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发光

✍ dations ◷ 2025-11-20 13:07:18 #阴极射线发光
阴极射线发光(Cathodoluminescence,CL)或阴极发光、阴极射线致发光,是一种冷发光现象,指的是磷光体之类的材料受电子照射时发射出可见光的现象。阴极射线发光常见于老式电视的显像管;其利用电子束在电视屏幕内侧的磷光体上来回扫描,通过控制屏幕上不同区域的发光强度生成图像。半导体中的冷发光来源于导带中的电子和价带中的空穴的重新结合时以光子形式发射出的能量。这些光子的能量(或颜色)取决于材料的性质、纯度以及其中的杂质。但在此之前,价带中的电子需要先受激进入导带。在阴极射线发光中,价带电子被高能电子束所激发。高能电子射入材料后还会造成材料中二次电子、俄歇电子和X射线的发射;这些电子会再次在材料内部发生散射,产生更多的电子。最终,每一个入射的电子会导致多达103的二次电子的发射。当这些二次电子的动能达到能隙的三倍时( E k i n ≈ 3 E g {displaystyle E_{kin}approx 3E_{g}} ),就会激发价带电子进入导带。用电子束激发材料发光和光致发光相比的优势在于,后者对材料能隙的观测受限于入射光的能量。因此,几乎所有的非金属材料都可以运用阴极射线发光手段进行表征。在地质学、矿物学、材料科学和半导体工程学中,结合了阴极射线发光探测器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被用于探测半导体、岩石、陶瓷器和玻璃等材料内部的结构,以获取这些材料的组成成分、生长情况和品质。电子显微镜使用聚焦后的电子束照射于样品上;从样品中激发出的光通过某些光学系统(例如椭面镜)进行收集。光导纤维将这些光从显微镜内部传导出来后,单色器(英语:Monochromator)可以分离这些光所包含的不同波长成分,然后使用光电倍增管进行测量。若对显微镜视野内的区域进行扫描,并在电子束扫描到每一点时测量样品所发出的光;将这些测量结果汇集起来即可绘制出阴极射线发光的“分布图”,表现的是显微镜视野区域内光学活动的分布。另一种实验手段是仅让电子束照射样品上的某一固定点或固定区域,然后获取这一区域的光谱。如果用感光耦合元件代替光电倍增管,则可以测量全光学频谱(高光谱影像)。基于电子显微镜的阴极射线发光实验手段的主要优势是其空间分辨率。扫描电镜的分辨率一般在几十纳米左右;(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甚至能达到几个纳米。另外,如果使用脉冲式的电子源甚至可以实现时间分辨率达到纳秒到皮秒级别的测量,可被应用于低维度半导体结构(例如量子阱和量子点)的研究。虽然基于电子显微镜的阴极射线发光探测仪提供了较高的放大倍数,但基于光学显微镜的阴极射线发光探测仪的优势在于可以看到样品原本的颜色。最新开发的系统结合了两者的优势 。虽然直接带隙半导体(例如砷化镓或氮化镓)的阴极射线发光现象最明显(最适合用上述实验手段对其进行测量),但是间接带隙半导体(例如硅)中也有微弱的阴极射线发光现象。利用位错硅的发光和本征硅相异的特征,可以检测出集成电路中的缺陷。最近,基于电子显微镜的阴极射线发光测量也被用于研究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共振。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体也能吸收光和发光,但这一过程和半导体中的发光是不同的。同样,阴极射线发光也被用作探针,对平面介电光子晶体和纳米结构光子材料的局部态密度进行测量。

相关

  • 硝呋莫司硝呋莫司(Nifurtimox)是用于治疗恰加斯病及非洲人类锥虫病的药物。此外,此药也可与依氟鸟氨酸(eflornithine)共同使用在治疗睡眠障碍患者的硝呋莫司-依氟鸟氨酸疗程(英语:nifurtimo
  • 目的论论证目的论论证 (Teleological Argument) 是证明上帝存在的一种理论,属于后验性的证明方式,又可称作设计论证。该理论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后世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
  • 世界疟疾日世界疟疾日(英语:World Malaria Day)定于每年4月25日,目的是引起世界各国对疟疾的重视并发起防治行动。2007年5月,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会议上决定设立世界疟疾日。每年估计有3亿
  • 庞贝坐标:40°45′2″N 14°29′20″E / 40.75056°N 14.48889°E / 40.75056; 14.48889庞贝(拉丁文:Pompeii),或译庞培,为古罗马城市之一,位于那不勒斯湾维苏威火山脚下,“庞贝”的词根
  • 逆转录聚合酶链锁反应逆转录PCR,或者称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RT-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一种广泛应用的变形。在RT-PCR中,一条RNA链被逆转录成为互补DNA,再以此为模板透过PCR
  • 抗雄性激素抗雄激素(anti-androgens),或称为雄性激素拮抗剂(androgen antagonists)。于1960年代时被发现,借由阻断特定的受体而抑制雄性激素的作用。可以竞争细胞表面的接受器或是影响雄性激
  • reserpine利血平(英语:Reserpine),或作利舍平,蛇根碱,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及精神病的吲哚类生物碱药物,最初是在萝芙木属植物蛇根木中提取而成。如今由于副作用较多并且更优的新药上市,利血
  • 基础研究研究是用主动和系统方式的过程,是为了发现、解释或校正事实、事件、行为、或理论,或把这样事实、法则或理论作出实际应用。“研究”一词常用来描述关于某一特殊主题的资讯收集
  • 化学过程化学过程(英文:Chemical process)在科学上是一种改变一个或多个化学物质或化合物的手段。这类过程的发生,可能由自身或外在所引起,并且涉及某种形式的化学反应。就工程学而言,一个
  • landraces作物地方品种(crop landraces) 是个动态名词,指那些起源古老、特征独特尚未进行改良的栽培植物,但它们遗传多样性高、适应当地环境并与传统和栽培体系密切相关。地方品种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