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因子

✍ dations ◷ 2025-08-02 02:36:41 #线性滤波器,电量参数,力学,光学

品质因子或Q因子是物理及工程中的无量纲参数,是表示振子阻尼性质的物理量,也可表示振子的共振频率相对于带宽的大小,高Q因子表示振子能量损失的速率较慢,振动可持续较长的时间,例如一个单摆在空气中运动,其Q因子较高,而在油中运动的单摆Q因子较低。高Q因子的振子一般其阻尼也较小。

Q因子较高的振子在共振时,在共振频率附近的振幅较大,但会产生的共振的频率范围比较小,此频率范围可以称为带宽。例如一台无线电接收器内的调谐电路Q因子较高,要调整接收器对准一特定频率会比较困难,但其选择性(英语:selectivity (electronic))较好,在过滤频谱上邻近电台的信号上也有较佳的效果。Q因子较高的振子会产生共振的频率范围较小,也比较稳定。

系统的Q因子可能会随着应用场合及需求的不同而有大幅的差异。强调阻尼特性的系统(例如防止门突然关闭的阻尼器)其Q因子为1⁄2,而时钟、激光或是其他需要强烈共振或是要求频率稳定性的系统其Q因子也较高。音叉的Q因子大约为1000,原子钟、加速器中的超导射频(英语:Superconducting Radio Frequency)或是光学共振腔的Q因子可以到1011甚至更高。

Q因子的概念是来自电子工程中,评量一调谐电路或其他振子的“品质”。

Q因子可定义为在一系统的共振频率下,当信号振幅不随时间变化时,系统储存能量和每个周期外界所提供能量的比例(此时系统储存能量也不随时间变化):

大部分的共振系统都可以用二阶的微分方程表示,Q因子中2的系数,使Q因子可以表示成只和二阶微分方程系数有关的较简单型式。在电机系统中,能量会储存在理想无损失的电感及电容中,损失的能量则是每个周期由电阻损失能量的总和。力学系统储存的能量是该时间动能及势能的和,损失的能量则是因为摩擦力或阻力所消耗的能量。

针对高Q因子的系统,也可以用下式计算的Q因子,在数学上也是准确的:

其中为共振频率,Δ为带宽, = 2是以角频率表示的共振频率,Δ是以角频率表示的带宽

在像电感等储能元件的规格中,会用到和频率有关的Q因子,其定义如下:

其中是计算储存能量和功率损失时的角频率。若电路中只有一个储能元件(电感或是电容),也可用上式来定义Q因子,此时Q因子会等于无功功率相对实功功率的比例。

Q因子可决定一个简单阻尼谐振子的量化特性(有关数学的细节及不同系统的行为,请参考谐振子及线性时不变系统理论等条目)。

在负回授系统中,闭回路系统的响应常常用二阶系统来表示。设定开回路系统的相位裕度可以决定闭回路系统的Q因子,当相位裕度减少时,对应的二阶闭回路系统振荡会变大,也就是Q因子提高。

根据物理学,Q因子等于 2 π {\displaystyle 2\pi } 乘以系统储存的总能量,除以单一周期损失的能量,也可以表示为系统储存的总能量和单位弪度损失能量的比值。

Q因子是无量纲的参数,是比较系统振幅衰减的时间常数和振荡周期后的结果。当Q因子数值较大时,Q因子可近似为系统从开始振荡起,一直到其能量剩下原来的 1 / e 2 π {\displaystyle 1/e^{2\pi }} (约1/535或0.2%),中间历经的振荡次数。

共振的带宽可以用下式表示

其中 f 0 {\displaystyle f_{0}} 为共振频率, Δ f {\displaystyle \Delta f} 为带宽,也就是能量超过峰值能量一半以上的频率范围。

Q因子、阻尼比ζ及衰减率(英语:attenuation)α之间有以下的关系

因此Q因子可表示为

而指数衰减率可表示为

二阶低通滤波器的响应函数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若此系统的 Q > 0.5 {\displaystyle Q>0.5} (欠阻尼系统),系统有二个共轭复数极点,其实部为 α {\displaystyle \alpha } 。衰减参数 α {\displaystyle \alpha } 表示其冲激响应指数衰减的速率。Q因子大表示其衰减率较慢,因此Q因子很大的系统可以持续振荡较长的时间。例如高Q因子的钟,用锤子敲击后,其输出近似纯音,且可以维持很长的时间。

对电子共振系统而言,Q因子表示电阻的影响,若针对机电共振系统(例如石英晶体谐振器),也包括摩擦力的影响。

理想串联RLC电路的Q因子为:

其中 R {\displaystyle R} L {\displaystyle L} C {\displaystyle C} 分别是电路的电阻、电感和电容,若电阻值越大,Q因子越小。

并联RLC电路的Q因子恰为对应串联电路Q因子的倒数:

若将电阻、电感和电容并联形成一电路,并联电阻值越小,其阻尼的效果越大,因此Q因子越小。

若是电感和电容并联的电路,而主要损失是电感内,和电感串联的电阻R,其Q因子和串联RLC电路相同,此时降低寄生电阻R可以提升Q因子,也使带宽缩小到需要的范围内。

个别储存元件的Q因子和对应信号频率有关,一般是电路的共振频率。电感器的Q因子为:

Q = X L R L = ω L R L {\displaystyle Q={\frac {X_{L}}{R_{L}}}={\frac {\omega L}{R_{L}}}}

其中:


电容器的Q因子为:

Q = X C R C = 1 ω C R C {\displaystyle Q={\frac {X_{C}}{R_{C}}}={\frac {1}{\omega CR_{C}}}}

其中:

对于一个有阻尼的质量-弹簧系统,可以用Q因子表示简化的黏滞阻尼或阻力对系统的影响,其中的阻尼力(或阻力)和速度成正比。此系统的Q因子可以用下式表示:

其中M是质量,k是弹簧常数,而D是阻力系数,可用下式来定义:

其中 F damping {\displaystyle F_{\text{damping}}} 是阻力, v {\displaystyle v} 是速度。

激光系统中,光学共振腔的Q因子可以用下式表示

其中 f o {\displaystyle f_{o}} 为共振频率, E {\displaystyle {\mathcal {E}}} 为共振腔中储存的能量, P = d E d t {\displaystyle P=-{\frac {dE}{dt}}} 为耗散的能量。光学共振腔的Q因子等于共振频率和共振腔带宽的比值。共振光子的平均寿命和Q因子成正比,若激光共振腔中的Q因子突然地调高,共振腔会输出激光脉冲,其强度远高于平常共振腔连结输出的强度,此技术称为为Q切换。

相关

  • 炔诺酮炔诺酮(英语:Norethisterone 或 英语:norethindrone)是一种黄体制剂药物,用做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药物以及治疗一些妇科疾病。
  • 约翰·康斯特勃约翰·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1776年6月11日-1837年3月31日),英国风景画家。康斯特勃出生于泰晤士河河口北面的萨福克郡,父亲是一位磨房主。他的一生非常平淡,他一直在家乡作画,从
  • 党卫军武装党卫队(德语:Die Waffen Schutzstaffel,简称德语:Waffen-SS)是纳粹德国党卫队领导下的一支准军事部队,由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德语:SS-Verfügungstruppe)发展而来,于1939年及1940
  • 正十二面体正十二面体是由12个正五边形所组成的正多面体,它共有20个顶点、30条棱、160条对角线,被施莱夫利符号{5,3}所表示,与正二十面体互成对偶。它是一种只具有正四面体对称性(英语:tetr
  • 天使人综合征天使人综合征又称安格曼综合征(英文原名为Angelman syndrome),是一种基因缺陷而造成的疾病。罹患此症的小孩,脸上常有笑容,缺乏语言能力、过动,且智能低下。患者中约80%会有癫痫症
  • 海伦娜·克莉史汀森海伦娜·克莉史汀森(Helena Christensen;1968年12月25日-),丹麦超级名模。她曾是高级时装品牌Versace的代言人。她也曾经是维多利亚的秘密的模特儿。她和美国男演员诺曼·李杜斯
  • 苏菲的世界《苏菲的世界》(挪威语:Sofies verden,英语:Sophie's World)是一本乔斯坦·贾德著作的小说,首次于1991年以挪威语出版。本书多以苏菲和一位名叫艾伯特(Alberto Knox)的神秘人之对话
  • 李仲平李仲平(1964年8月5日-),湖北安陆人,航天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 玛丽亚·特丽莎大公夫人 (卢森堡)玛丽亚·特雷莎大公夫人(Maria Teresa,1956年3月22日-),是古巴西班牙裔夫妇何塞·安东尼奥·梅斯特雷和玛丽亚·特雷莎·巴蒂斯塔——法拉德梅斯特雷夫妇的女儿,生于哈瓦那。1959
  • 阿道夫·莱纳赫阿道夫·伯恩哈德·菲利普·莱纳赫(Adolf Bernhard Philipp Reinach,1883.12.23-1917.11.16),德国哲学家、现象学家(属慕尼黑现象学派)、法学理论家。1883年12月23日,莱纳赫出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