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登·蓝道夫·威利

✍ dations ◷ 2025-04-04 07:12:49 #1913年出生,2002年逝世,美国考古学家,哈佛大学教师,亚利桑那大学校友,哥伦比亚大学校友

戈登·蓝道夫·威利(英语:Gordon Randolph Willey,1913年3月7日-2002年4月28日)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美国考古学家之一,威利的田野地点主要在南美、中美与美国西南区域, 是聚落型态理论的发展者。任职于史密森尼学会与哈佛大学。

戈登·蓝道夫·威利出生于爱阿华州卢卡斯县,12岁时举家迁至加州,大学与硕士就读于亚利桑那大学,并于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先后进入史密森尼学会与哈佛大学担任研究人员与教职,并以发展聚落型态理论而广为人知,尤其是在秘鲁的Viru河谷的聚落型态与过程考古学的研究。

威利1939年与Katharine W. Whaley结婚,两人结婚63年并有一个女儿。威力八十九岁时死于心脏衰竭于麻省剑桥。

相关

  • 血压反射血压反射(英语:baroreflex、日语:血壓反射機能)或血管压力感受器反射(英语:baroreceptor reflex)是身体内的其中一种生命征象恒定机制,功能是确保体内的血压长时间维持在稳定的区间,
  • 万尼瓦尔·布希万尼瓦尔·布什(英语:Vannevar Bush,1890年3月11日-1974年6月28日),美国工程师,科学家管理者。他于二战期间为曼哈顿计划发挥了巨大的政治作用。后来布什写了《科学,无尽的边疆》(Sci
  • 螺旋藻属螺旋藻属(学名:Spirulina),是蓝藻纲的一个属。本属物种旧属颤藻目颤藻属,后来独立出来成为螺旋藻属,但仍属颤藻目; 2014年,螺旋藻属与Glaucospira(Lagerheim 1892)及Halospirulina(Nüb
  • 中原地区中原是汉族传统地域概念,是指以中国河南省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又名河洛、中土、中州。后被汉族视为天下中心。在中国古代的地缘思
  • 荖浓溪荖浓溪(布农语:laku laku,意即"凶猛不定的河水";拉阿鲁哇语:Sakulahlu Taunguara)位于台湾南部,为高屏溪的主流上游,河长133公里,流域面积2,038平方公里,分布于高雄市东部、屏东县北部
  • 贡榜王朝殖民时期:现代:贡榜王朝(缅甸语:ကုန်းဘောင်ခေတ်,英语:Konbaung Dynasty)为缅甸最后的王朝,为雍笈牙创立,因此也称为雍笈牙王朝。贡榜王朝存在于1752年到1885年,期间不但
  • 年龄偏好年龄偏好(英语:Chronophilia)是由约翰·曼尼提出来的一个有关性偏离的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一个个体的经常性性兴趣集中在某一个特定年龄段里。 这个术语还没有被性学家们广泛采用,
  • 电话亭电话亭是一个矗立于街头,带有一部公用电话的小屋子,这些公用电话一般需要收费。电话亭通常设有透明或有小窗的闸门,保障使用者的隐私之余,又可让人知道电话是否正在使用中。部分
  • 阁皂山坐标:21°51′51″N 115°38′57″E / 21.86417°N 115.64917°E / 21.86417; 115.64917 阁皂山,或作阁皂山、合皂山,简称阁山,位于中国江西省樟树市(旧清江县东南),以山形如阁,山色
  • 氧化钬氧化钬,又称三氧化二钬,化学式Ho2O3,是稀土元素钬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与氧化镝并为已知顺磁性最强的物质之一。氧化钬是氧化铒矿物的成分之一。天然状态下,氧化钬常与镧系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