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北家

✍ dations ◷ 2025-07-31 11:14:10 #藤原北家

藤原北家是日本藤原氏的一支,以藤原不比等次子藤原房前为始祖的家族,以房前宅邸在兄长武智麻吕之北而得名。

北家是藤原四家里,后续发展最隆盛的一支。在平安时代初期,藤原冬嗣取得嵯峨天皇之信任;另一方面原本繁盛的南家、式家,分别因伊予亲王之变、药子之变,而渐次远离中央政治圈。其后借着与天皇家的姻亲关系、以及垄断庄园累积的雄厚经济实力,在清和天皇时藤原良房以天皇外祖父的身份任摄政太政大臣;良房养子藤原基经任摄政关白太政大臣,开始摄关政治。

摄关政治到了藤原道长的时代发展到极盛,他一共有三位女儿进宫为后妃,时人有“一家立三后”的叹语。然而在道长之后,继承的藤原赖通、教通,其入宫之女儿皆未顺利产下皇子,使得皇位继承权轮到与当时北家较远的后三条天皇身上。后三条天皇颁布限制设置庄园的命令,且自动退位,以太上天皇的身份,绕过传统上由摄关把持的朝廷,以影响朝政;后三条之子白河天皇进一步确立院政的政治型态,拉拢武士来对抗藤原北家。加上后三条、白河以后,天皇后宫逐渐由北家旁支闲院流所瓜分,自此日本的政治开始非由藤原北家独占。

后来进入武家政权的时代,经历保元之乱、平治之乱、源平合战、承久之乱等战乱影响,武士的地位抬头、朝廷的影响力益衰,北家也迅速远离了主要的政治舞台。

在摄关政治初期,藤原北家掌权的重要原因是与天皇家的姻亲关系,其所谓的“嫡流”往往视谁能靠姻亲成为摄关决定,即使自身成为摄关,也有可能因子孙无法延续繁衍而被视为旁流,例如藤原时平、藤原实赖、藤原道隆等均如是;相对的藤原忠平为四男、藤原师辅为次男、藤原道长为五男,却因其本人或子孙在后宫与继承人的斗争上得胜,而被视为嫡流。因此形成平安时代早期“藤原北家嫡流都不是嫡长子”的有趣情况。此外,这个时代的摄政、关白的职位亦非常设。

而在道长之后,北家开始步入衰退期。自此,摄政与关白的职位反而成为常设,并且确立了由藤原北家独占的传统。可能因为摄政与关白的重要性不如以往,北家的继承状况也不若先前复杂,长男继承的情况开始增加。

在平安时代晚期,藤原忠通的子孙分为近卫、松殿、九条三家。而后松殿家失势,近卫家分为近卫、鹰司,九条家分为一条、二条、九条。近卫、鹰司、一条、二条、九条五家合称五摄家,自镰仓时代至江户时代为止,除了丰臣秀吉、秀次以外,摄政、关白的职位均由这五家所出。

粗体字表示担任过藤氏長者之人。



相关

  • 弗罗茨瓦夫弗罗茨瓦夫(波兰语:Wrocław;德语:Breslau,中文译为布雷斯劳、布列斯劳、洛克劳;捷克语:Vratislav;拉丁语:Wratislavia 或 Vratislavia),是波兰城市,位于波兰西南部的奥得河畔,自1999年起
  • 日本学士院日本学士院(日语:日本学士院/にっぽんがくしいん nippon gakushiin */?,英语:The Japan Academy)是日本文部科学省所属的特别机关。该院是根据以优待学术上取得功绩显著的学者,促
  • 马库斯·福利乌斯·卡米卢斯马库斯·福利乌斯·卡米卢斯(英语:Marcus Furius Camillus),约活动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前后。古罗马政治家与将领,其事迹在古罗马广为传颂。公元前396年攻克维伊,公元前391
  • HDCAMHDCAM于1997年推出,是高清版本的Digital Betacam,使用8位元DCT 3:1:1抽样压缩,在1440×1080下降取样1080i相容的分辨率,及在后期型号加入24p及23.976 PsF模式。HDCAM编解码器使
  • 燃烧弹轰炸燃烧弹轰炸是一种轰炸战术,其设计目的是通过使用燃烧装置而不是大型炸弹的爆炸效应引起的火灾来破坏目标,通常燃烧弹轰炸战术是专门针对城市地区。在通常的战争做法中,任何使用
  • 贝达M35半自动步枪贝达M35半自动步枪是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的一种半自动步枪,采用气动式操作和20发装弹匣,但由于造价昂贵而无普及至全军,M35祇装备特种部队,它发射6.5毫米口径子弹,此
  • 凯特人愒人或凯特人(俄语:Кеты,英语:Kets),是居住在西伯利亚的一支操愒语的民族。在沙皇俄国时期,被称作“奥斯蒂亚克人(汉特人)”,并未从其它西伯利亚民族中区分出来。随后,又被称作“叶
  • 高思雍高思雍(?年-?年),字仲和,山东省定陶县人,廪贡,雍正三年任四川省顺庆府邻水县知县。历任河南项城县知县、眉州直隶州知州(雍正八年任),署理成都府,护理建南道事。
  • 欲乐欲乐(梵文及巴利语:काम,Kāma),又译为欲、欲、爱欲、淫欲,意为欲望。在古代印度,此词尤其指性欲,也指对于世间物质的爱好,形容经由感官所得到的各种生理快乐、激情、渴望、希望拥
  • 查尔斯·惠斯登阿尔伯特奖章(1867)查尔斯·惠斯登爵士(英语:Sir Charles Wheatstone,1802年2月6日-1875年10月19日),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学家、发明家。他发明了英格兰六角手风琴、立体镜(一种能显示立体图像的装置)和普莱费尔密码(一种加密技术),而他知名的发明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惠斯登电桥,能用来测量未知电阻器的电阻。1802年出生于格洛斯特,他的父亲是该镇的一名乐器销售商,搬到伦敦后四年担任教笛子的老师。查尔斯是他们的第二个儿子,起先就读于一间邻近格洛斯特的乡村学校,在搬家后转学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