍而被视为旁流,例如藤原时平、藤原实赖、藤原道隆等均如是;相对的藤原忠平为四男、藤原师辅为次男、藤原道长为五男,却因其本人或子孙在后宫与继承人的斗争上得胜,而被视为嫡流。因此形成平安时代早期“藤原北家嫡流都不是嫡长子”的有趣情况。此外,这个时代的摄政、关白的职位亦非常设。

而在道长之后,北家开始步入衰退期。自此,摄政与关白的职位反而成为常设,并且确立了由藤原北家独占的传统。可能因为摄政与关白的重要性不如以往,北家的继承状况也不若先前复杂,长男继承的情况开始增加。

在平安时代晚期,藤原忠通的子孙分为近卫、松殿、九条三家。而后松殿家失势,近卫家分为近卫、鹰司,九条家分为一条、二条、九条。近卫、鹰司、一条、二条、九条五家合称五摄家,自镰仓时代至江户时代为止,除了丰臣秀吉、秀次以外,摄政、关白的职位均由这五家所出。

粗体字表示担任过藤氏長者之人。



相关

  • 爱尔里希保罗·埃尔利希(旧译欧立希,德语:Paul Ehrlich,1854年3月14日-1915年8月20日),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较为著名的研究包括血液学、免疫学与化学治疗。埃利赫预测了自体免疫的存在
  • 人民代表会议罗马人民大会是古罗马时期罗马共和国的立法机构。会议推行直接民主制,权力建立在普通公民的基础之上,而经选举产生的代表掌握权力,罗马人民大会与罗马元老院的组成是当今议会两
  • 兰屿小耳猪兰屿猪(Lanyu pig)又称兰屿小耳猪、迷你猪、兰屿迷你猪,是原产于兰屿小体型的小耳猪种,最早起源自达悟族先民驯化之野猪,为台湾国家级保种族群。过去因具高经济效益之外来品种兴
  • Z5/6次列车Z5/6次“刘三姐号”列车,中国南宁至越南同登间使用T8701/8702次,在越南境内称为MR1/2次列车,是中国铁路运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至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河内的一趟国际
  • 1944年教育法令1944教育法令(Education Act 1944),此法令改革了英格兰与威尔士中学的教育系统。法令常以保守党政治家拉布·巴特勒命名,他为中学教育引入了三分系统Tripartite system of educa
  • 德宾塞十字军德宾塞十字军(英语:Despenser's Crusade,又名诺里奇主教十字军或诺里奇十字军)是由亨利·勒·德宾塞在1383年发动的十字军运动,目的在协助根特叛军对抗对立教宗克勒芒七世。这场
  • 台烈镇台烈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台烈镇下辖以下地区:台烈村、寨拷村、果界村、上坪村、颇洞村、寨塘村、稿雪村、绞颇村
  • 曹三祝曹三祝(?-1853年),河南陕州直隶州(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太阳里人。清朝军事人物,同武进士出身。官至福建福宁镇总兵,兼署漳州镇。咸丰三年(1853年),镇压小刀会反清起事,兵败被杀。曹三祝状
  • 海南市海南市(日语:海南市/かいなんし  */?)是位于和歌山县西北部沿海地区的城市,辖区北部为丘陵地,南部为长峰山脉和藤白山脉的山区。沿海区域有日本制铁和歌山制铁所(日语:日本製鉄和
  • 高堡站高堡站(捷克语:Vyšehrad)是一座布拉格地铁C线的地铁站。此站站名来源是附近的高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