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哈萨克斯坦总统选举

✍ dations ◷ 2025-08-21 11:42:31 #2011年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总统选举,2011年亚洲选举,2011年4月

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

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

哈萨克斯坦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

2011年哈萨克斯坦总统选举本应在2012年举行,但是因故提前到2011年4月3日,原因为哈萨克斯坦议会接受动议小组的意见,准备就延长在任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任期一事发起全民公决。纳扎尔巴耶夫表示不愿意开此不良先例,宣布提前进行总统大选,以避免全民公投。这次选举以纳扎尔巴耶夫得票95%赢得第四个总统任期而告终。选举的投票率达到了90%,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等批评选举缺乏透明度且不乏舞弊行为,而上海合作组织、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等却认为选举过程合法、公正及自由,没有出现违规现象。

依照哈萨克斯坦宪法,本次选举应在2012年底举行。然而,2011年1月,主张延长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任期的动议小组一周内征集到了5百万余签名。1月14日,哈萨克斯坦议会上下两院决定遵从选民意见,发起全民公决,修改宪法将纳扎尔巴耶夫的总统任期延长至2020年。如果修正案获得通过,接下来的两次总统选举均将取消。纳扎尔巴耶夫就此提请哈萨克斯坦宪法法院审议此举是否违反宪法。 1月31日,宪法法院院长表示议会提出的修正案违反宪法原则,因为修正案未说明延长任期是仅此一次还是长期有效,也没有明确全民公决是否可以完全替代总统选举。宪法法院院长表示如果修正案通过,将会给哈萨克斯坦社会带来混乱。根据哈萨克斯坦宪法,总统有权在一个月内驳回宪法法院的判决。纳扎尔巴耶夫在同日对全国的讲话中表示,基于国家利益,同时为将此作为遵守宪法的先例,建议取消全民公决,改为提前举行大选。 2月4日,纳扎尔巴耶夫正式签署总统令,宣布在2011年4月3日提前举行总统大选。

分析认为,纳扎尔巴耶夫提前总统大选,目的之一是避开201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和俄罗斯总统大选,从而避免两国对哈萨克斯坦的干扰,同时便于哈萨克斯坦提前做出调整,占据战略主动。

根据哈萨克斯坦法律,出生于哈萨克斯坦、年龄在40岁以上、熟练掌握哈萨克语、在哈萨克斯坦居住满15年的哈萨克斯坦公民,均有资格参选哈萨克斯坦总统。2007年的宪法修正案规定,总统任期为5年,最多连任两届,但是纳扎尔巴耶夫不在此限,可以无限制连任。

大选之前共有22人向哈萨克斯坦中央选举委员会递交了申请。候选人推举截止日期为2011年2月20日。22人中,3人为政党推举,1人为社会联合会推举,其余为自荐。候选人中包括多名失业人员、退休人员、家庭妇女、保安。候选人需要通过哈萨克语考试。考试包括短文写作、朗读、15分钟演讲三个部分,主持考试的委员会由五位大学教授组成。由于苏联时期推行的俄化政策,很多哈萨克斯坦人只会讲俄语。有分析指出,哈萨克语考试足以将50%的公民卡在门槛外,送纳扎尔巴耶夫的选举对手出局,是纳扎尔巴耶夫维护总统地位的手段。 22人中的8人因为缺乏哈萨克语知识或主动退出,先被淘汰出局。纳扎尔巴耶夫于2月11日登记参选,并于当日通过了语言考试,报道称其成绩优异。 然而,自由欧洲电台的报道称,纳扎尔巴耶夫在后来的就职典礼上宣誓时犯了八处语法错误,还有漏读、错读等错误。报道还指出,通过测试、进入投票阶段的的叶列乌西佐夫也不能熟练使用哈萨克语,卡瑟莫夫甚至只是知道为数不多的哈萨克语单词。

余下的14人获得了征集选民签名的机会。根据哈萨克斯坦选举法的规定,收集到91010份选民签名的候选人才有资格进入下一阶段。3月3日,哈萨克斯坦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共有4名候选人进入最后投票阶段:

选前,媒体普遍认为选举毫无悬念,纳扎尔巴耶夫将轻松获得连任。其余三位候选人也都表示支持纳扎尔巴耶夫,他们参加总统大选,只是为了竞争副总统的职务。

纳扎尔巴耶夫宣布提前大选,使得哈萨克斯坦国内的反对派准备不足。哈萨克斯坦的社会民主自由党、共产党、前进党等反对党均未能推举候选人登记参选。部分反对派通过报纸、传单、网络等方式号召民众抵制投票。

哈萨克斯坦政府为这次选举投入了47亿坚戈(约合3200万美元)的预算,比上一次总统大选的预算高出1160万美元。中央选举委员会称,增加的预算一部分源于通货膨胀,另一部分是据2009年选举法修正案的要求,为给选举工作人员增加的工资。 每位候选人将获得4.3万美元的竞选预算。

