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熊

✍ dations ◷ 2025-04-03 11:30:52 #浣熊
浣熊属哺乳纲食肉目浣熊科的一种动物。源自北美洲,因其食前要将食物在水中洗濯,故名浣熊。浣熊通常重5.5到9.5公斤,但有记载的最重的可达28公斤。眼睛周围为黑色,尾有5-6个黑色环纹,体长65至75厘米,尾长约25厘米,皮毛的大部分为灰色,也有部分为棕色和黑色。也有罕见的白化种。浣熊是夜行性动物。杂食性,食物有水果、昆虫、鸟蛋和其他小动物。虽然是野生动物,但浣熊非常适应人类城市的生活,有些族群以都市为栖地,生活在近郊的浣熊常会潜入人类住处偷窃食物,加上眼睛周遭的黑色条纹特征,因此被称为“食物小偷”。浣熊的交配季节为1或2月,在4或5月产下幼子(受天气影响),一胎4至5个。其一般住在树洞、地洞或山洞中。幼仔夏末就能断奶,开始独立生活。浣熊并不冬眠,但严寒的冬季会躲起来。浣熊一般只能生活几年,野生的已知最长寿命为12年。浣熊的视觉并不发达,因此需要用触觉来辨别物体。但是前爪上有一层角质层,有时候需要浸在水里使其软化来提高灵敏度,所以看起来就像是把食物或者其他物品清洗干净浣熊吃食物前要洗一下。有一段时间浣熊曾因其皮毛而被大量捕杀,但数量现已恢复。在北美洲,浣熊不时因为在公路附近出没而被汽车撞死。如果民区有浣熊出没,晚间时分遛狗要格外小心。小型犬被浣熊袭击受伤甚至致死的事件时有发生。浣熊也可以当成宠物饲养,跟狗一样听得懂人话,从小饲养的话会比较听话,但毕竟浣熊是野生动物,也是有野性的,经验不足就饲养可能会被它咬伤或抓伤,在饲养之前一定要做足功课了解浣熊的习性,并且切勿随意弃养。浣熊“熊皮”

相关

  • 路易斯·巴斯德路易·巴斯德(法语:Louis Pasteur,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
  • 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指的是能够稳定地让所有人取得足够食物的状态。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曾于2014年3月31日在日本横滨召开会议时发表了一份报告,报告中指出:“气候变迁正冲击
  • 种子种子是种子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长成的结构,一般有种皮、胚和胚乳等组成。胚是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萌发后长成新的个体。胚乳含有营养物质。种子是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
  • A01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A01(口腔病药物)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
  • 类金属类金属(英语:Metalloid)是一个用来分类化学元素的化学名词。基于它们的物理与化学特性,几乎所有元素周期表上的化学元素都可被分类为金属或非金属;但也有一些特性介于金属与非金
  • 语义角色语义角色(英语:Semantic roles),又称语义关系、主题关系(thematic relations),生成语法中称为题元或题元角色(θ-roles),在格语法中也称为语义格或深层格,是语义学上的一个概念,指短语或
  • 论证在逻辑中,论证是基于叫做前提的一组断言,证明叫做结论的断言的真实性的尝试。演绎和归纳推理的证明过程形成了论证,并假定了某种交流方式,它可以是书写的文本、演讲或交谈。一般
  • 系统发育系统发生树(英语:phylogenetic tree)又称演化树或进化树(evolutionary tree),是表明被认为具有共同祖先的各物种间演化关系的树状图。是一种亲缘分支分类方法(cladogram)。在图中,每
  • 临床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clinical microbiology)是的一个医学分支,主要关注传染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此外,科学这一领域的研究微生物对健康的改善各种临床应用。有四种微生物是会导致传
  • 共同在生物学种系发生理论中,若两个或多个结构具有相同的祖先,则称它们同源(Homology)。这里相同的祖先既可以指演化意义上的祖先,即两个结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演化而来(在这个意义上,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