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底生物
✍ dations ◷ 2025-08-10 19:12:55 #海底生物
底栖生物是指任何在海底或海床附近的生命,在希腊语有“海的底部”的意思,有的时候底栖生物也会只在湖底或河底的生物,因此也属于淡水生物学的一环,典型的栖地生物有海星、蚌类、海参、海葵等。大多数的底栖生物处于食物链的中间位置。海洋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浮游单细胞藻类、大型底栖藻类、少数自营微生物)是植食性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如双壳贝类少数腹足类)的食物。有的以大型藻类为食(如藻虾);有的以浮游植物、有机碎屑为食(如大多数双壳贝类、毛虾),在食物链中处于第2级;另有以浮游、底栖动物为食,属食物链的第3级(如螺和许多虾、蟹);而底栖动物又是鱼类等的食物;有的还是人类的食物。底栖动物适应潜底,或细长具有伸缩能力,或平扁易于挖掘潜伏,有尖形头、足,有能从底表获得水和食物的水管系统,或者能制造水流的构造(如双壳贝类的水管、一些虾蟹的附肢、海葵类的触手等),穴居或管栖的动物有自身份泌的黏液形成的沙管或分泌物形成的管道,称之为栖管。也有一些动物可以在沙内筑巢,如多毛类的海蚯蚓等。多数底栖动物生活史中都有一个浮游幼体阶段;幼体漂浮在水层中,随水流动,向远处扩散,绝大多数幼体对底质要求很严格,如固着生活的藤壶属,底内生活的蚶、蛤类,只定着在适宜的底质上。在粗颗粒沉积少、有机物含量高的区域,常有大量此类生物。
相关
- 蛋白质能量营养失调饿死,在自愿的前提下,被视为是一种自杀的方式。但是在大多数饿死的例子中,是非自愿的情况下,因缺乏食物而活活饿死。据估算,2018年全球超过8.2亿人挨饿,没有充足的食物,高于前一年
- 依附依附理论(英语:attachment theory)是一种心理学、演化、动物行为学理论,旨在探讨“人际关系”:二或多个个体间的感情纽带。依附理论最重要的原则是,幼童因为社会与情感需求,而至少
- 吉罗拉莫·弗拉卡斯托罗吉罗拉莫·弗拉卡斯托罗(意大利语:Girolamo Fracastoro,1477年-1553年8月6日),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维罗纳的一位医生和作家。他非常著名的作品是题为《梅毒》(1530年)的新拉丁文诗歌,书
- 吲哚美辛吲哚美辛(INN名称:Indometacin,USAN和BAN名称:Indomethacin)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可消炎止痛、治疗发热和缓解身体僵硬,作用机理是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性反应。吲哚美辛商
- 人型总科猿是灵长目人猿总科(学名:Hominoidea)动物的通称,包括两个科。虽然人们常把猿猴并称,有时候将猴也称为猿,而猿有时也会称做是猴,不过他们在生物学上是不同的动物。两者的主要区别在
- 藻类生质燃料藻类生物质燃料(Algal biofuel)是以藻(Algae)作原料制成可以替代石化燃料的生物燃料。多国政府及私人公司已经投入资金研究减少其成本以使其能作商业应用。藻类燃料在燃烧时与石
- 核糖核酸聚合酶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RNAP、RNApol、D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EC2.7.7.6)或称核糖核酸聚合酶,是一种负责从DNA或RNA模板制造RNA的酶。RNA聚合酶是通过称为转录的过程
- Prsub6/subOsub11/sub十一氧化六镨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Pr6O11。该化合物中,有4个镨原子为+4价,2个镨原子为+3价。十一氧化六镨可由六水合硝酸镨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而得:硝酸镨和浓
- 澳大利亚英语澳大利亚英语(英语:Australian English,缩写:AusE、AuE、AusEng、en-AU)指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人所使用的英语,其口音独特,跟英国英语及美国英语有许多不同,相对地接近新西兰英语。尽管
- 心梗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简称MI、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简称AMI),旧称心肌梗塞,是一种急性及严重的心脏状态。其成因是部分心肌的血液循环突然中断,心肌因无法得到