自由欧洲电台等独立非政府组织报道,当年2月以来,哈萨克斯坦的审查制度明显增强。3月2日,自由欧洲电台报道其网站的访问遭到严重干扰,据称与哈萨克斯坦政府控制的电信业务服务商哈萨克电信、Nursat接到的命令有关。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向哈萨克斯坦派出了357名观察员,以观测选举的透明度。独联体派出426人,上海合作组织派出13人,20个国家受邀派出的观察员总计163人,其它国际组织派出的观察员100人,观察员的总人数达1059人。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等机构的观察员报告了多种选举舞弊,包括恐吓、做票等等。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收到很多选民遭到恐吓的报道,政府官员威胁学生、医生、军人参加投票。另外,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收到的报道还说,一些选民签名册上的笔体非常相近,一人投多票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总结称,选举不够透明,并未遵循正确的程序。还有报道说,选前哈萨克斯坦的大学生均遭到威胁,如果他们不投票,他们将被学校开除。阿拉木图阿里法拉比国家大学成千上万的大学生黎明时就去投票,批评人士认为这表明大学生受到了逼迫。

这次选举,哈萨克斯坦在国内设有投票站9725个,哈萨克斯坦的35个驻外机构也设置了投票站。 选举在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7时开始,3日20时结束,4日上午公布选举结果。据哈萨克斯坦法律规定,投票站应在12小时内完成计票。 选举的登记选民数为920万。选举法规定,得票达50%的候选人当选。选举的投票率接近90%。与之2005年的总统大选76.8%的投票率相比,增长不小。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派出的观察员也对如此高的投票率表示吃惊。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批评这次选举缺乏竞争,而且不够透明。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负责人表示,哈萨克斯坦必须完善选举法,扩大媒体自由和集会自由。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首席观察员称,这次选举暴露的问题与之前几次选举很相似,这次选举可以做得更好,并且应该做得更好。美国驻阿斯塔纳大使馆也赞同这一评价。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吉尔吉斯斯坦人穆拉特别克·伊马纳利耶夫称选举符合预定程序,组织严密,没有发现任何违法违规形象,哈萨克斯坦和其他中亚民众都对此次选举的顺利举行感到满意。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的观察团也表示选举过程合法、公正、自由,选举工作人员表现守法、得宜。

相关

  • 霾害霾(英语:haze,又称雾霾、烟霾、烟霞等)是一种由固体颗粒形成的空气污染,其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霾中含有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它们在人们毫
  • span class=nowrapTcClsub4/sub/span四氯化锝(化学式:TcCl4),为唯一稳定的锝的氯化物。它是红色晶体,可以很容易地在氮气或氯气中于300°C左右以升华法提纯。结构中不含金属-金属键,每个Tc原子与6个Cl配位,以扭曲的TcCl
  • 冯 甦冯甦(1628年-1692年),清朝政治人物。字再来,号蒿庵,浙江临海涌泉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授永昌推官。康熙十六年(1677年)授广东巡抚。康熙十七年(1678年)入为刑部右侍郎。编纂《楚雄
  • 黄力群黄力群(1957年4月20日-),祖籍上海,生于北京,原全国人大常委会信访局副局长,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硕士专业,曾任职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人大法工委、全
  • 上海市新川中学上海市新川中学(Shanghai Xinchuan Highschool),或简称新川中学,是上海市首批区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新德西路196号。于2010年9月开始办学。该校由原
  • 胡安·何塞·古斯曼胡安·何塞·古斯曼(Juan José Guzmán,1797年7月-1847年10月19日) 萨尔瓦多军人、律师、政治家和第三任总统(1842年9月26日—1844年2月1日)。1842年4月12日至9月26日担任临
  • 孙德清孙德清(1904年-1932年5月),原名孙以惊,又名孙一中,安徽寿县人,中国工农红军将领。1924年,孙德清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国民革命军东征战役,任第一军三师九团三营八连连长。1926年9
  • 哥斯拉×美加基拉斯 G消灭作战《哥斯拉×美加基拉斯 G消灭作战》(日语:ゴジラ×メガギラス G消滅作戦),2000年上映的日本电影,哥斯拉系列电影的第24集,东宝电影公司制作、发行,日本票房收入12亿日圆,观众人次约13
  • 桥本凉子桥本凉子(1977年7月9日-),日本女性配音员。出身于千叶县。明治学院大学法学部毕业。以前经历Doa Production(日语:Doaプロダクション)(Sigma Seven后援)、政宗一成的剧团言灵梦吽空、
  • 大鲁塞峰坐标:45°25′58″N 7°06′35″E / 45.43278°N 7.10972°E / 45.43278; 7.10972大鲁塞峰(法语:Grande aiguille Rousse),是法国的山峰,位于该国东部,由奥文尼-隆-阿尔卑斯大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