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经毒性
✍ dations ◷ 2025-04-24 21:28:40 #神经毒性
神经毒素是以神经系统为靶系统的毒性物质,其主要特征是干扰神经系统功能,产生相应的中毒体征和症状,严重时可致命。神经性毒剂一般指人工合成的神经毒物,大多数为有机磷化合物,与农药属同一类化合物,其中毒原理、临床表现、防治原则和急救方法基本相似。虽然神经毒素通常称为“神经毒气”,但它们大多数在常温下是液态的,少数为固态(氨基甲酸酯类)。神经毒素这个名称是从英语:Neurotoxin直译过来,源于希腊语:νευρών nevron / neuron,即神经元及拉丁语:toxicum,即毒药,再源于希腊语:τοξικόν φάρμακον toxikon pharmakon,即毒箭。神经性毒剂最早是从民用有机磷农药中发展而来,1935年德国化学家格哈德·施拉德发现了一种速效有机磷杀虫剂——塔崩。由于不慎吸入泄漏的样品,施拉德及其助手成为了塔崩的首批受害者,出现缩瞳、呼吸困难及晕厥症状,最终于三周后康复,并因此意识到塔崩对人体有巨大的毒性;此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塔崩很快被军方所关注并于1940年大量投产。由于塔崩巨大的军事潜力,研究人员开始深入地研究塔崩的结构。在塔崩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德国及其他国家的研究者相继合成了一系列神经性毒剂,最具代表性的四个神经性毒剂是塔崩、沙林、梭曼和VX。因其毒性强、作用快,能通过皮肤、呼吸道、黏膜、消化道及眼等吸收引起全身中毒,加之性质稳定、生产容易、使用性能良好,因此成为各国部队装备的主要化学战剂。生命活动过程是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之下进行的。神经系统之间的连络依靠体内一些特别的化学分子传递和控制。这种连络一旦受到干扰,生命活动就会出现危险的异常情况。乙酰胆碱是传递神经活动的一种在体内自然生成的化学物质。乙酰胆碱与胆碱受体结合时,使受体进入兴奋状态,并向下一级传递神经脉冲。乙酰胆碱存在过多时,胆碱受体就会过度兴奋,从而使神经系统讯号传递发生紊乱。但是生物体内存在一种生物催化剂——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它能将过量释放的乙酰胆碱很快地分解成胆碱和乙酸,能在1ms内分解约300个乙酰胆碱分子,来保证神经传递过程的正常运作。神经毒剂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能够与乙酰胆碱酯酶发生化学反应,牢固结合,从而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不能发挥正常功能,造成释放出来的乙酰胆碱不能被水解而蓄积,从而引起内源性胆碱中毒,令中枢和外周胆碱能神经功能严重紊乱。最早的神经性毒剂属有机磷化合物或有机磷酸酯。美军将含有P-X键(F,Cl,CN,I,Br,Se),即毒剂分子上的X取代基为卤素或拟卤素的前三者称为G系毒剂,其代表为GA(塔崩)、GB(沙林)及GD(梭曼);将含有P-SCH2CH2N(R)2键的化合物称为V系毒剂,如VX、VE、VG、VS及VR等,其代表为VX。神经性毒剂的结构资料如下:症状取决于中毒的剂量及中毒方式。轻度中毒症状有缩瞳,流鼻涕,口水增多,头痛,呼吸不畅及怕光,症状可维持2~5天。中度中毒者除以上轻度中毒的症状外,还出现眼痛,恶心,呕吐,腹泻和短暂痉挛。严重中毒者出现肌内震颤,运动机能失调和全身乏力。深度中毒则出现大小便失禁,严重痉挛,呼吸麻痹数分钟内可致死。以下生物具有神经毒甲二氯胂(MD) ·
乙二氯胂(ED) ·
苯二氯胂(PD) ·
光气肟(CX) ·
芥子气(H) · 倍半芥子气(Q) · 氧联芥子气(T) · 路易氏剂(L) ·
氮芥子气(HN)(HN1 · HN2 · HN3)
相关
- 胸痛胸痛(英语:chest pain),也作胸闷(英文:Chest tightness)、胸口疼痛等,是一系列严重疾病的常见症状,一般出现此症状时便需要考虑送往急救(英语:medical emergency)进行治疗。虽说胸痛不一
- 腮腺炎腮腺炎(Parotitis),俗语称猪头皮,是指一个或两个腮腺(人类脸颊两旁的主要唾腺)发炎的疾病。腮腺是唾腺中最经常发炎的一个部位。目前已知最常造成细菌性腮腺炎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
- 殡葬学殡葬学,是建立于生死学基础的学科。殡葬是人类社会相当重要的文化现象与生命礼仪,有营利及非营利事业之特性。殡葬学是学术界对殡葬事业经营管理的研究。内容包括:公墓、火化场
- 骨赘骨赘(英语:osteophytes,由字根:osteo- “骨”和 -phyte“增生”组成),俗称骨刺(英语:bony spur),是沿着关节边缘形成的外生骨赘(英语:exostosis)(骨化突出)。勿与著骨点增生(英语:enthesophyt
- SNOMED CTSNOMED CT(Systematized Nomenclature of Medicine -- Clinical Terms,医学系统命名法-临床术语,医学术语系统命名法-临床术语),是一部经过系统组织编排的,便于计算机处理的医学术语
- 氯霉素氯霉素(Chloramphenicol)是一种抗生素,可用于治疗许多细菌感染症状,包括脑膜炎、瘟疫、霍乱和伤寒等。只有在不能使用其他较安全的抗生素时,才会建议用氯霉素。治疗期间,建议每两
- 娱乐性药物娱乐性用药(英语:Recreational drug use),意指会影响人类中枢神经系统,改变人类意识、情绪状态的精神药物统称。这类药物通常被用来产生欣快感(euphoria)、阻止不快记忆、增加愉悦
- 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英语:Holter monitor,即“霍特监测器”)是一种动态心电图设备,是便携式的心脏监测(英语:cardiac monitoring)设备,可以记录24小时内的心脏电传导系统资讯(一般一次至少会记
- 犹太教犹太教(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A
- 拔毛癖拔毛癖是一种强迫行为,患者会有反复拔除头发、睫毛、胡须、鼻毛、耻毛、眉毛或其他体毛的冲动,有时会造成明显的光秃区块。过程中会试图停止拔毛,不过努力多半会失败。拔毛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