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大百科全书

✍ dations ◷ 2025-11-09 06:33:41 #苏联大百科全书
《苏联大百科全书》(俄语:Больш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缩写БСЭ)是俄罗斯及全世界最大规模及最完整的百科全书之一。该百科全书是根据苏共中央的决定,由苏联百科全书出版社负责组稿、编纂和出版的。苏共中央的决定规定了《大百科》的编纂方针和纲要,其基本内容后来以“编者的话”的形式载于全书卷首。该书在1926至1990年间出版。2002年起,以《俄罗斯大百科全书》的名义重新出版。《苏联大百科全书》共有三个版本。1957年至1990年,每年出版“苏联大百科全书年鉴”来增添关于苏联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条目。到2000年,第三版的内容完完整整地变成第一个在线版本。《苏联大百科全书》由多位首席科学家及政治家所编写,包括了哈密德·阿里米扬、维克托·安巴楚勉、尼可莱·拜巴可夫、米可拉·巴尚、尼可雷·波哥留波夫、安垂·巴布诺夫、尼古拉·布哈林、尼哥莱·布登柯、米哈伊尔·伏龙芝、维克多·古鲁许柯夫、伊果·古拉巴、维尼亚明·卡甘、伊凡·克努扬兹、安德雷·柯尔莫哥洛夫、瓦勒里安·库比雪夫、安那托里·鲁那查斯基、伏拉迪莫·欧布鲁契夫、亚历山大·欧帕林、尤里·瓦西雷维奇·普罗霍洛夫、卡尔·拉迪克、尼可莱·塞马许柯及克里门特·伏罗希洛夫。1950年代,中国翻译出版过《苏联大百科全书选译》,由人民出版社、三联书店等出版。英译本(英语:Great Soviet Encyclopedia)由美国麦克米伦公司1973一1983年陆续翻译出版,共32卷。基本上反映了原书的内容,省略的只是某些纯粹是百科式的小条目(在英译本总条目表上有*符号),不到全部字数的百分之一。

相关

  • 胞器细胞器(英语:organelle,或称胞器)是细胞的一部分, 是细胞中通过生物膜与细胞中其他部分分隔开来的、功能上独立的亚细胞结构,与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统称为“细胞质”。细胞器可依
  • 牙痛牙痛(toothache、dental pain)是牙科的常见症状之一,无论是牙齿或牙齿周围的疾病都可能导致疼痛,如常见的龋齿、牙痈、牙宣、牙齿交痈、骨槽风等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牙痛。所以,它
  • 头昏目眩头重脚轻(Lightheadedness)也称为头昏目眩,是头晕时常见,令人不悦的感觉,常伴随着可能会昏倒的感觉。头重脚轻的感觉可能是短期或长期的,偶尔也可能是慢性病。当时也可能会出现所
  • 瓶颈效应种群瓶颈效应或人口瓶颈(population bottleneck;genetic bottleneck)是指某个种群的数量由于突然的灾难所造成的死亡或不能生育造成减少50%以上或者数量级减少的事件。种群瓶颈
  • 浣熊浣熊属哺乳纲食肉目浣熊科的一种动物。源自北美洲,因其食前要将食物在水中洗濯,故名浣熊。浣熊通常重5.5到9.5公斤,但有记载的最重的可达28公斤。眼睛周围为黑色,尾有5-6个黑色
  • 所罗门·斯奈德所罗门·哈尔伯特·斯奈德(英语:Solomon Halbert Snyder,1938年12月26日-),美国神经学家,生于华盛顿。斯奈德毕业于乔治城大学,现在是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学、神经科
  • eIF5eIF5(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5,真核起始因子5)是一种GTP酶激活蛋白,可以特异性激活eIF2的GTP酶活性,而其本身并不具有GTP酶的活性。在真核翻译起始过程中,当48S前起始复合
  • 吕贝克吕贝克(德语:Lübeck),位于德国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州第二大城市。历史上曾是汉萨同盟的“首都”。1987年,“汉萨同盟城市吕贝克”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
  • 麦克斯·霍克海默麦克斯·霍克海默(德语:Max Horkheimer,1895年2月14日-1973年7月7日), 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霍克海默1895年2月14日生于斯图加特一个工厂主家庭。1922年在法兰克
  • 中关村坐标:39°59′00″N 116°18′56″E / 39.983246°N 116.315509°E / 39.983246; 116.315509中关村科技园区,又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称中关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新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