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阴极射线发光
✍ dations ◷ 2025-05-16 07:32:11 #阴极射线发光
阴极射线发光(Cathodoluminescence,CL)或阴极发光、阴极射线致发光,是一种冷发光现象,指的是磷光体之类的材料受电子照射时发射出可见光的现象。阴极射线发光常见于老式电视的显像管;其利用电子束在电视屏幕内侧的磷光体上来回扫描,通过控制屏幕上不同区域的发光强度生成图像。半导体中的冷发光来源于导带中的电子和价带中的空穴的重新结合时以光子形式发射出的能量。这些光子的能量(或颜色)取决于材料的性质、纯度以及其中的杂质。但在此之前,价带中的电子需要先受激进入导带。在阴极射线发光中,价带电子被高能电子束所激发。高能电子射入材料后还会造成材料中二次电子、俄歇电子和X射线的发射;这些电子会再次在材料内部发生散射,产生更多的电子。最终,每一个入射的电子会导致多达103的二次电子的发射。当这些二次电子的动能达到能隙的三倍时(
E
k
i
n
≈
3
E
g
{displaystyle E_{kin}approx 3E_{g}}
),就会激发价带电子进入导带。用电子束激发材料发光和光致发光相比的优势在于,后者对材料能隙的观测受限于入射光的能量。因此,几乎所有的非金属材料都可以运用阴极射线发光手段进行表征。在地质学、矿物学、材料科学和半导体工程学中,结合了阴极射线发光探测器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被用于探测半导体、岩石、陶瓷器和玻璃等材料内部的结构,以获取这些材料的组成成分、生长情况和品质。电子显微镜使用聚焦后的电子束照射于样品上;从样品中激发出的光通过某些光学系统(例如椭面镜)进行收集。光导纤维将这些光从显微镜内部传导出来后,单色器(英语:Monochromator)可以分离这些光所包含的不同波长成分,然后使用光电倍增管进行测量。若对显微镜视野内的区域进行扫描,并在电子束扫描到每一点时测量样品所发出的光;将这些测量结果汇集起来即可绘制出阴极射线发光的“分布图”,表现的是显微镜视野区域内光学活动的分布。另一种实验手段是仅让电子束照射样品上的某一固定点或固定区域,然后获取这一区域的光谱。如果用感光耦合元件代替光电倍增管,则可以测量全光学频谱(高光谱影像)。基于电子显微镜的阴极射线发光实验手段的主要优势是其空间分辨率。扫描电镜的分辨率一般在几十纳米左右;(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甚至能达到几个纳米。另外,如果使用脉冲式的电子源甚至可以实现时间分辨率达到纳秒到皮秒级别的测量,可被应用于低维度半导体结构(例如量子阱和量子点)的研究。虽然基于电子显微镜的阴极射线发光探测仪提供了较高的放大倍数,但基于光学显微镜的阴极射线发光探测仪的优势在于可以看到样品原本的颜色。最新开发的系统结合了两者的优势
。虽然直接带隙半导体(例如砷化镓或氮化镓)的阴极射线发光现象最明显(最适合用上述实验手段对其进行测量),但是间接带隙半导体(例如硅)中也有微弱的阴极射线发光现象。利用位错硅的发光和本征硅相异的特征,可以检测出集成电路中的缺陷。最近,基于电子显微镜的阴极射线发光测量也被用于研究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共振。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体也能吸收光和发光,但这一过程和半导体中的发光是不同的。同样,阴极射线发光也被用作探针,对平面介电光子晶体和纳米结构光子材料的局部态密度进行测量。
相关
- 苄青霉素苄青霉素(英语:Benzylpenicillin),也称青霉素G(penicillin G),是一种窄谱青霉素类抗生素,用于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治疗儿童的各种细菌感染。通常直接用青霉素指苄青霉素。苄青霉素被
- 机械论机械论(Mechanism)是一种对于自然界的信念,认为自然界整体就是一个复杂的机器或工艺品,其不同组成部分间并没有内在联系。在此观点看来,物体或生物的行为可以从其组成部分和外界
- 重性忧郁障碍重性抑郁疾患(英语: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缩写MDD),也可简称为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患,特征为超过两周的大多数时间都抑郁不已。常常伴随着没有精神、对一般休闲活动没有兴趣、
- 生物强化生物强化(英语:Biological augmentation)是指通过添加细菌或古菌来提高生物降解速度的过程。源自受污染地区的生物可能已经能够分解废物,但可能效率低下、速度慢。因此,科学家通
- 六放海绵纲六放海绵纲(Hexactinellida)为多孔动物门的一个纲。该纲动物具有硅质骨针,有些骨针能聚合成网状的骨架。骨骼中无海绵质。本纲又称为玻璃海绵。六放海绵纲动物大多数生活在200~8
- 中式餐桌礼仪中式餐桌礼仪指华人的餐桌礼仪,和其他中式礼仪一样,一切以体现等级制度和尊卑的儒家思想为原则。中国古代进食的时候讲究很多,例如坐次,女子不上席,吃饭不能说话等等。几乎中国古
- 潜在超级大国潜在超级大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用来描述那些非常具有在近世未来成为超级大国潜力的主权国家。美苏冷战结束后,国际系统的格局常常被称作“一超多强”,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国
- 荷兰地理坐标:52°30′N 5°30′E / 52.5°N 5.5°E / 52.5; 5.5荷兰 位于欧洲西北部,属于西欧国家。西、北部临北海,南部与东部分别和比利时与德国接壤。荷兰大部分的国土均由填海而成
- 莱顿弗罗斯特现象莱顿弗罗斯特现象,又译作李登弗斯特作用、赖登福现象,在1732年为赫尔曼·布尔哈夫(Herman Boerhaave)首次发现,其后在1756年,德国医生约翰·戈特洛布·莱顿弗罗斯特(英语:Johann Got
- 大同区坐标:25°03′58″N 121°30′56″E / 25.065986°N 121.515514°E / 25.065986; 121.515514大同区位于中华民国台北市西侧,与新北市三重区隔淡水河相望,是台北市最早发展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